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很多人刷牙流血了会觉得是火气大,有的人牙齿开始松动也只是以为是年纪到了,甚至还有人掉了一两颗牙也不以为意,以为补一补就好了。
很多人刷牙流血了会觉得是火气大,有的人牙齿开始松动也只是以为是年纪到了,甚至还有人掉了一两颗牙也不以为意,以为补一补就好了。
然而牙科医生看着这些情况却摇头叹息,因为这背后隐藏的并不是“单纯的牙齿问题”,而是整个身体健康正在出现的警告。
很多人口中的“牙病”其实根本不止是口腔问题,它涉及免疫、代谢、心血管乃至全身系统的变化,而牙周炎就是一个最典型的例子。
首先必须说清楚,牙周炎并不只是“牙齿出了问题”。它本质上是围绕牙齿的支持组织,包括牙龈、牙槽骨、牙周膜等的慢性炎症反应。
换句话说,这不是单一的牙科疾病,而是全身免疫与微生物相互作用的结果。
近几年有多项研究已经指出,牙周炎不只是导致牙齿松动脱落的元凶,它和心脏病、糖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早产甚至阿尔茨海默症的发生都有一定联系。
比如《柳叶刀》口腔健康专刊中提到,牙周炎患者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比普通人高出大约20%到25%,而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中,超过七成伴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炎。
其次,很多人忽略了牙周炎背后的免疫学本质。它的发生并不是简单的细菌感染,而是口腔菌群失衡、宿主免疫反应过度共同作用的结果。
当牙菌斑堆积在牙龈边缘时,免疫系统就会启动防御,释放炎症介质,这些物质原本是为了清除细菌,但长期反应却会破坏自身组织。
随着时间推移,牙龈萎缩、牙槽骨吸收,牙齿就像失去了根基一样松动脱落。问题是,这些炎症介质并不会只停留在口腔,它们可以进入血液,影响全身代谢和免疫反应。
美国心脏协会就有报告指出,牙周炎患者体内C反应蛋白和白细胞介素-6等炎症指标普遍升高,而这些正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事件的高危信号。
然而现实是,大多数人对牙周炎的认知还停留在“牙龈肿”“牙齿掉”这两个层面。很多人甚至觉得这只是年纪大了自然的结果,不用管。
殊不知,这种轻视往往让病情悄悄发展得更深。早期牙周炎其实完全可以逆转,比如通过洁治、改善刷牙方式、定期复查等手段就能控制炎症。
但因为缺乏症状而被忽略,等到牙槽骨大量吸收、牙齿开始晃动时,再好的治疗也只能是“延命”,而无法彻底恢复原本的结构。
调查显示,中国35岁至44岁人群牙周炎患病率超过85%,而在老年人中,这个数字接近95%。这意味着,几乎所有人一生中都会面对牙周问题,但真正主动去看牙医的人却不足30%。
在笔者看来,牙周炎最被误解的地方在于,它看似局限于口腔,实则是全身健康的晴雨表。举个常被忽视的例子:很多中老年人明明每天刷牙,却总是口腔有异味,还伴随血糖波动。
很多时候,这不是口气问题,而是牙周炎和糖尿病之间的“恶性循环”。高血糖会削弱免疫系统,使口腔更容易滋生致病菌;而牙周炎引发的慢性炎症又会进一步干扰胰岛素信号,导致血糖更难控制。
根据《Diabetes Care》的数据,牙周炎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平均水平比非患者高0.4%-0.6%,这已经是糖尿病药物调整的临界差距。
另一方面,牙周炎和心血管疾病的关系也远比人们想象得更紧密。研究人员在动脉斑块中发现了牙周致病菌DNA,说明口腔炎症可能参与了动脉硬化的形成。
而且,长期慢性炎症还可能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受损,促进血小板聚集,使血栓风险上升。
英国一项针对一万多人的随访研究显示,有重度牙周炎的人在10年内发生心脏病或中风的概率比口腔健康者高出37%。这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身体系统之间彼此影响的真实结果。
此外,牙周炎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联系也逐渐被揭示。
科学家在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脑组织中多次检测到牙龈卟啉单胞菌的毒素,这种细菌正是牙周炎的“元凶”之一。
虽然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因果关系,但已有动物实验表明,慢性牙周感染可以加速大脑β-淀粉样蛋白的沉积。
换句话说,一个不起眼的牙龈炎症,可能在几十年后演变成记忆力下降的推手。
很多人之所以会把牙周炎误认为“小毛病”,是因为它进展缓慢,早期几乎没有疼痛感。甚至有不少人直到牙齿掉了才第一次听说“牙周炎”这个词。
其实这也是牙科医生最头疼的地方。和蛀牙不同,牙周炎很少“喊疼”,但破坏力却更大。牙齿松动脱落只是表象,真正可怕的是它可能暗示了全身慢性炎症状态的存在。
尤其是中老年人,如果牙周炎控制不当,还可能加重本身已有的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
因此,总的来说,牙周炎绝对不应被当成单纯的牙病来看待。它既是口腔卫生状况的结果,也是全身健康的“窗口”。
除非人们改变观念,否则无论花多少钱种牙、做修复,最终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科学的方式应该是从源头管理,包括每天认真清除牙菌斑、正确使用牙线、定期洗牙、及时处理牙龈出血这些看似“小事”的细节。
特别是对于糖尿病、高血压患者来说,口腔健康管理应当被纳入日常疾病控制的一部分。
换句话说,牙周炎是一种全身性慢性炎症的局部表现,而不仅仅是“牙出问题了”。当一个人理解了这一点,面对牙龈红肿流血就不会再掉以轻心,而是会把它视为身体整体健康的信号。
毕竟,健康不是某一颗牙齿的事,而是每一个器官、每一个系统互相作用的结果。
最后必须提醒,口腔问题的处理需要医生专业判断,具体情况也因人而异。任何牙龈出血、口臭、牙齿松动等情况,都建议尽早前往正规口腔医院检查,查清原因再对症治疗。
早一步介入,就可能避免多年的麻烦和风险。不要再等牙齿一颗颗掉光时才明白,原来牙周炎早已不只是口腔问题,而是全身健康的隐形杀手。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牙周炎对健康的影响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如何呵护老年人的口腔健康施晨阳;葛峻沂;潘钱家;顾敏人人健康2025-04-10
来源:Mr王医学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