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的渔家厨娘陈素李便踏着晨露走向码头,当第一缕曙光刺破云层,她已为顾客挑选好鲜活的海鲜……近期,由浙江省缩小“三大差距”专班发起的“寻找‘缩差共富’县域样本”大型主题调研活动启动,首站走进了洞头区。该区近年来通过培育壮大海洋经
天边刚泛起鱼肚白,浙江省温州市洞头区的渔家厨娘陈素李便踏着晨露走向码头,当第一缕曙光刺破云层,她已为顾客挑选好鲜活的海鲜……近期,由浙江省缩小“三大差距”专班发起的“寻找‘缩差共富’县域样本”大型主题调研活动启动,首站走进了洞头区。该区近年来通过培育壮大海洋经济、发展片区组团、实施“青年上岛”创业计划、创新打造“渔家厨娘”共富工坊等一系列举措,积极探索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共同富裕有效路径,成为浙江省扎实推进“缩差共富”的生动实践和县域范例。
洞头区“大海霞”片区地处洞头岛东北侧,三面环海、一面临山,以海霞村为核心,联动东沙、大王殿、双垅、鸽尾礁、柴岙、九厅6个村社,形成协同发展共同体。近年来,洞头区依托该片区丰富的渔业与海洋资源,紧扣“渔”特色,推动“十渔”要素深度融合,激发该片区的乡村振兴动能。“我们以海霞精神为纽带,将7个各具特色的渔村串珠成链,绘出一幅多彩的海岛振兴图景。”洞头区北岙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方雅靓表示。
正午时分,前来海霞村旅游和研学的游客纷纷涌入双垅村美食街区。街区内人声鼎沸,咸润的海风与浓烈的烟火气交织在一起。“路通了,人来了,生意越来越旺了。”一家餐饮店的店主穿梭于座无虚席的厅堂之间,脸上洋溢着喜悦。
这条长约200米的美食街集聚了10余家海鲜餐饮店,暑假旅游高峰期常常“一桌难求”。游客慕名而来,只为品尝地道的海鲜菜肴。去年,该街区营收突破千万元,不仅显著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更帮助众多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以往,一座山隔开了双垅村与城区,进出岛的游客很难到达这里。自从打通了连接主城区的隧道,村子一下子就成了‘大海霞’片区的桥头堡。借助海霞联片组团式发展的契机,双垅村打造出这条美食街,村民的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双垅村党支部书记陈伟民望着喧闹的街市感慨道。
为了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大海霞”片区聚焦缩小“三大”差距,构建出群众致富、集体增富、片区共富三大分配方式。“在片区共富方面,我们规划了基础设施项目、文化旅游项目、公共服务项目、基层治理项目共25个,总投资5.4亿元,以项目建设撬动产业发展,促进片区兴旺。”方雅靓表示。
近年来,洞头区不仅着力打造特色美食街区,还将青年人才招引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重要抓手。“统计显示,近3年来,洞头区年均上岛青年超3000人。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更容易碰撞出创新与创业的火花。这种活力正逐步转化为洞头区浓厚的就业创业氛围。”洞头区就业创业管理服务中心负责人王丹介绍。
这一变化,得益于该区对青年发展环境的持续优化与对“青年上岛”计划的大力推进。去年以来,洞头区聚焦青年群体,推出“体验、孵化、发展”的渐进支持模式,稳步引导青年返乡入乡创业就业,逐步走出了一条具有海岛特色的人才振兴路径。
当地推出12条创业扶持举措,采用“先体验、再创业”模式,面向18—40岁青年提供7天免费食宿,大大降低了盲目创业的风险。同时,着力破解住房难题,构建“7天驿站—安居公寓—人才房”三级保障体系,上岛青年最长可享6个月免租期。
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正成为洞头区发展的新生力量,其带来的积极效应持续显现。“返乡归雁”陈舒雯便是其中之一。怀揣着回报家乡的心愿,她与共富工坊的伙伴们一同琢磨起传统渔产品。“以往秋冬时节,岛上的渔民普遍晾晒鳗鱼干,但近两年从事这一工作的人越来越少了。”陈舒雯说,为了将这份传统渔家风味更好地传承下去,她和团队通过优化包装、挖掘品牌故事提升产品价值,并借助直播电商拓宽产品销路。仅去年的3个月,共富工坊的鳗鱼干销售额就达到了50万元。目前,该工坊全年渔农产品总销售额已突破500万元。今年秋季未至时,工坊已与7家农户提前签订了采购协议。“回乡就业不仅薪资待遇符合预期,还有多项政策补贴支持。这让我感到,‘00后’也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事业舞台。”陈舒雯说。
在推动产业发展与区域共富的过程中,“人”始终是核心。洞头区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吸引青年人才上岛,还将这一理念深刻贯彻于以产业带动共富的实践之中。
近年来,洞头区积极推动渔嫂职业转型,引导渔嫂进入民宿经济与私人餐饮服务领域,以“私厨”这一新型灵活业态,与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实现个人技能价值的转化。
“过去,很多渔嫂和我一样,没有固定工作,收入低且不稳定。如今在家门口就能接到活,收入翻了一番,更获得了社会的认可,心里觉得特别踏实、幸福。在刚刚过去的暑期,合作社的订单超过3000单,洞头的‘渔家厨娘’正在加速出圈。”洞头区东岙顶村渔家厨娘农产品合作社负责人陈素李说。
为有效对接民宿代厨需求,洞头区创新成立了“渔家厨娘”共富工坊,面向具备一定厨艺基础的渔嫂开放申请,目前已带动1200余名妇女实现灵活就业与持续增收。共富工坊不仅为渔嫂提供厨艺培训,还搭建了公益接单平台。以陈素李的合作社为例,其运营坚持以惠及成员为宗旨,几乎不抽取分成,主要帮助待岗渔嫂对接订单、安排服务。目前,在该合作社的订单中,民宿代厨订单约占80%,私人家宴约占20%。
不仅如此,洞头区还积极整合多部门资源,定期组织渔家厨娘专项技能培训,并选派优秀厨娘外出交流参赛。在去年举办的“百岛海鲜”烹饪大赛中,东岙顶村渔家厨娘农产品合作社的多名成员获得了奖项。
凭借精湛的厨艺与良好的职业信誉,洞头区“渔家厨娘”逐步建立起区域品牌影响力,不仅与当地民宿长期合作,还多次上门承办温州市区的家宴,将洞头菜肴的特色味道推广至更大的市场。此外,洞头区还推出了“渔家厨娘”品牌宴席供游客体验,并逐步开发品牌农产品,推动“渔家厨娘”共富工坊向产业链上游延伸,进一步拓宽发展路径与增收空间。
据悉,自2024年纳入浙江省山区海岛县高质量发展政策体系后,洞头区的GDP总量在省内的排名提升了3位,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至1.49,农村居民收入居浙江省山区海岛县第二。今年上半年,洞头区的GDP增长达7.6%。
山海相依,暮色浸染,海风轻拂过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洞头,这座曾与渔火共眠的海岛正描绘着一幅渔村振兴与百姓共富的全新画卷。
(张恒金 胡月梅 江箫)
来源:中国食品报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