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2025 年天猫双 11 售卖节奏正式公布:将于 10 月 15 日开启预售,10 月 20 日开启现货售卖,一直持续到 11 月 14 日,以往的两波大促整合为长达 26 天的现货期。
日前,2025 年天猫双 11 售卖节奏正式公布:将于 10 月 15 日开启预售,10 月 20 日开启现货售卖,一直持续到 11 月 14 日,以往的两波大促整合为长达 26 天的现货期。
促销节奏变化的背后,我们正在迎来近五年来双 11 战场的最大程度变革。
淘宝闪购全面落地,彻底打破了线上线下、远场近场的边界,消费场域无限延伸至全域消费场景。从日常闪购消费到“超级 88”、国庆狂欢与双 11 预售无缝衔接,淘系形成了“长周期、多波段”的新节奏,加速消费行为从“囤货式”到“循环式”的转变。
节奏、人群、场景,全面重构。
那么,在这样的全新的考场中,品牌该如何找到属于自己的持续增长路径呢?
每一轮商业周期的更迭,都会以品牌的差异化为开端,能够优先适应环境的就能吃到红利。然而,面对即时零售崛起、大促节奏高频化的复杂环境,仅凭品牌自身的经验难以破局。
这也意味着,品牌成功卡位的关键在于“全域一盘棋”的战略视野,而非孤立的流量投放;在于 AI 驱动下的精准决策,而非模糊的经验判断;更在于“循环式经营”的耐心与韧性,而非单一冲刺的短线操作。
在此背景下,阿里妈妈为商家厘清了今年双 11 的核心策略:全域快种快搜、AI 质赢双 11。
所谓“快种快搜”,它包含两层逻辑:其一,是“快种即收”,通过在淘外全域的高效种草,力求第一时间就完成转化。其二,是“搜后再追”,对于已被种草但未即时转化的用户,通过搜索场景进一步承接和追投,最终完成转化。
更进一步看,“搜”不仅关乎转化效率,更是衡量和沉淀品牌心智的关键。消费者的主动搜索行为,相比被动触达,往往意味着更强的信任基础和品牌认同,对品牌资产的积累效果也更为深刻。
在 AI 加持下,平台将“种”与“搜”高效串联,为商家提供从“方向迷茫”到“路径清晰”的经营导航。
全域融合,以“快种快搜”构建品效最短链路
站内与站外,线上与线下,远场与近场之间的边界,正在加速溶解。
通过“红猫计划”等产品,阿里妈妈 Uni Desk 将小红书等站外内容场直接与淘系打通,构建了“内容即触点、种草即转化”的高速路。
同时,阿里妈妈凭借 Uni Desk 所构建的全域广告生态,已经覆盖淘内淘外、线上线下,并进一步分类了出行、娱乐剧综等多元场景,实现在消费者完整生活轨迹中的实时、持续触达,为“快种快搜”奠定了基础。
淘内品牌广告则是“种”与“搜”的核心中枢。
今年,平台重点升级了品牌特秀(手淘首页信息流推荐)、Topshow(手淘开屏 )、活动品专(消费者搜索结果首位)等核心资源位,并借助“一搜即现”等产品强化搜索卡位能力。品牌还可结合万相台 AI 无界在货品、人群、关键词等场景持续追投,实现品效协同,将前期积累的用户资产转化为双 11 的爆发动能。
这些升级的核心都旨在构建从全域种草意图引导、优质资源位拦截、关键词追投的“快种快搜”闭环,将品牌信息深度嵌入消费者的日常动线,极大提升触达效率与心智占领强度。
把握新节奏,用“高频小促”为“年度大促”蓄力
蓄水的深度决定了爆发的高度,因此营销的动作和预算前置显得尤为关键。今年淘系通过闪购、“超级88”与双 11 等节点布局,帮助品牌打造了波动向上的蓄力节奏,在这个过程中,持续提前验证货盘、内容与人群策略,不断沉淀品牌心智与用户资产,从而使得双 11 投放更加有的放矢。
通用策略给出了地图,但不同行业如何找到最短路径?答案是AI。
三大通用玩法勾勒出了今年双 11 的主流经营范式。然而,通用策略能否在不同行业精准落地,才是决定最终效果的关键。
运动户外、服饰时尚、家享生活、大快消等行业的客群特征、消费节奏和货品逻辑迥异,如何将平台指引为贴合自身的行业打法?这正是 AI 能力释放巨大红利的舞台。
以万相台 AI 无界为代表的一系列 AI 能力的发布,已经标志着阿里妈妈的 AI 工具深度嵌入人群、关键词、货品、直播短视频,覆盖从创意、投放到洞察的全链路智能决策。
这些经由海量数据验证的行业洞察和成功策略,正在被封装成每个商家的“经营大脑”。
从标准化的工具到输出行业定制的智能策略,其背后是,即使是面对双 11 这样复杂的大促环境,品牌商家的经营策略也变得可复制、可规模化和可预期。
家享生活:AI 解码“人生阶段”,实现全周期精准渗透
家居家装行业长期面临着低频、高客单、决策链路长等痛点,根源在于未能与消费者的家庭生命周期同频。因此,品牌经营重点应从货品转向人群,打造全域视角。
阿里妈妈洞察发现,这一行业的高潜在客群可以按照“人生阶段”的差异,被划分成八大核心人群;品牌能够锚定这八大策略人群,提供陪伴式的全周期解决方案。
比如,针对处于单身阶段的“新手简居”和“小镇乐活”提供高性价比、多功能的入门级产品;服务“都市悦己”和“小家初建”的年轻家庭,侧重推荐设计感、品质感和场景化的套装产品;围绕“家有萌娃”和“家有学生”的成熟家庭,安全、环保、强收纳等功能性产品更具优势;为“熟龄松弛”和“安享银龄”的老年人群提供舒适、健康、适老化改造的产品和服务。
锁定人群后,进一步围绕“人生阶段”,构建从场景化内容种草到精准追投转化的全链路。
前期蓄水阶段,在站外通过达人营销等方式,布局针对不同策略人群的场景化种草内容,触达潜在客群,例如针对“家有萌娃”人群的“新手爸妈的第一个婴儿房改造”、针对“安享银龄”人群的“给长辈满满安全感的适老化家居改造”等。
双十一期间,一方面利用手淘开屏、特秀等第一视觉资源,对种草人群进行二次唤醒,以大促引导入店;另一方面,在淘内配合阿里妈妈万相台 AI 无界货品全站推、人群推广、关键词推广,强化人、词、货关键场景的追投转化,品效一结合才能把前期积累的用户资产,在双 11 当天高效引爆。
服饰时尚:AI 预测“趋势潜品”,打赢秋上新关键战役
服饰时尚行业的痛点在于追趋势难、库存风险高;且双 11 与秋冬上新的节点重合,进一步加深了品牌商家的压力。数据显示,目前平台消费者呈现出“有券下单”“即看即买”的心理。
因此,品牌的经营策略重点应当是利用好上新节奏,抓住货品趋势,发掘潜在爆品,分波段、分阶段配置预算和投放策略,实现上新即打爆。
比如今年秋冬男装的主力类目是羽绒服、夹克,但机会类目却在卫衣、风衣,类似的货品趋势都是帮助商家撬动平台流量、打开差异化的机会点。
当下正是双 11 前上新冷启动的最佳节点,品牌商家可以借助阿里妈妈的 AI 工具完成智能选品、测词、测款,找到潜力爆款。对于已验证的爆款,则需要跟随着平台节奏一起,站外品牌种草和站内转化两手抓,利用 UD 品牌、货品全站推等产品,聚焦搜索和类目渗透,最大化成交。
运动户外:AI 驱动“圈层破壁”,实现高价值用户流转
运动户外已经进入全民化、社交化时代,消费也呈现出高度圈层化。消费者的身份不再单一,品牌的增长方向在于如何深耕垂直圈层的同时,挖掘用户跨品类的兴趣,实现高效破圈。
因此,品牌的策略重点应当放在,精细化运营圈层人群,打通人群流转的链路。
具体来看,需要明确自身的核心人群在哪里,找到拉新方向;再借助 AI 人群模型,基于用户行为数据,智能拓展新人群。比如从“徒步复购人群”中,挖掘对“户外”“露营”具有消费潜力的高价值人群,实现跨品类流转。
针对新人群,从站外 UD 效果到站内开屏拦截,借助「关键词推广-搜索卡位」,二次追投进行人群再营销,实现人群资产的“滚雪球式”的全链路高效流转。
大快消:AI 洞察“蓝海品类”,引爆细分赛道爆发
2025 年的快消市场,“大单品通吃”的时代已经过去;市场正在随着消费人群日益分化,精致妈妈、资深白领、Gen Z 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比如,在家清品类中,与母婴和宠物的跨品类需求正在成为新增长点。
同时,品类内部也出现了明显的蓝海与红海之分。比如,在美护发领域,护发精油、发膜等是高增长、高客单价的蓝海,而彩染则是竞争激烈的红海。
在这种背景下,品牌的增量逻辑需要从创造大众爆品,转向获得圈层的共鸣。货品层面,利用货品全站推洞察全店货品的爆发潜力,清晰识别并布局潜力品投放。商家层面,品牌商家应利用阿里妈妈 UD 品牌实现全域种草一盘棋,运用人群推广产品能力对人群资产进行长期运营。
可以看到,AI 已经不再是一个辅助工具,而是经营逻辑本身。对于商家而言,这意味着不再需要完全依赖个人经验去“猜”趋势、“找”人群,而是可以站在平台的 AI 肩膀上,直接执行经过数据验证的优化策略,从而在复杂的双11战场中,赢得确定性增长。
平台已将新流量、新节奏、新能力全面整合为成熟的“基础设施”,品牌谁能第一时间调用、组合、放大,谁就能拿走增量,在双 11 抢占增长先机。
潮水不等人,红利不等人,对手更不会等人。 在电商这个以“快”为生存法则的战场,任何犹豫都意味着机会的流失。因此,对阿里妈妈的新产品、新工具,品牌应秉持“快速尝试、效果验证、果断放量”的策略,将敏捷决策转化为经营优势。
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当红利平复,才看出策略的功力。 今年的双 11,平台已搭台,工具已就位,唯一尚未落定的,是您的行动速度。
本期作者:Hanna Zhou
来源:胖鲸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