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成长案例 | 刘晓梅:借力赋能 做一名温暖的小语教研人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17 11:48 2

摘要:国培省培是教育者奔赴星辰大海途中的力量驿站,是生长美好追逐光芒的一场修行。作为学员,遇见便是最美好的风景,遇见便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受益无穷”; 作为培训教师,遇见就会思考该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师德修养,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管理者,

国培省培是教育者奔赴星辰大海途中的力量驿站,是生长美好追逐光芒的一场修行。作为学员,遇见便是最美好的风景,遇见便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在实际运用中体会到“受益无穷”; 作为培训教师,遇见就会思考该怎样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师德修养,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作为管理者,遇见就会既点燃自己,又照亮别人。

为此,特开设“教师成长案例”栏目,展现老师们的所思所想,记录成长的点点滴滴,愿这些美好的瞬间,定格为永恒的记忆,汇集激励广大教师前行的正能量。

今天,我们刊发刘晓梅老师的文章《借力赋能,做一名温暖的小语教研人》,以飨读者。

【个人简介】

刘晓梅,霍山县小语教研员,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优秀教师,安徽省首届优秀教研员,市级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正高级教师,2019-2020学年教育部选派内地赴香港交流及协作优秀教师。课改研究成果获2013年安徽省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先后主持并完成中央电教馆、省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发表30余篇专业学术论文,出版学术专著2部。

【案例分享】

借力赋能 做一名温暖的小语教研人

——参加安徽省“国培计划”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引领性培训(语文)专业发展思考

我们并非年复一年地变老,

而是日复一日地焕然一新。

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

保持热爱,方能奔赴下一场山海。

——题记

岁月缱绻,葳蕤生香。2023年11月18日—27日,我与来自江淮大地的150位语文同仁济济一堂,参加2023年安徽省“国培计划”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引领性集中培训(语文)。放空自我,开启一段盆满钵满的沉浸式学习旅程。

名师引领,向光而行。2022年4月,新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颁布,“新”与“旧”如何衔接,“守正”与“创新”怎样平衡……本次引领性培训为教研员量身定做,从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第一印象到语文关键问题精准把握,从幼小衔接到小初衔接的稳妥过渡,培训班上,来自江浙沪的学界专家、未曾谋面却早已神交的各县区教研员和骨干教师,展开了平等互动的对话交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把脉点津,专业导航。在日常的教学视导和随堂听课中,我常会有一种如履薄冰惴惴不安的本领恐慌。山区学校规模小,青年教师如璞玉需雕琢,课堂教学如何突破一本教材、一本教参、一本练习册的局限,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站在课堂上,仍会不由自主地落入“按篇上课、逐句讲读”的窠臼。正高级教师辛卫华在培训中强调: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教师要正确处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之间的关系,以“语文实践”的方式引领学生经历语文学习过程,应成为语文教师的自觉意识。真教研,是源于教师当下最想解决的“真问题”,一定要精准研判,科学施策。专家们的理论引领,方法指导,深入浅出,润物无声。

研思致新,蓄势赋能。学而有思,思而有悟。语文学科要实现“立德树人”目标,有必要让教师经历真实研讨和思辨的过程,并最终回归到真实的教育情境中解决真实的问题,从而成就每一位教师的职业体验感与获得感……改变课堂,关键在教师。突破惯性思维,跳出负面情绪,此次引领性培训,专家们的金句振聋发聩,谆谆话语打通了我的气血,鼓舞了我的士气。作为教研人既要有大视野、大格局,不固步自封,更要基于教师现状,修炼教研新本领,聚焦课改推进中的棘手问题,把教研工作落实做细,用持之以恒的一己之力强化引领教研新常态。

策略一:省市联动,典型引路,做课程实施的实践者

义教新课标引领性培训的高频词是整本书阅读、单元教学、教学评一体等概念。西安市教科院贾玲老师《以终为始,素养导向下的整本书阅读》,合肥市包河区杨凝芳老师、浙江萧山大桥小学吴福雷校长基于问题导向的主题教研活动案例分享无不告诉我们:语文教师要做阅读的种子,教研员要指导教师把课堂教学、课题研究和自身素质提高紧密结合,带领教师在专业发展上下功夫,在改变学生学习方式上做文章,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上求实效。

根据省教科院《关于开展2023年小学语文“基于学习任务的单元主题教学”典型案例研究的通知》,2023年6月至12月,我带领城乡小语教师开展了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基于学习任务的单元主题教学”试点研究。走过早春,经历酷暑,迎来金秋……从组建团队、研读课标,到线上交流、解读教材,春去冬来,霍山小语团队且行且思。12月,为迎接全市典型案例成果展示交流活动,带着培训中的收获,我组织教师集体备课,董老师代表团队执教了“预测与猜想”单元《小狗学叫》教学。董老师将单元学习内容有机组合,从学习预测——练习预测——独立预测,教学情境贯穿始终,助力“预测之星(学生)的成长历程”。学生在朗读交流中感知预测之趣,在举一反三的表达交流中活用策略,预测单元的学习目标有效达成。我的《指向主题任务的真实语文实践》阶段研究成果汇报,获得与会专家和老师们一致好评。

策略二:区域教研,主题研修,做课程实施的推进者

统编小语教材选编了40余篇革命文化主题的课文,如何理解教科书革命文化内容的编排意图?革命文化内容的教学路径和方法有哪些?如何让今天的学生通过语言学习,落实革命文化内容的价值教育?2023年11月30日,我县与儿街教学研究会小学语文“落实核心素养,厚植爱国情怀”主题研修如期举行。此次活动旨在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探讨“革命文化主题单元”教学策略和路径。

精研细磨,课前优化设计。市级教坛新星代老师围绕二年级上册《朱德的扁担》一课进行独备,通过我们一来二去线上线下的交流,指导代老师完成单元视域下单篇课文情境创设、任务驱动、活动进阶的教学设计。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红色文化纪念馆,听故事、观图片、看视频,为学习做好前期准备。

关注学程,课中情境贯通。教学中,代老师创设争当“小小讲解员”任务情境,引导学生抓关键词语自读自悟,想象红军挑粮路可能遇到的危险,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红军挑粮的艰辛,静止的文字变成跳动的画面,学生走进了那段红色历史,真切体会到朱德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的精神。

对话交流,课后反思提升。结合典型课例,我以《弘扬革命文化,巧践磁场语文,厚植家国情怀》为主题和参加研修的全体老师开展了一场新课标“革命文化”体裁课文教学路径的专项交流。

“教以潜心,研以致远”。语文课堂,让学生在批注圈画中触摸文字,在读写练笔中学用语言,在生活的真实情境中积极探究,学生自然成了文本的知音。革命文化专题的主题研修,让语文课堂从封闭走向开放,教学难点迎刃而解。

策略三:送教下乡,互动诊断,做课程实施的引领者

君子“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理解教育本质,坚守教育初心,从知识的传播者走向思想的引领者,这才是从优秀走向卓越的必由之路。

小古文教学、习作指导和评讲课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送教上门,加强近距离指导能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12月26日—27日,“国培计划”(2023)霍山县小学语文自主选学项目送教下乡活动有序开展。作为项目负责人的我,全程指导参与送教下乡活动。精心选择课题、听课集中指导、分片展开送教、互动点评分析……来自城乡三位青年骨干教师分别展示了三上《司马光》、六上《伯牙鼓琴》、六下《有你,真好》的小古文和习作教学,真实的教学情境、积极的言语实践、以一篇带一类的群文教学,引领学习由浅表走向深刻。三位老师的成功示范为教师有效实施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教学指明路径。我的教学点评为一线老师指点迷津。基于儿童立场,语文教师要从研究“怎么教”转向关注学生“怎么学”,从“学生怎么学”的视角来优化“教师的教”。以“课”示范,以“研”传授,送教下乡为参加活动的老师们带来了全“新”体验,助力山区教师提升课堂教学技能。

拨云见日终有时,守得云开见月明。2023年安徽省“国培计划”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引领性培训(语文)如一场饕餮盛宴,让我沉醉其中,甘之如饴。这是一次理论实践并进的引领性研修,让我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驻足,获评“优秀学员”,可喜的是霍山团队的青年教师在2023年和2024年市级小语赛课中脱颖而出,在第六届“《七彩语文》杯”五省(苏、鲁、皖、鄂、赣)区优课评比中荣获一等奖,承担的省单元主题教学案例研修获“市级表彰”。

我相信:从来没有白费的教育,也没有碰巧的成功,知行合一,学以致用,让思考不止于笔端,不限于此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追寻光明,等待的是璀璨的芳华,我愿以教研人的熹微灯火,点燃山区小语教学的滚烫星河!

(注:此篇案例入选安徽省2023年“国培计划”省级教师成长案例,并推荐至教育部表彰)

【结束语】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每一篇成长故事都是薪火相传的见证。每位老师的实践探索,既是个人教育生命的拔节生长,也为所有教育同行点亮了一盏明灯。在“教师成长案例”的分享中,我们看见执着的坚守、创新的智慧与心灵的共鸣。愿这片教育故事的园地持续绽放繁花,期待更多教师在此讲述育人路上的动人篇章,以点点微光汇聚星河,共同书写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壮丽画卷!

来源:霍山微生活一点号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