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国庆萨顶顶为“翻版华晨宇”开吵:选秀节目该鼓励模仿吗?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23:42 1

摘要:当舞台上出现第二个华晨宇,我们究竟该鼓掌还是皱眉?《声鸣远扬2025》预选赛上,选手何亦可从台风到颤音的"像素级复刻"表演,让评审席爆发了一场关于艺术本质的激辩——这场争执撕开了选秀工业最隐秘的伤疤。

当舞台上出现第二个华晨宇,我们究竟该鼓掌还是皱眉?《声鸣远扬2025》预选赛上,选手何亦可从台风到颤音的"像素级复刻"表演,让评审席爆发了一场关于艺术本质的激辩——这场争执撕开了选秀工业最隐秘的伤疤。

评审席上的价值观对决

萨顶顶的怒斥掷地有声:"如果舞台变成模仿大赛,我们不如直接回放原版MV!"这位以独特唱腔成名的艺术家,对"克隆式表演"有着近乎洁癖的抵触。在她看来,选手刻意复刻华晨宇的台风、颤音甚至表情管理,本质上是创作惰性的体现。

而蔡国庆的反驳同样犀利:"当年张国荣也模仿过猫王!"这位见证过乐坛三十载沉浮的前辈,更看重新人被看见的机会。在他列举的案例中,包括王菲早期模仿小红莓、周杰伦借鉴R&B教父,似乎都在佐证:模仿是创新的必经阶段。

选秀节目的创新悖论

这场争执背后,暴露出选秀工业的深层矛盾。数据显示,近三年音乐类选秀中,模仿顶流歌手的选手晋级率高出37%,但赛后能持续发展的不足5%。某平台制作人坦言:"观众永远会为'小周深''女版周杰伦'按下投票键,这是收视密码也是创作诅咒。"

更耐人寻味的是选手的生存策略。参加过多档选秀的林凡透露:"初选时评委平均每30秒就要决定去留,与其冒险展示不成熟的原创,不如用成熟模板争取晋级机会。"这种"安全牌优先"的竞技逻辑,造就了大量流水线式的"明星周边产品"。

原创力需要双向奔赴

真正的转机或许来自《中国好歌曲》的启示。该节目要求选手必须携带原创作品参赛,素人歌手霍尊凭《卷珠帘》一鸣惊人的案例证明,独特的艺术人格永远比完美的模仿更动人。正如乐评人耳帝所说:"观众最终记住的,永远是那些冒犯过他们耳朵的声音。"

艺术的进化史从来不是复印机的使用说明书,而是一部不断推翻前作的叛逆日记。当下次再遇"翻版明星",或许我们该问的不是"像不像",而是"有没有看见那个独一无二的灵魂"。这或许才是对音乐最好的致敬。

来源:昌昌的综艺观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