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0 月 11 日即将国内亮相的零跑 LAFA5,早已凭借慕尼黑车展的表现颠覆了市场对入门纯电车型的认知。其核心竞争力源于 LEAP 3.5 架构的技术赋能,作为零跑自研架构的最新迭代版本,该架构实现了驾舱一体中央域控、无模组 CTC2.0 电池技术等七大升级
跟法拉利重名、与西雅特并肩,不得不说零跑真的很懂欧洲年轻人的口味。
10 月 11 日即将国内亮相的零跑 LAFA5,早已凭借慕尼黑车展的表现颠覆了市场对入门纯电车型的认知。其核心竞争力源于 LEAP 3.5 架构的技术赋能,作为零跑自研架构的最新迭代版本,该架构实现了驾舱一体中央域控、无模组 CTC2.0 电池技术等七大升级,这种集成化设计不仅让整车线束缩减至 996 米,更直接降低了制造成本,为 “高配低价” 提供了可能。
具体配置上,LAFA5 展现出越级诚意,高配版搭载顶置激光雷达与高通 8650 芯片,支持不依赖高精地图的端到端智驾大模型,这套在零跑 B10 上已经验证的系统,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 NAP 领航辅助;无框车门搭配隐藏式门把手的设计,配合电掣黄专属车色,精准命中年轻人对 “个性” 的需求;动力方面,单电机 160 千瓦的输出功率,已经接近传统 2.0T 发动机水平,再加上与 Stellantis 联合调校的 LMC 运动底盘,让其具备了 “钢炮” 潜质。
续航表现同样务实,515 公里与 605 公里的版本覆盖了城市通勤与周末短途出行场景,而 CTC2.0 技术带来的 19% 电量提升,进一步打消了用户的里程焦虑。这些配置组合起来,显然超出了 “代步车” 的范畴,更像是一款兼顾实用性与驾驶乐趣的全能型产品。
在 “代步” 与 “性能” 之间找到空位
要判断 LAFA5 的定价合理性,首先需明确其真实竞品区间。此前市场猜测的比亚迪海豚(9.68-12.48 万)虽价格重叠,但定位差异明显。比如,海豚主打女性用户与家庭场景,无框车门、激光雷达等配置均未配备,属于典型的经济型代步车。
真正的对标对象应是两类产品,一是大众 ID.3(12.59-15.99 万)这类主打 “驾驶质感” 的合资车型,二是比亚迪海豹 06GT(10.58-18.68 万)这类国产运动型产品。对比来看,ID.3 虽有品牌背书,但智驾系统仅支持基础辅助,且无无框车门等个性化设计;海豹 06GT 的四驱版本起售价已达 18.68 万,远超主流消费区间,13.68 万的两驱版又缺失高阶智驾。
LAFA5 恰好填补了这一市场空白:其智驾配置优于 ID.3,价格又低于海豹 06GT 的性能版本。更值得注意的是,零跑计划 2026 年推出的 Ultra 版将增加运动套件与更大尺寸扰流板,这意味着未来可直接对标 MG4 XPOWER 等性能车型,形成 “普通版走量、Ultra 版树标杆” 的产品矩阵。
10-15 万是常态,低于10 万则成 “王炸”
零跑 “纯电智能汽车普惠者” 的定位,决定了 LAFA5 不会走高端路线,但越级配置又支撑其脱离低价区间,10-15 万的定价带既是市场共识,也是最优解。
从成本角度看,LEAP 3.5 架构 65% 的自研自造率大幅降低了零部件采购成本,比如 7 合 1 油冷电机通过 VCU 与 MCU 融合设计,不仅提升了响应速度,还实现了 30 万公里性能零衰减,这种技术降本让高价配置得以下放。参考零跑 B10(11.58-15.58 万)的定价策略,LAFA5 作为两厢车型,起售价有望低至 10 万级。
若零跑敢于将起售价压至 9.98 万,无疑将成为 “年度惊喜”。这一价格能直接撬动原本考虑燃油车的用户群体,凭借 “无框车门 + 智能座舱” 的组合,在朗逸、轩逸等传统家轿的市场中撕开缺口,真正践行 “普惠” 承诺。
写在最后:重新定义 10 万级纯电价值标准
LAFA5 的定价不仅关乎自身销量,更将重塑细分市场格局。若按 10-15 万区间上市,其将迫使合资品牌加速配置下放 ——ID.3 已出现 2 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未来可能进一步跟进;比亚迪或需为海豹 06GT 增加入门智驾版本,以应对竞争。
对消费者而言,这种竞争意味着 “用更少的钱买到更好的产品”:12 万级就能拥有激光雷达智驾与无框车门,这在两年前是 20 万级车型才有的配置。而零跑计划围绕 LAFA5 打造的用户改装、社群运营体系,更可能复制高尔夫 GTI 的文化效应,让这款车从 “交通工具” 升级为 “社交符号”。
从品牌层面看,LAFA5 是零跑技术实力的集中展示。通过将 LEAP 3.5 架构的技术红利转化为价格优势,零跑既能巩固现有用户群体,又能吸引对智能化、个性化有需求的年轻消费者,为品牌向上奠定基础。
来源:汽车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