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起 AI 做视频,以前大家可能也见过不少,但总感觉有点假,人物动作僵硬,物体运动违反常识。这次的 Sora 2,最让人吃惊的一点就是,它好像开始理解咱们这个真实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了。
这个国庆假期,科技圈又热闹了。
最近,那个搞出ChatGPT的OpenAI,又扔出一个王炸——Sora 2。
这回可不是光会聊天了,它能直接用AI生成带声音的视频,效果逼真得吓人!
这东西好是好,可也让人心里直打鼓:它到底是帮我们干活的神器,还是来抢我们饭碗的“行业杀手”?
说起 AI 做视频,以前大家可能也见过不少,但总感觉有点假,人物动作僵硬,物体运动违反常识。这次的 Sora 2,最让人吃惊的一点就是,它好像开始理解咱们这个真实世界是怎么运转的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你让它生成一个打篮球的视频,如果球没投进,它会像现实中一样从篮筐上弹开,而不是莫名其妙地穿过去或者直接消失。这种对物理规律的把握,是以前的技术很难做到的。这说明 Sora 2 不只是在拼凑画面,它似乎在学着构建一个初级的 “世界模型”,懂得了点儿现实世界的基本因果关系。
另外,它还是个 “全能型选手”,做视频的同时连声音都一块给你配好了。人物的对话、脚步声、环境里的风声雨声,都能同步生成。以前用 AI 做视频,出来的多是 “默片”,还得自己找背景音乐、配音效,需要额外的音频编辑技能和工具,门槛很高。现在好了,Sora 2 直接给你一条龙服务,做好的视频开箱即用,具备即时在社交媒体传播的完整性,方便得不是一星半点。
技术厉害,还得产品好用。Sora 2 能迅速火出圈,关键就在于它有个叫 “Cameo” 的功能,这功能实在太对普通人的胃口了。你用手机录一段自己的短视频进行身份验证后,Sora 2 就能给你生成一个数字化的 “你”。接下来,你就可以让这个数字版的你,出现在任何你能想象到的场景里:可以是你在阿尔卑斯山滑雪,也可以是你在演一部武侠大片。它把用户从幕后指挥的 “导演”,变成了台前闪耀的 “主角”,极大地满足了咱们普通人表达自我、追求个性化的心理。
再加上它那个 iOS 应用的设计,垂直滑动的信息流跟刷 TikTok、Instagram Reels 差不多,大家完全没有学习成本。而且,它还用了一招 “一换四” 的邀请码制度,现有用户可通过邀请码邀请四位新用户,一下子把稀缺感拉满了。结果就是,应用上线不到 24 小时就冲上苹果应用商店免费榜第三名,四天之内更是登顶榜首,超越了 OpenAI 自家的 ChatGPT 和谷歌的 Gemini。
据分析公司 Appfigures 的数据,仅在美国和加拿大地区,该应用在头两天就获得了 16.4 万次下载。听说在国外,eBay 等平台上,一个 Sora 邀请码被黄牛热炒,价格从 10 美元到 45 美元不等。
有意思的是,OpenAI 一边把产品做得这么吸引人,一边又赶紧说自己很 “负责任”,加了些防沉迷的功能,比如优先展示来自用户社交网络的内容、在用户长时间浏览时 “轻推” 其进行创作,还为青少年用户设置了默认的滚动时长限制。这心思,可谓是用得很深了。
这么厉害的工具一出来,传统的视频行业肯定是首当其冲。反应最强烈的就是好莱坞。知名制片人泰勒・派瑞(Tyler Perry)在看到 Sora 2 的技术演示后,公开宣布暂停其耗资 8 亿美元的制片厂扩建计划,直言担心无法跟上这项技术的步伐。
当然,也有很多聪明的从业者把它当成了 “超级助手”。比如拍电影前,用 Sora 2 快速生成前期视觉预览、故事板和概念验证内容,成本低、速度快,能极大缩短制作周期并降低试错成本,沟通起来特别直观。OpenAI 也赶紧去好莱坞的制片厂和人才机构游说,说我们不是来抢饭碗的,是来为创作者提供协作工具、赋能创作的。
冲击最大的,恐怕还是咱们平时最常见的商业视频市场,比如社交媒体广告、企业宣传片、产品介绍视频这些。这些片子构成了视频制作行业的主体,对成本和效率更为敏感,要求不像电影那么高,但需求量大得很。
有数据显示,用了 Sora 2 这类 AI 工具,广告活动的制作周期能从数周缩短至 48 小时以内,成本不到传统制作的 1%,内容创作的时间更是从几天甚至几周骤降至几分钟。这对无数服务于这类需求的小型制作公司、自由视频剪辑师、创意机构来说,真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压力。
全球最大的广告传播集团 WPP,已经通过微软 Azure 平台上的 Sora API 用上了相关功能,用来给客户快速 “预演” 广告创意,还能大规模生成针对不同用户的个性化广告内容。这效率的提升,带来了行业层面的显著变革。
Sora 2 的火爆,也瞬间点燃了一个最敏感的炸药包 —— 版权问题。刚发布时,OpenAI 的版权政策非常激进:默认情况下,模型可以生成包含受版权保护角色的视频,除非版权所有者主动联系 OpenAI 并明确要求 “选择退出”。
这招可谓险棋,但效果明显。一时间,Sora 2 的信息流里充满了用户生成的 “拯救大兵皮卡丘”“马里奥主演《星球大战》” 这类基于知名 IP 的二次创作视频,直接推动应用下载量飙升。
但这可把迪士尼、任天堂这些版权大户吓坏了。据路透社报道,迪士尼几乎是立马就选择了退出,表达反对态度。眼看版权风暴即将全面爆发,OpenAI 的 CEO 奥尔特曼赶紧出来灭火,在应用上线仅三天后,就通过博客文章宣布来了个 180 度大转弯:将 Sora 的版权政策从 “选择退出” 彻底转变为 “选择加入”,承诺给予版权所有者 “更精细的控制权”,更关键的是,还抛出了极具诱惑力的橄榄枝 —— 为选择加入的版权方提供收入分成模式。
这一下,就把潜在的诉讼对手,变成了可以坐下来谈生意的商业合作伙伴。这场闪电般的 “变脸”,充分展现了 OpenAI 在商业和法律层面的老练与战略考量。
Sora 2 的发布,是一个再清晰不过的信号。AI 不再是一个遥远的概念,它已经变成几百万人手机上的一个应用,一个可以亲手把玩、创造内容的工具,不可逆地改变了内容创作、知识产权和社交媒体的版图。它让视频创作变得前所未有的简单和有趣,但同时也让 “眼见为实” 这句话成了过去式。
以后咱们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可能第一反应不再是 “这是在哪拍的”,而是 “这会不会是 AI 做的”?如何辨别信息的真伪,如何在 “眼见不再为实” 的世界里与潜藏风险寻找平衡,将成为一个巨大的新挑战。
Sora 2 就像一把威力巨大的钥匙,打开了一扇通往无限创意世界的大门,但门后的风景,也需要我们每个人用更清醒的头脑去面对。
来源:文渊的历史书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