摘要:这个国庆假期,广东的蚊子居然比景区还“热闹”!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广东新增318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密密麻麻遍布全省19个地市。江门成了重灾区,足足2480例!佛山157例、广州138例紧随其后,就连深圳也出现了81例。
你知道吗?这个假期最可怕的不是景区人潮,而是潜伏在身边的“花斑蚊”!
这个国庆假期,广东的蚊子居然比景区还“热闹”!刚刚过去的这一周,广东新增318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密密麻麻遍布全省19个地市。江门成了重灾区,足足2480例!佛山157例、广州138例紧随其后,就连深圳也出现了81例。
这数字吓不吓人?更让人担忧的是,现在连无症状感染者都开始纳入统计了。这意味着什么?真实的感染情况可能比我们看到的还要严重!
疫情地图全面飘红,这些地方最严重
看看这份最新通报:9月28日至10月4日,仅仅一周时间,广东就新增了3181例基孔肯雅热本地个案。幸好目前还没有重症和死亡病例报告,但这蔓延速度实在让人心惊!
疫情最严重的江门,一周新增2480例,占到全省总数的将近八成!这是什么概念?相当于每10个感染者里,差不多有8个都在江门。当地的防控压力可想而知。
佛山157例、广州138例、肇庆101例,这三个城市也都突破了百例大关。深圳81例、汕头51例,就连相对偏远的湛江、珠海、中山等地也出现了两位数病例。疫情“点多面广”的特点非常明显,几乎遍布全省各地。
假期归来,这些症状千万别硬扛!
现在正是国庆中秋假期结束的返程高峰,你有没有出国旅游?有没有去外地探亲?如果有东南亚旅行史,或者去过国内其他省市,返程后的14天内一定要特别留意身体状况!
万一出现发热、皮疹这些症状,你还敢硬扛吗?千万别觉得麻烦,更别因为假期刚结束就掉以轻心!立即就医才是正确选择,而且一定要主动告诉医生你的旅行史。这可不是小题大做,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这三个“早”字能帮你躲过多少罪啊!
想想看,基孔肯雅热虽然大多不会致命,但那个关节疼痛的滋味可真不好受。不少人好了之后还会反复发作,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与其事后受罪,不如现在多留个心眼。
防蚊秘籍来了!这三招一定要记牢
第一招:有症状,早就医
这可不是老生常谈!现在起,只要你从外地返回,14天内出现发烧、皮疹、关节疼痛这些症状,别犹豫,立即去医院。医生的专业判断比你自己的感觉可靠多了。很多人总想着“再观察观察”,这一观察就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第二招:做防护,防叮咬
防蚊这件事,你做对了吗?
穿着浅色长袖衣裤听起来简单,可你真的照做了吗?那种深色衣服最招蚊子,这个常识很多人居然不知道!出门前在外露皮肤上喷涂驱蚊剂,这个动作能省吗?
告诉你,伊蚊最活跃的时段是清晨和黄昏。这两个时间段,树荫下、草丛边、凉亭里,能不去就尽量别去。那些地方简直就是蚊子的“天然餐厅”!
家里防蚊更重要:安装纱窗纱门是最基本的,蚊帐也别觉得老土,睡觉时它比什么都管用。电热蚊香液、电热灭蚊片、电蚊拍,这些都是居家必备。使用蚊香时要特别注意通风和防火,每年都有因为使用不当引发的火灾事故,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第三招:清积水,灭蚊虫
你家的阳台,是不是已经成了蚊子的“豪华育婴房”?赶紧去看看!
花盆底盘里的积水、废弃的瓶瓶罐罐、闲置的轮胎,这些都是蚊子繁殖的温床。翻盆倒罐这件事说起来简单,可你真的彻底清理了吗?
家养水生植物最好每3-5天换一次水,记得要清洗容器内壁和植物根部。嫌麻烦?那就改用沙石来养护,既美观又防蚊。
排水沟渠畅通了吗?有没有积水淤塞?这些卫生死角,恰恰是蚊子最爱的“产房”。保持环境整洁,不仅是为了美观,更是为了健康!
为什么这次疫情如此严峻?
看看现在的气候条件,温度适宜、雨水充沛,这正是蚊子繁殖的黄金季节。加上国庆中秋假期人员流动大,给疫情传播创造了更多机会。
广东地处热带亚热带地区,本来就是蚊媒传染病的高发区。基孔肯雅热主要通过伊蚊传播,这种蚊子白天叮咬人,活动高峰就在清晨和黄昏,恰恰是人们户外活动较为频繁的时段。
疫情防控专家表示,当前最关键的是切断传播链。一方面要控制传染源,及时隔离和治疗患者;另一方面要消灭传播媒介,也就是彻底清除蚊虫孳生地。
这些误区你有没有中招?
“我在高层,蚊子飞不上来”——别天真了,蚊子搭个电梯就能上楼!
“就一点点积水,没关系”——告诉你,一小杯水就能养出上百只蚊子!
“被叮个包而已,小题大做”——等你出现40度高烧、全身皮疹、关节剧痛的时候,就知道是不是小题大做了。
防控疫情,每个人都是第一责任人。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从清理自家阳台的积水开始,从出门做好防蚊措施开始,从出现症状及时就医开始。
这个秋天,让我们齐心协力,把这个“蚊虫大战”打赢!为了你自己,也为了你的家人,赶紧行动起来吧!
转发提醒身边人,多一个人看到,就少一分风险!
来源:洪山爱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