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德国迈向“工业4.0+”转型的关键阶段,联邦政府正在加速推进“绿色制造 + 数字基础设施”战略。
引言
在德国迈向“工业4.0+”转型的关键阶段,联邦政府正在加速推进“绿色制造 + 数字基础设施”战略。
今年 3 月,德国宣布为高耗能行业设立 40 亿欧元补贴,以支持传统产业向低碳和智能化方向转型。
但与此同时,制造业也正面临劳动力紧缺、运营成本高企与全球竞争加剧的三重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2025 年度工业最佳奖(Best of Industry Award)首次增设“物联网软件”类别。
这既是对软件工业价值的确认,也标志着德国工业正进入“硬件—软件双轮驱动”的新阶段。
本文将聚焦入围者,观察它们如何在德国乃至全球工业体系中,成为连接“物理—网络—智能”的关键桥梁。
往期阅读
2025年德国工业大奖(人工智能篇)
2025年德国工业大奖(工业机器人类别)
AMDT|octovision
工业的数字安全指挥系统
一句话点评: 它把非计划停机风险转化为可控变量,让工厂的数字神经系统更稳更聪明。
在制造业中,最令人担忧的往往不是计划内的检修,而是突如其来的停机。
AMDT 正是瞄准这一痛点,将多年深耕的版本控制与自动化备份经验凝练为 octovision——一套面向 OT 系统的版本控制与资产风险管理平台。
其中,octoplant 相当于工厂的“黑匣子”,可自动记录并比对设备的每一次变更,在错误发生时一键回溯,把损失降到最低。
其八大模块覆盖资产保护、灾难恢复、合规审计与威胁防护,形成了一个完整闭环。
onehub 的角色则更像“前哨”。它能基于已有数据生成最新资产清单,无需侵入式扫描;同时通过异常检测模型识别潜在风险、降低误报并提供操作建议,并配备交互接口,让一线人员也能快速排查问题。
安全因此不再局限于 IT 部门,而是上升为企业经营层面的战略要素。
从奔驰到西门子,越来越多国际品牌选择 AMDT,正因为它将“减少停机、保护数据、提升透明度”转化为实际竞争力。
Cumulocity GmbH|thin-edge.io
边缘设备的智能入口
一句话点评: 它让边缘设备从“哑终端”变成能进化的智能节点。
在本届评选中,thin-edge.io 入围“物联网软件”类别,这既体现了其技术成熟度,也印证了其在边缘智能场景的落地能力。
作为轻量级开源框架,它直击物联网部署的核心挑战:如何让算力有限的传感器、PLC、嵌入式控制器,也能安全接入网络并运行 AI。
thin-edge.io 就像一个“统一接入层”,为各类终端提供标准化连接,使其能够具备数据分析与优化能力。
它的优势在于“把智能带到一线”。模块化、即插即用的设计,让 AI 模型可以像乐高一样快速部署和回滚,并支持远程批量分发。
A/B 测试、增量更新、远程访问等能力均已内建,即便在网络不稳定环境下也能保持韧性。
同时,它还符合 NIS2 指令与欧盟《网络韧性法案》(CRA) 的合规要求,把合规要求转化为可实施的系统能力。
截至 2024 年底,已有 Sony、TURCK、德国电信和西门子在内的 170 多家设备生态与客户采用 thin-edge.io。
Merck|M-Trust™
把“信任”写进工业数据的 DNA
一句话点评: 它让数据流不仅可用,更可信,把“真伪”变成可计算的变量。
与众多青年企业相比,Merck 的入围为“物联网软件”赛道带来了不同色彩。
这家横跨生命科学、医疗健康和电子材料的科技巨头(2024 年净销售额 212 亿欧元,全球员工超 6.2 万),把“科学与技术是向善力量”的理念落实在供应链安全上。
M-Trust™ 平台正是这一理念的体现:通过可信数据流、加密锚点与智能合约,把真实性、追溯性和防伪能力嵌入工业流程。
它的独特性在于,不仅能生成可验证的数字孪生,还能通过区块链式不可篡改机制,让从原料到成品的每个环节都透明可查。
供应链上下游的协议与认证不再依赖人工,而是由系统自动执行。
在制药、半导体、食品等对真伪要求极高的行业,这意味着企业能即时证明“产品为真”,并在第一时间发现风险。
M-Trust™ 不仅是工具,更为企业在供应链中提供了可验证的战略支点。
ProGlove|Warehouse 360
仓库的数字透视镜
一句话点评: 它不是在算数据,而是在给仓库装上一张实时全景图。
在候选名单中,Warehouse 360 的入选尤为引人注目。
它标志着仓储管理从传统统计走向实时洞察的一次关键跨越,让仓库这一复杂空间第一次“看见自己”。
通过 ProGlove 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扫描与动作数据,结合仓库布局和仓储管理系统(WMS),Warehouse 360 能实时绘制动态运行图:哪里人手紧张、哪条路径拥堵、哪类任务分配不均,一目了然。
这些洞察不再停留在报表,而是即时反馈给管理者,使他们在数秒内做出调整。
例如发现路径拥堵,可以迅速重新分工;识别某班组长期超负荷,则可优化任务分配,从而降低差错与风险。
更重要的是,员工的工作环境更安全合理,他们也能更主动地发挥价值。
Warehouse 360 的独特之处还在于,它基于现有 ProGlove 扫描器与可穿戴设备扩展功能,无需大规模硬件投资。
轻量、快速、贴近 ROI 逻辑,使中小企业也能快速上手。
结语
这些入围方案的意义,已经超越了单点技术突破,而是对德国工业未来版图的一次下注。
未来,谁能把强大的软件能力深植生产系统、驱动闭环优化,谁就可能掌握新一轮工业竞争的主动权。
硬件构成了工业的筋骨,而 IoT 软件正逐渐成为赋予系统感知和调度能力的“中枢神经”。
这个新篇章,正在由这些物联网软件企业率先开写。
德国工业智库
德国工业智库是服务于中德智能制造领域的创新型交流合作平台,专注于智能制造创新技术产业。以德国先进技术及项目经验为源头联动中国制造业企业,以深度行业研究能力和技术分析能力解析中国市场,致力为客户提供专业的技术标的挖掘、项目合作对接、投融资咨询和市场营销等全方位定制化服务。
来源:德国工业智库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