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时候的农村马路是还没有浇灌水泥的泥土路,路的两旁是成片的翠绿色稻田,稻田里已经整齐地挂满了还没成熟的稻穗。
小时候的农村马路是还没有浇灌水泥的泥土路,路的两旁是成片的翠绿色稻田,稻田里已经整齐地挂满了还没成熟的稻穗。
那是一个没有风的下午,我和表妹约着在路上慢悠悠地晃着,我们来到一片空旷的地方停下来闲聊,有时候蹲下来看稻田里的稻子。
稻花极小,是浅白或淡绿的,在青绿的稻穗上星星点点地开着,像洒落的碎星,远远望去,整片稻田仿佛笼罩在一层极淡的、若有若无的白色轻纱里。
不知不觉间夕阳开始西下。
四川盆地,太阳还没落山就开始起雾,成片翠绿色稻田被一层稀薄氤氲的雾气笼罩,也笼罩着不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坡,在夕阳的晕染下,清晰又隐约地矗立在稻田的另一端。
我和表妹置身于一片影影绰绰的氤氲景象中,远处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后又回荡在空旷的田野之中。
四周一片静谧,坑坑洼洼的泥土路上拖着我们长长的身影。
田间小路开始升起露水,挂在路边的野草上,晶莹剔透,稻田里偶尔有鲫鱼搅动得水响,也可能是青蛙,瞬间打破平静,又瞬间恢复平静。
近处和远处的青瓦屋开始升起炊烟,有的村民扛着锄头,有的背着背篓,或行色匆匆,或漫不经心地走向回家的路。
从前的农村,大部分村民没有外出务工,在传统农耕中,村民们遵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节奏。
春季,惊蛰过后,春雷萌动,乡亲们便修理渠道、清理秸秆、平整土地。之后便是中耕松土,用锄头松土除草。
春耕时,也需要把秋后留下的白地耕犁一遍,以便播种。夏季主要是田间管理,包括中耕除草、防旱排涝、治理害虫。
秋季则是最忙的季节。割稻是“重头戏”,收割、挑运、掼把、堆垛、打场、扬场、晒谷、入仓,环节繁多。在四川地区,还有收玉米、小麦和挖红薯等。
冬季农闲时,农民会进行积肥积灰为来年春种做准备。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后,东部沿海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产生了巨大的劳动力需求。
同时,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推动了经济发展,激励着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便形成了席卷全国的民工潮,
四川是重要的民工输出地。很多农民都放弃了农村种植去了长三角或是珠三角。留守在农村的只有老人和孩子。
我们所在的安岳以种植柠檬为主,早期主要是散户零星种植或田坎间种,没有形成规模。
进入21世纪,特别是2001年前后。农村土地在被荒废数年后,当地开始出现承包大量土地专业化种植柠檬。
村民的大部分土地都承包出去种了柠檬,柠檬被大批量种植以后,村民几乎就不种植稻田了,文中开头的大片稻田景象从此便留在了儿时的记忆中。
留守在农村的老人偶尔去柠檬地里修剪枝丫,或施肥打药或是采摘柠檬。
但这些工作并不是每天都有的,大部分的时候他们变得无所事事。
天气好的时候就出去逛逛马路,或是去邻居那里闲话家常。其他的大部分时间就在家刷手机,看短视频。
今年上半年我妈来宁波帮我带了近半年孩子,有一次晚上我起来上洗手间,隐约听见她房间在播放电视的声音,
上完洗手间推开她房门,发现她侧躺在床上拿着手机在看短视频,当时已经凌晨一点多了。
提醒了她后,她才睡觉。后来便经常听到我妈在半夜刷手机,老年人听力不太好,手机音量大,我经常被吵得睡不着觉。
她不仅晚上刷手机,白天但凡空了就坐在沙发看手机,提醒她没事出去走走,天天刷手机对视力不好,她说:“不刷手机做啥子呢”(四川方言:做什么)
在农村,平时没什么事做,手机是她唯一用来打发时间的工具。在那些漫长又百无聊赖的日子,刷手机已经成为她日常生活中的习惯。
记得前两年暑假回老家接孩子,天气燥热,夏阳酷暑,白天几乎家家户户都躲在家里吹风扇或是吹空调。
在村民刚外出务工那几年,村里有很多留守儿童由老人照看,以及日常接送上下学。
随着时间推移,一部分外出务工的村民在工作地买了房子,准备定居外地,同时也将孩子接到了城里,
一些老人跟随子女去了外地生活,但大部分老人还是不愿意离开生活了一辈子的故土,
还有一部分老人一开始跟随子女生活一段时间后,发现无法适应城市生活又重新回到农村。
从前的农村几乎只有老人和孩子,现在的农村几乎只剩下了老人。
平时子女不在身边,又无土地可种,随着年轻一代大量外出务工,传统的、以家族和邻里为纽带的乡村生活形态已经改变。
老人们从家庭的核心角色,变成了留守的孤独者。长昼如年,蝉声拖老时光,在漫长又炎热的夏日他们只得用刷手机的方式来打发时日。
尤其是里面有声有色的短视频和音频,成了对抗漫长而寂静时光最直接的工具。它让空荡的房子里有“人声”,填补了老人们的情感空缺。
除了用手机打发时间,这也是他们了解外界的一种方式。
在现实中,他们可能感到自己“年纪大了,没用了”。但在手机的世界里,他们可以自主选择看什么、听什么,他们或许通过手机在寻找一份久违的存在感。
微信等社交软件让他们能与远方的子女孙辈视频通话,这是他们刷手机最核心、最温暖的动力之一。
朋友圈和家族群里的动态,是他们了解家人生活的主要窗口,减轻了独处的孤立感。就如同我妈所说:“不刷手机又做啥子呢”
他们刷的或许不是手机,是被时代变迁改变了的、需要重新连接的世界。
来源:野麦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