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过后滞销的货,可不只月饼,商家愁坏了咋想办法都难卖!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21:54 1

摘要:中秋国庆8天长假刚落幕,不少人还在回味假期里的团圆饭,线下商超、批发市场的商家们却对着满仓库的存货犯了难,连觉都睡不踏实。往年这个时候,哪怕有剩余货品,打折促销两三天就能清得差不多,今年的消费市场却格外“冷”——不管商家怎么喊价让利,顾客要么摆手走开,要么凑上

中秋国庆8天长假刚落幕,不少人还在回味假期里的团圆饭,线下商超、批发市场的商家们却对着满仓库的存货犯了难,连觉都睡不踏实。往年这个时候,哪怕有剩余货品,打折促销两三天就能清得差不多,今年的消费市场却格外“冷”——不管商家怎么喊价让利,顾客要么摆手走开,要么凑上前看两眼就转身,货架上的东西像钉在那儿一样,没多少动静。

中秋期间买高端白酒的人,比早晚高峰时好打车的概率还低。以前这时候,飞天茅台就算卖到三千多元一瓶,也得提前预定,送礼的人排着队要,今年价格降了几百元左右,货架上依旧摆得满满当当。一位酒水经销商说,往年节前一个月,每天都有人打电话问“有没有茅台”,今年到了节前一周,店里总共才卖出两瓶,还是熟人磨了半天价才成交的。年轻人大多不喜欢高度白酒,觉得口感辛辣难咽,更愿意买几十元的果酒,喝着清甜还不上头;就连老一辈爱喝白酒的人,也越来越看重健康,知道喝多了伤身体,要么减少饮酒量,要么干脆戒了。仓库里堆着的白酒箱子,上面都积了层薄灰,经销商拍着箱子叹气:“以前是送礼的‘硬通货’,现在倒成了仓库里的‘压舱货’。

水产市场里的大闸蟹,价格跌得让商户心疼。往年中秋前,三两重的母蟹能卖到六七十元一只,客户还得抢着预定,今年散户去买,开口先问“三十多块钱一斤卖不卖”。节后情况更棘手,有的商户为了腾地方,直接把鲜活的大闸蟹论斤甩卖,一斤三十多元,比菜市场里的猪肉还便宜。有市民索性买了十几斤,回家洗干净装袋冻进冰箱,说“冬天煮火锅吃,比买冻虾划算多了”。可就算这样,还是有不少螃蟹卖不出去,商户蹲在水产箱前,看着里面爬来爬去的螃蟹,脸色比蟹壳还沉——螃蟹娇贵得很,放一天品质就降一档,最后只能亏本处理,有的甚至直接倒掉,心疼得直跺脚。这背后不光是产量增加,今年天气也影响了品质,不少产区的螃蟹成熟度不够,个头偏小,蟹黄蟹膏也没那么饱满,消费者尝过一次觉得不值,下次自然不会再买。更何况现在海鲜选择多了,三文鱼切片就能吃,龙虾清蒸也简单,没多少人愿意费功夫剥大闸蟹了。

超市入口处的月饼礼盒,堆得像座小山,上面贴着醒目的“清仓”红标签。以前卖几百元的礼盒,现在几十元就能抱走,有的还搞“买一送一”,可路过的人大多扫一眼就走。有位阿姨拿起一盒看了看又放下:“里面就四块月饼,还全是甜的,家里人都不爱吃,买回去也是放着过期。”现在的月饼确实越来越“重包装轻内容”,盒子做得比里面的月饼还精致,有的盒子镶着金边、印着花纹,打开一看,月饼小得像饼干,还全是高糖高油的配方。年轻人买东西前会看配料表,一见反式脂肪酸、高热量就劝退;老一辈也怕吃了血糖高,不敢多碰。以前中秋送礼,月饼是标配,现在大家更愿意送购物卡、茶叶或者老家的土特产,实用又贴心,没人愿意送占地方还不好吃的月饼。

菜市场的肉摊前,也没了往年的热闹劲儿。往年中秋前,大家买五花肉、排骨都是论斤囤,准备过节吃,今年却不一样,顾客大多只买二三两,够一顿吃就行。肉摊经营者说:“不是大家不爱吃肉了,是现在日子好过了,平时想吃随时能买,没必要非得趁中秋囤货。”而且现在人越来越注重健康,觉得肉吃多了油腻,炒盘青菜、拌个豆腐,反而比红烧肉更受欢迎。就算买肉,也更倾向于瘦肉、鸡胸肉这类低脂的,像五花肉这种脂肪含量高的,买的人越来越少,每天剩下的肉都得放进冷柜,第二天再拿出来卖。

前几年火得不行的阳光玫瑰,今年也没了往日的热度。以前一斤能卖到一百多元,被称作“葡萄中的爱马仕”,就算贵,也有人抢着买,想尝尝“网红味道”。今年一斤才十几元,有的超市促销时卖到八九元,销量还是一般。一位水果店老板说,前几年大家买阳光玫瑰,多是冲着颜值和“网红”标签,尝过之后发现,味道也就那样,还不如普通葡萄甜,性价比太低。而且这几年种阳光玫瑰的农户越来越多,产量翻了好几倍,供大于求之下,价格自然降了下来。现在消费者也理性了,不再盲目追网红标签,买水果首选苹果、香蕉、橘子这类性价比高、口感稳定的,网红水果也就没了以前的吸引力。

其实今年双节期间这些商品卖不动,本质上是消费市场变了。以前大家过节,讲究的是“面子”,不管东西实不实用,只要包装精致、牌子响亮,就愿意花钱买。现在不一样了,消费者更看重“里子”,东西好不好用、值不值这个价、健不健康,成了首要考虑的因素。那些靠炒作、靠噱头吸引眼球的商品,自然越来越难卖。

商家要是还抱着“过节就能赚一笔”的老想法,难免会碰壁。看着仓库里堆着的货,与其愁得睡不着,不如多想想怎么贴合消费者的需求——大闸蟹能不能提前做好预处理,帮顾客去壳分块,方便食用?月饼能不能做小份、低糖的,符合健康饮食需求?白酒能不能推出小瓶装,吸引年轻人尝试?只有摸准消费者想要什么,调整产品和策略,才能让货卖出去,在市场里站稳脚跟。毕竟现在的消费者,对“华而不实”的商品越来越不买账,踏踏实实做产品,才是长久之道。

来源:沙漠勇敢穿风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