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骂汉奸的抗日名将:身中七弹殉国,日军停战蒋介石扶棺痛哭!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7 02:19 2

摘要:张自忠生于山东临清官宦之家,早年就读于临清高等小学堂、天津法政学校,受辛亥革命影响秘密加入同盟会。目睹国家内忧外患,于 1914 年放弃法政学业,投身奉天新民屯车震团,开启军旅生涯。1916 年转投冯玉祥十六混成旅,因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的刻苦精神,从排

张自忠生于山东临清官宦之家,早年就读于临清高等小学堂、天津法政学校,受辛亥革命影响秘密加入同盟会。目睹国家内忧外患,于 1914 年放弃法政学业,投身奉天新民屯车震团,开启军旅生涯。1916 年转投冯玉祥十六混成旅,因 “夏练三伏,冬练三九” 的刻苦精神,从排长逐级晋升至学兵团团长,奠定 “治军严明” 的名将根基。

1933 年长城抗战,任二十九军前线总指挥,率部在喜峰口与日军血战七昼夜,以大刀队夜袭敌营,取得 “喜峰口大捷”,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全面抗战爆发后,率五十九军先后参与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一战淝水、二战临沂、三战徐州、四战随枣,因战功升任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兼第五战区右翼兵团总指挥。1940 年枣宜会战中,亲率 2000 余人渡襄河东岸阻击日军,5 月 16 日在南瓜店十里长山被围,身中 7 弹仍高呼 “杀敌报国”,壮烈殉国,年仅 49 岁。

张自忠以 “练兵有方” 闻名,推行 “夜练黑漆头” 等严苛训练法,要求士兵 “夏穿棉袄练耐力,冬赤脚行军磨意志”,获 “张扒皮” 称号。但他亦爱兵如子,亲自过问士兵伙食、伤病,曾带头为患病士兵捐血,麾下部队军纪严明、战力强悍,被日军视为 “最难缠的对手”。

1937 年 “七七事变” 后,奉命留守北平与日军周旋,因局势所迫暂避锋芒,却遭舆论痛斥 “汉奸”。他忍辱负重,留下 “你成民族英雄,我怕成汉奸” 的悲怆独白,后冒死逃离北平重返战场,以 “今日回军,除杀敌报国,是和大家一同寻找死的地方” 的誓言明志,用临沂大捷、随枣会战等战功洗清冤屈,以生命践行 “精忠报国” 的信念。

1933 年 3 月,面对装备精良的日军,张自忠率部夜袭敌营,组织 500 人敢死队摸黑登山,持大刀砍杀日军千余人,炸毁敌炮兵阵地,取得长城抗战中少有的胜利,大振全国抗日士气,“喜峰口大刀队” 威名远播。

1938 年 3 月,日军板垣师团直逼台儿庄,张自忠摒弃与庞炳勋的旧怨(中原大战中庞曾枪击张),率五十九军急行军 180 里驰援临沂。与敌鏖战七昼夜,击溃号称 “铁军” 的板垣师团,粉碎日军南北会师企图,为台儿庄大捷奠定关键基础,此役被称为 “台儿庄前奏战”。

1940 年 5 月,日军集结 15 万兵力发动枣宜会战。张自忠不顾部下劝阻,亲率少量部队渡河迎敌,在兵力悬殊下坚守阵地。5 月 16 日,临终前写下 “国家到了如此地步,除我等为其死,毫无其他办法” 的绝笔,直至弹尽粮绝,拒俘力战而亡,成为抗日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国军将领。

张自忠指挥的临沂战役,迟滞日军精锐板垣师团,为台儿庄歼敌创造条件;随枣会战中歼灭日军辎重部队,迫使敌放弃进攻襄阳;1939 年冬季攻势中,率部正面击溃日军第十三师团,是国民党军在正面战场少有的战略性进攻胜利。他的部队始终是第五战区的抗日主力,以 “牺牲到最后一人” 的韧性消耗日军有生力量。

张自忠的牺牲震动全国,灵柩经宜昌时,10 万百姓冒死相送;重庆举行国葬,蒋介石扶棺痛哭;延安追悼会上,毛泽东题词 “尽忠报国”。他用生命诠释了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的爱国情怀,成为国共两党公认的 “抗日军人之魂”,其 “舍生取义” 的精神激励着后世军民抵御外侮、奋勇抗争。

周恩来赞其 “忠义之志,壮烈之气,直可以为我国抗战军人之魂”;李先念称其 “抗日名将,民族英烈。高风亮节,气壮山河”;胡锦涛评价为 “中国人民不畏强暴、英勇抗争的杰出代表”。2009 年,张自忠入选 “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2014 年,名列首批 300 名抗日英烈名录,成为中华民族抗击侵略的精神图腾。

重庆北碚张自忠烈士陵园,马英九等两岸人士多次祭拜,题 “壮烈成仁令人动容”;武汉、临沂等地设有纪念馆、纪念碑,其故乡山东临清建 “张自忠将军纪念馆”。他的故事被写入教科书、搬上银幕(如《英烈千秋》),“张自忠路” 在多地命名,成为城市记忆中永不褪色的坐标。

张自忠的一生,是一部大写的抗战史诗:从书生到将军,他用热血书写忠诚;从误解到敬仰,他以生命证道清白。他是战场上的铁血统帅,更是民族精神的不屈脊梁,其 “为国家民族死之决心,海不清,石不烂” 的誓言,至今仍在中华大地上回响,激励着后人铭记历史、吾辈自强。

来源:3C捕快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