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道最新高三模拟考作文题精编,附审题立意+优秀范文

B站影视 2024-12-08 11:25 1

摘要: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马克思和荣格的话,引出对“完整的人”的思考。两则材料虽然侧重的内容不同,但共同点都在于强调追求成为“完整的人”的意义和价值,考生可以抓住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完整的人”这一关键词,探讨“完整的人”的内涵和特征,思考如何成

2025届江苏省南通市

高三10月联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马克思认为“完整的人”应该以一种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荣格说:“与其当个完美的人,我更想当个完整的人。”

你对“完整的人”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择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题。材料引用马克思和荣格的话,引出对“完整的人”的思考。两则材料虽然侧重的内容不同,但共同点都在于强调追求成为“完整的人”的意义和价值,考生可以抓住这两则材料的共同点--“完整的人”这一关键词,探讨“完整的人”的内涵和特征,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分析“完整的人”在当今社会的重要性等等。

立意

1.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2.悦纳自我,追求完整。
3. 全面发展,追求完整的自我。
4.成就完整,绽放人生。
5.完整比完美更重要。

优秀范文

成就完整,绽放人生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对“完整的人”的追求从未停止。马克思认为“完整的人”应该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荣格则更倾向于成为完整而非完美的人。

那么,究竟什么才是“完整的人”呢?

完整的人,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某一领域的学习,而应广泛涉猎,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古往今来,那些被人们敬仰的伟人往往都是全面发展的典范。达芬奇,这位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不仅在绘画领域创造了不析的杰作,如《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他还是一位杰出的科学家和发明家。他对解剖学、地质学、力学等多个学科都有深入的研究,设计出了许多超前的发明,如飞行器、潜水艇等。达芬奇的全面发展使他成了一个完整的人,他的作品和思想至今仍影响着后人。

完整的人,也是能够接纳不完美的人。人生在世,谁都不可能做到十全十美。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成为完整的人。谁儿时没有被批评?谁的中学时代没有一堆作业?谁的青春不迷茫?做一个完整的人,要学会扬长避短。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语言、数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多元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将自己的潜力开发出来,做“最好的自己”,就是一个完整的人。

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中,成为完整的人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快速传播、文化多元碰撞的时代,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和挑战。只有保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不同的活动和体验,才能不断丰富自己,成为完整的个体。现代社会中,有许多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他们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不仅收获了快乐和满足,也提升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人跨学科学习,将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新的价值。这些人都在多元的社会中努力追求着完整,绽放着自己的人生光彩。

不断学习,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人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庄子曾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完美是难以企及的,我们只能通过不断学习,使自己尽可能完整。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不惑之年开始转型创业,马克思在晚年开始学俄语,我国著名经济学家于光远在耄耋之年开始使用电脑,他们保持持续的学习状态,并且不断丰富自己的新知。在课堂可以学习,在社团可以学习,在社区可以学习。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让我们做一个身心和谐发展的人,在追求完整的道路上不断前行,成就更加精彩的人生。

2025届湖北省新八校协作体

高三10月联考

人们常说没有路的时候会迷路;然而,路多了的时候,我们也会迷路

这句话对你有何启示?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本题是一道引语式材料作文题。本次作文材料的关键词:“迷路”是指迷失方向,找不到正确的道路或目标;“没有路”表明缺乏明确的方向或选择;“路多”意味着选择多样,信息丰富。就材料而言,本次作文应聚焦于探讨选择”与“迷失”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在选择过多的情况下,如何避免迷失自我,找到人生的方向

立意

1. 在困境中寻找方向。
2. 选择的艺术与智慧。
3.保持内心的坚定与清醒。
4.适应与调整的能力。

优秀范文

在多样选择中寻找方向

人生“路”漫漫,它既是前行的通道,也是选择的象征。人们常说,当眼前无路时,内心易生迷茫,仿佛置身于茫茫荒原,不知归途何在。然而,当路径纷繁复杂,四通八达之时,我们同样可能陷入另一种迷失——在众多的选择中徘徊不定,难以抉择。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人生旅途中的两种极端状态,引人深思。

在无路可走的困境中,人们往往会激发出强烈的求生欲和创造力。正如荒野求生者,面对茫茫林海或浩瀚沙漠,他们不得不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开辟出一条生路。这种“无路”的状态,虽令人沮丧,却也孕育着无限可能。它教会我们,在绝境中寻找希望,在未知中探索真理。正如鲁迅先生所言:“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正是这种不屈不挠的探索精神,引领着人类文明的进步。

然而,当社会快速发展,信息爆炸,人生道路变得异常丰富多样时,我们却常常感到前所未有的迷茫。每一条路都似乎充满了诱惑与希望,但又难以判断哪一条才是最适合自己的。这种“选择困难症”,实际上是现代社会给予我们的新挑战。它要求我们不仅要具备选择的能力,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清晰的自我认知。在众多的选项中,我们需要学会倾听内心的声音,明确自己的目标与价值观,从而做出最为适合自己的选择。

面对“无路”与“多路”的双重挑战,我们需要的不仅是勇气与毅力,更是智慧与自我觉知。智慧在于能够洞察事物的本质,预见未来的趋势,从而做出明智的决策;自我觉知则在于深刻理解自己的内心需求,明确自己的价值追求,不被外界的喧嚣所干扰。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应当像航海家一样,手持罗盘,心怀星图,无论前路如何曲折多变,都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坚定,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前行。

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迷路并不可怕,它是成长过程中的必经之路。每一次的迷路,都是一次自我反思与调整的机会,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与方向。正如古人云:“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但只要我们心怀希望,勇往直前,总能在迷雾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

总之,无论是“无路”的困境,还是“多路”的迷惑,都是人生旅途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考验着我们的意志与智慧,也塑造着我们的性格与命运。在这条既漫长又精彩的旅途中,让我们以智慧为灯,以信念帆,勇敢地驶向属于自己的彼岸。

2025届江西南昌

高三月考作文

缘分,一般指人与人或人与事物之间一种相遇的必然与可能。有人说,地坛之于史铁生是缘分,青蒿素之于屠呦呦是缘分,藤野先生之于鲁迅也是一种缘分因此,凡事当随缘。但也有人不这么认为。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本材料共三句,分三层。第一层:对“缘分”进行解释。第二层:列举名人的缘分,从而引出观点一:有人认为凡事随缘。第三层:指出观点二:有人否定凡事随缘。

写作时,首先应该从对材料的整体理解出发,针对凡事随缘做出明确的判断(是否凡事随缘),并从原因的角度指明缘分中偶然与必然的逻辑关联性。比如,可以提出凡事不随缘的观点,对此论证中要充分从名人的缘分出发,否定其凡.事随缘,突出“看似偶然的缘分,实则必然”,并且重点阐述缘分必然性产生的原因;最后,从凡事随缘的否定角度谈及如何面对人生中缘分的偶然与必然,如何从中成就不同的人生。

立意

1.缘分恰此时,青春绘风采。

2.破随缘之风,济人生长帆。

3.携缘分之必然,铸生命之色彩。

4.化偶然为必然,打造别样风华。

优秀范文

乘缘分必然之风,扶摇而上九万里

凡事随缘,人生便会渐渐虚无。虽然缘分妙不可言,若是将偶遇,绘作人生追求,定会南辕北辙。做人做事如若凡事随缘,而不努力奋斗,又有谁绘给你的人生道路铺石搭桥呢?因此,我们时代青年,不可凡事随缘,当乘缘分必然之风,扶摇而上九万里。

诚然,缘分是一种可能,因缘成事的故事也不少见。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凡事要随缘。缘分是相遇的必然与偶然的统一。我们生活中也许会在偶然间产生缘分。但所有的缘分亦是必然,是有因果关系的,并非凭空产生。史铁生与地坛、屠呦呦与青蒿素、鲁迅与藤野先生.这些看似偶然的缘分中都潜藏着很多必然的因素。倘若黄大年行事随缘,何来核潜艇重剑无锋;如果钱学森归国随缘,不写信求助,又何来中国努力使其回家,铸成导弹之为?人们往往惊叹于缘分的巧妙,却极少想到借助缘分之风来助自己直上青云。何妨不乘此好风,扶摇直上九万里呢?

乘缘分必然之风,于偶然中见必然,直入白云深处,借好风之力冲上云霄。

地坛与史铁生的缘分,是由偶然与地坛对峙,恰是对生命之义领悟的必然;青蒿素之于屠呦呦,是展现人生价值追求必然;牛顿被苹果砸中,发现了万有引力;鲁班被扎伤了手,发明了齿锯.也许这样的发现纯属偶然,毕竟世界上的许多人也曾经历过,但要有所发明创造,远比偶然难。我们还需一颗求知若渴的好奇心,敢于深入缘分之偶然,寻找其中的必然。在这样一个深入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逐渐拨清偶然与必然间干丝石缕的联系,也同样必然地,缘分为我们这些敢于钻研的人创造机遇,让我们在一次偶然的相遇间,得以擦亮成功的底色。故曰,是我们这样必然成功的人,在深入探索中,借缘分之风得以扶摇直上九万里。

乘缘分必然之风,于必然中寻偶然,凭风直穿迷雾,借好风之力张开双冀。

史铁生在地坛悟得人生哲理,提笔写下《我与地坛》在文坛响彻;屠呦呦苦读中医理论,在《肘后备急方》中汲取灵感,发明青蒿素治愈疟疾;鲁迅在日本留学,虽放弃医学救国,但在恩师藤野先生帮助下成长……一个人在迷茫徘徊之际,困于迷雾中难以脱身,而这也是缘分设下的考验。心不慌、脚不乱,唯有坚忍不拔之才在大雾中摸索,在没有光的黑暗中仍靠信念前行。不惆怅、不徘徊,于无声处听惊雷,努力寻找缘分发出的微弱亮光,直穿迷赛,借此好风来振奋双翼,待合适的时机而扶摇直上。

乘缘分必然之风,你我本自大鹏,在时代的天空振翅高飞。

作为高三的学生,消极的随缘思想在我们当中蔓延,很多人听天由命,失去奋斗心态,更有甚者“躺平“佛系”,浪费大好光阴。如此消极的随缘不可取。我们把握的应是经过奋斗和打拼后的缘分。如此恢宏的时代,我们生于盛世、长于盛世,本为大鹏,应当在时代的长空中翱翔,由自己主宰人生。缘分不过是给予我们展露锋芒的机会,真正要做的还是由我们来完成。

乘缘分之风,作为时代的大鹏,吾辈青年当借此好风,振翅翱翔,使人生扶摇直上九万里!

2025届广东省高三

第二次调研作文

老子说:“自见者不明。”意思是自我表现、自我显露是不明智的。那么,在今天这个时代,“自见者”是否亦是“不明”?

材料解读

这则材料引用了老子的一句话:“自见者不明。”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那些喜欢自我表现、自我显露的人是不明智的。老子强调了一种谦逊、内敛的处世哲学,认为过度的自我展示往往掩盖了真正的智慧和才能,甚至可能导致他人的反感或误解。

然而,材料在最后提出了一个疑问:“在今天这个时代,‘自见者’是否亦是‘不明”?”这个问题引导我们思考老子这一观点在现代社会的适用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个人展示和自我推销成为了一种普遍现象,社交媒体、网络平台等为个人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展示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是否应该继续秉持老子的谦逊原则,还是应当适度地展现自我,以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认可,成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立意解读

1.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2.自我表现的正面与负面

3.个人与社会的互动

4.自我认知与成长

5.辩证看待“自见”

优秀范文

莫以“不明”缚“自见”,愿乘时代勇自荐

巍巍华夏,泱泱千载,丰富灿烂的文化瑰宝在历史烟尘中积蓄沉淀,塑造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国民性格。孔孟老庄之智慧,铸就了中华民族原初的精神启蒙,“自见者不明”亦由此成为文化基因的一环。然而时代斗转星移,奋进的神州儿女发现“自见者不明”已成沉重镣铐。时代责任在肩,我们需要喊出:莫以“不明“缚“自见”,愿乘时代勇自荐。

诚然,“自见者不明”在封建社会的时代背景下不无其合理性。皇天之下,钩心斗角争权夺利的无止纷争是封建王朝永恒的主旋律,“不自见”的清流既是不争之善,也是自保之智。然而,“天翻地覆慨而慷”,社会主义新时代早已击碎封建桎梏,一个新生的民族不再需要犬儒主义的枷锁,蒙尘的千古之言破不得建设新时代的后世之题。新时代,“自见”才明智,自荐莫踌躇。

我以我血荐轩辕,勇挑时代责任需要“自见”的勇气,国土广袤,人才济济,酒香也怕巷子深。通过适当的自我表现,我们得以在庞大的社会机器中找到最大化自身效用的位置,各尽其才,推进发展的步伐。深海潜艇专家黄大年,自荐成为我国深海技术项目组负责人,通过“自见”如愿率领科研团队攻关,为提高我国综合国力做出杰出贡献;国之柱石钟南山“非典”“新冠”中两度喊出“把最危重的病人都往我这里送,我来治”,以自我显露的方式成为国难当前的“自见者”,护佑万家平安……一个个新时代的“自见者”尽显才干,以身许国,谁能说他们的做法不明智?

敢教日月换新天,走向世界的中国也需要“自见”。世界多极化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带来机遇和挑战。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浪潮前,中国选择了“自见”。进博会,服贸会轮番上阵,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经济腾飞;“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共振,凸显出中国广阔胸襟……作为和平崛起的东方巨人,红色巨龙,中国的“自现”勇挑大国责任,为世界贡献中国方案,何来“不明智”之说?

莫以“不明”缚“自见”,“自见者不明”的竹简早已与它的王朝一同成为历史的灰烬,愿乘时代勇自荐,从灰烬上生长出的是勇于自我表现的芳草片片。不啻微芒,造炬成阳,以“自见”的勇气和奋进的热忱,乘时代的春风,续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辉煌篇章。

来源:高中语文在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