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4月27日,渤海湾天蓝海碧。张超驾机执行上舰前最后训练,战机着陆瞬间突报“电传故障”。时速240公里的战机随即前轮弹起,机头急仰,尾椎擦地火花四溅。
岳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李冰洁
2016年4月27日,渤海湾天蓝海碧。张超驾机执行上舰前最后训练,战机着陆瞬间突报“电传故障”。时速240公里的战机随即前轮弹起,机头急仰,尾椎擦地火花四溅。
地面指挥员连喊三声“跳伞”,红色手柄近在咫尺,一拉就能求生。但张超选择猛推操纵杆下压机头,想挽救战机,留下实验数据。4.4秒后,战机几乎垂直地面,他无奈拉动手柄,却因高度不够降落伞未开,重重摔落牺牲。
易延芳与严子钰宣讲至此,都为张超的大义抉择心潮澎湃,更坚定了为国而战的斗志,激发起青少年“强国有我”的决心。
易延芳,土生土长的岳阳小伙子,18岁入伍保家卫国。部队的日子,给他种下了深厚的爱国情结。
易延芳第一次随文工队去基层慰问,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方。他看到战士们在零下几摄氏度的雪地里站岗,睫毛上都结着冰,却听到他们笑着说“不辛苦,这是我们军人的职责”。这感动的一幕,从此烙印在他的心中,即使退伍后也时刻鼓舞着他。“退役不褪色,始终想着自己是军人,不管在何种岗位,都要守好自己的‘岗’。”
2024年3月,当易延芳接到组织安排他参加湖南省军区组织的“讲红色故事唱强军赞歌”的比赛时,他按捺不住兴奋和激动。
讲好“海天英雄”张超的事迹,做好英烈的传承,影响周边更多的人铭记历史,重视国防,崇敬军人,这正是他能做的“爱国”。
于是,他决定以张超为了新中国的海天事业,面对生死时大无畏的壮举的那一刻《抉择》为题,把这份家国情怀传递下去。
他深情饱满地宣讲《抉择》20多场,英雄的事迹激励无数人学英雄,筑国防,为强国。
2025年9月30日,26岁在岳阳楼区宣传部工作的严子钰,在“青春向党强国有我”国防宣讲活动中,也参与到了《抉择》的宣讲。
作为郭亮纪念馆的讲解员,她每天在向人们讲解英雄事迹,自己也被一次次感动。她崇敬每一位英雄。
“张超是我特别敬仰的烈士,能参与这一次的国防宣讲,我的内心好骄傲!”作为新生代的一辈,严子钰非常希望能用宣讲的内容打动青年一代,让英雄事迹以及岳阳的红色文化更深入人心。
在岳阳这片红色热土上,每一位英雄烈士的抉择,是他们为国捐躯的壮举,也是我们每个人保家卫国、强我国防的誓言。愿我们代代相传,把红色血脉赓续下去。
来源:岳阳晚报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