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发表后轰动重庆,蒋介石问部下:找不出一点毛病?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9 09:49 1

摘要:1945年8月28日下午三时,山城上空云低风急,一架草绿色C-47在九龙坡机场滑行停稳,舱门一开,毛泽东顶风而立。机场跑道旁,宾客旗帜猎猎,山岭上的松柏也被吹得簌簌作响。许多人后来回忆,正是这一刻,他们感到重庆的空气都变了味——红军的统帅真的来了,而且是被蒋介

1945年8月28日下午三时,山城上空云低风急,一架草绿色C-47在九龙坡机场滑行停稳,舱门一开,毛泽东顶风而立。机场跑道旁,宾客旗帜猎猎,山岭上的松柏也被吹得簌簌作响。许多人后来回忆,正是这一刻,他们感到重庆的空气都变了味——红军的统帅真的来了,而且是被蒋介石本人“请”来的。

走出舱门时毛泽东略微仰首,摘掉那顶略嫌笨重的飞行帽,环顾四周,仅一句“诸位辛苦了”就把紧张气氛冲淡。陪同的周恩来、王若飞跟在后面,同迎接的张治中握手寒暄,山城警卫局的宪兵却不自觉地把手按在枪托,生怕出半点纰漏。机场高音喇叭里正播唱《梅花》,歌词里“飘零心亦香”显得意味深长。

当天傍晚,蒋介石在歌乐山林园设宴。圆桌上摆满川味小吃,辣子、酱肉、折耳根,全是地道口味。蒋介石笑容可掬,话锋却锋利,反复提“和平建国”“分歧可谈”。毛泽东只点头微笑,更多时候低头拨弄筷子。席间,蒋夫人用英语同美方观察员聊天气,周恩来则与一旁的张群轻声探讨议程,场面看似客气,火药味却在暗处翻腾。

第二天上午正式谈判,蒋介石并未露面,自留在官邸接见另一批客人。国民党代表张群解释说“委员长日理万机”。周恩来抬腕看表,淡淡回应:“事情总归要有人理。”毛泽东则轻声一句:“先谈着。”一句平淡却让国民党随员面面相觑,因为他们看见对面那位“陕西来的先生”并未被冷遇激怒,反而神情笃定。

谈判桌上的拉锯愈演愈烈,桌子外的山城文坛却忽然被一张手写信笺点燃。8月30日夜,柳亚子拄着竹杖踏入化龙桥桂花巷的住处。毛泽东热情迎进,开口就是:“柳公,阔别十七载,可好?”柳亚子笑答:“润之,风采更胜当年。”老友相见,必以诗会。柳亚子即席赠七律,言辞激昂。毛泽东读罢连称“痛快”,随后从提包中摸出一张第十八集团军信笺,说“近作来不及,再抄旧稿”。不到半刻,一首行草《沁园春·雪》跃然纸上。

柳亚子捧着墨迹未干的词牌,眼里放光,连连称绝。他当晚即邀《大公报》排字工人连夜付印。9月3日清晨,重庆街头报童高喊:“毛泽东大作!诗论千古!”报纸甫一出街,书摊前人头攒动,不到午后,“加印”二字贴满编务处门口。有意思的是,《新民晚报》电排房连夜赶活,竟把“俱往矣”误排成“旖往矣”,结果第二天被读者挑出,编辑部只好登报道歉,可见关注之烈。

山洞林园内,蒋介石抖开报纸,眉头越锁越紧。他把报纸往桌上一甩,招来陈布雷:“找出问题没有?”陈布雷推了推眼镜,小声答:“格律、用典、气势皆完备,确实挑不出瑕疵。”蒋介石沉默半晌,缓缓道:“那就组织人手批。”随后重庆大小报纸出现一串文章,或指“豪气过盛”,或讥“狂言乱世”,奈何越批读者越爱看,反倒助了舆论东风。

与此同时,蒋介石命陈布雷速撰一词“以矢正统”。陈布雷连续几夜伏案,写成两稿,都被蒋介石否决,“气魄不及”四字圈得格外重。后来又找来多位文人,始终写不出能够“镇得住场”的篇章,蒋介石难掩烦躁。有人暗中揶揄:“委员长可调百师,奈何敌不过一阙长词。”话传到宪兵耳里,却不好再深究。

词作风行,街头巷尾竞相传抄,甚至有人边走边背:“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茶馆里听书先生挥扇击惊堂木,说到“还看今朝”时满堂喝彩。蒋介石警觉,派特务暗访,却发现普通市民议论的焦点与政治并无太大关联,多是惊叹词章大气磅礴,难以封堵。不得不说,一首词的影响比任何一篇社论都来得直抵人心。

9月17日晚,蒋介石再度设宴,只邀毛泽东单独小酌。谈及军政安排,蒋介石半开玩笑地抛出“副总统”之说。毛泽东轻抿茶水,回答一句:“职位可以谈,人民的日子没法让。”短短十余字,却让对面那位老对手握杯停在半空,脸色微变。对话只此一次,两人随即转向别话,但桌面下的角力已见高下。

10月10日,《双十协定》签字。表面妥协,实则暗流不止。不到一个月,国民党大军即在上党、邯郸连遭挫败,印证了毛泽东同周恩来临行前的一句判断:“谈得成最好,谈不成,我们也不怕。”蒋介石寄望美国特使马歇尔“调停”,结果停火令签下不到三周,战火又起。历史的车轮并未因山城林园的合影而停顿。

《沁园春·雪》带来的震动,比许多人预料得更持久。多年后,重庆老报人回忆,山城秋雨绵绵的那一个月,印刷机昼夜轰鸣,纸张一度脱销,而导火索只是一张信笺上的三百余字。蒋介石苦思冥想要挑出毛病,终究只能感叹词锋难敌。原因并不复杂:那首词写的不只是风雪,更是一个时代滚烫的信念。

来源:红色事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