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稻花香里说丰年,智能农机绘“耕”新。眼下,高淳广袤田野上,一场以“智能、高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科技变革正悄然发生,良田、良种、良技、良机紧密融合,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稻花香里说丰年,智能农机绘“耕”新。眼下,高淳广袤田野上,一场以“智能、高效、绿色”为特征的农业科技变革正悄然发生,良田、良种、良技、良机紧密融合,新质生产力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近日,农业农村局组织开展智慧农机试验示范活动,现场一批智慧农机集中亮相、大显身手,有能实时监测收获损失率的联合收割机、进行生态型犁耕深翻的新能源混动拖拉机、适应湿烂田块的油菜精量播种机等装备纷纷下田作业,通过实时数据传送,作业面积、深度、损失率等关键指标被精准把控,多光谱无人机还会进行巡前拍摄,对田块产量和长势科学预估,让种植户对“种好地”充满信心。
区农业农村局农业装备科科长陈佳辰介绍,近年通过政策扶持与作业补助,加大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等智能装备推广应用,既提高农机作业质量,又降低人力成本,助力合作社、家庭农场提质增效。此次试验示范也为后续全区大面积推广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装备技术积累经验,而智慧农业本就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大方向。
近年来,高淳立足特色农业产业布局,积极探索智能农机与不同农业业态融合路径,拓展应用场景,“无人化农场”便是智慧农业成效的集中体现。
在禾田越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的“无人化农场”示范基地,配备无人驾驶拖拉机、收割机、插秧机、卫星平地机、田间物联网等智能农机装备30余台套,实现耕、种、管、收、烘干全过程智能化,大幅减少用工量,真正节本增效。
陈福明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福明说,今年无人插秧技术已成熟,还引入智慧加工系统,一台电脑即可实现日加工大米300吨,搭配4台全无人包装机(含易拉罐包装),先进设备大大节省人工成本。
禾田越光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魏清则说,合作社2023年发展无人农场,投入10台机具覆盖“耕种管收烘”五个环节,今年又升级农业遥感技术,8、9月连续遥感四次,获取的田块肥料、病虫害、草害等数据,为后期管理提供重要支撑。
如今,高淳智慧农业的触角已从粮食生产延伸到水产、林果、蔬菜等特色农业领域,打造江苏华海种业、苏峰经济林果专业合作社、桠溪都市现代农业产业园、南京红松生态农业等多个智慧农业应用基地,实现智能农机装备应用场景多元化。走进华海种业螃蟹养殖基地,智能割草船、无人机投喂、自动化分拣等设备一应俱全,完成从传统养殖向智慧渔业的升级。
江苏华海种业董事长强发旗表示,2002年落户高淳后,便思考如何通过科研科技改变河蟹产业传统模式、提高效益,面对成本上涨压力,基地投入大量智能设备,经过四年发展,已初步建成智慧渔业体系。
科技兴农,“智”赢未来。高淳始终高度重视农业现代化发展,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截至2024年末,全区智能农机保有量达532台套,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92.3%,特色农业机械化水平82.2%。下一步,高淳将以农业“四新”(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装备)技术为抓手,持续引导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更强劲驱动力。
来源:高淳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