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最近拓荆科技又火了——股价一路创新高,机构调研一波接一波。不少人疑惑,这家做半导体设备的公司,到底有啥魔力?今天用最新数据拆解,看看它的3张底牌硬不硬,再给2个判断指标,看完就知道这波“起飞”是真硬核还是虚热闹。
最近拓荆科技又火了——股价一路创新高,机构调研一波接一波。不少人疑惑,这家做半导体设备的公司,到底有啥魔力?今天用最新数据拆解,看看它的3张底牌硬不硬,再给2个判断指标,看完就知道这波“起飞”是真硬核还是虚热闹。
先看最实在的订单数据:2025年三季度,拓荆科技新签订单32.6亿元,同比暴涨78%。客户名单里有中芯国际、长江存储、华虹半导体这些“国家队”,还有台积电南京厂、三星西安厂,妥妥的全球半导体大厂“供应商天团”。
更关键的是订单结构:薄膜沉积设备订单占比85%,这是芯片制造的核心设备,一台设备单价超亿元,而且交付周期长达18-24个月,意味着未来两年的业绩基本“锁死”了。对比同行,很多公司还在靠小订单凑业绩,拓荆的大单优势一眼就能看明白。
拓荆的核心王牌是薄膜沉积设备,简单说就是“给芯片盖房子的砖瓦机”——芯片制造过程中,得一层一层沉积材料,这设备就是干这个的。以前这领域被应用材料、Lam Research垄断,现在拓荆把国内市占率从5%干到了25%,直接抢了外资20%的份额。
它的技术到底多牛?举个例子,它的PECVD设备(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能在7纳米芯片制程里稳定运行,良率比国外设备还高2个百分点。中芯国际的14纳米产线里,一半以上的薄膜设备都是拓荆造的,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
拓荆能起飞,本质是踩中了半导体国产替代的超级风口:
• 国家层面:大基金三期砸了500亿支持半导体设备,拓荆作为“种子选手”,拿到的研发补贴就超3亿元,新厂房建设还享受到税收减免。
• 地方层面:上海、北京对半导体设备企业有“设备采购补贴”,拓荆给国内晶圆厂供货,每台设备能多拿5%的补贴,相当于直接增厚利润。
• 新业务爆发:它的ALD设备(原子层沉积)已经通过验证,要进军更先进的3纳米制程,一旦量产,市场空间再翻一倍。
• 海外破冰:刚拿到东南亚某晶圆厂的2台订单,国际化有了苗头,未来可能复制中芯国际的“全球建厂”路径。
• 行业竞争加剧:北方华创、中微公司都在发力薄膜设备,拓荆得守住技术优势。
• 业绩兑现节奏:半导体设备交付周期长,现在的订单要明年才能反映在业绩里,别指望“马上暴涨”。
拓荆科技的订单、技术、政策三重支撑很扎实,但也别盲目追高。建议盯紧两个信号:一是ALD设备的量产进度,二是海外订单的持续落地。如果这两个方向有突破,它的上涨空间会更大。
来源:是布丁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