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人条款”为勇敢撑腰 以法之名厚植时代新风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9 07:30 1

摘要:七十六载春华秋实,新中国山河壮丽,繁荣发展。这份国泰民安的画卷,由每一位奋斗者挥毫泼墨,更由无数平凡的善举筑牢底色。十一假期接近尾声,这个假期,美景与欢聚,温暖与感动萦绕心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因爱与勇气而紧密相连的故事。

七十六载春华秋实,新中国山河壮丽,繁荣发展。这份国泰民安的画卷,由每一位奋斗者挥毫泼墨,更由无数平凡的善举筑牢底色。十一假期接近尾声,这个假期,美景与欢聚,温暖与感动萦绕心头,今天我们一起走进那些因爱与勇气而紧密相连的故事。

轿车失控落水 六旬老人下河施救

水中救人的,是一位六十岁的老人,名叫孙锡春。9月21日早上8点多,在江苏丹阳,一辆白色轿车突然失控,冲断栏杆,落入水中。

当时,孙锡春正好在河边练太极。在听到这声巨响与随之而来的呼救声后,老人毫不犹豫地脱掉练功服,向落水司机游了过去。

孙锡春:当时河水很急,冲着汽车在往西边下游流,当时感觉水是很深,也没去考虑就直接跳下去了。

落水司机:我不会游泳,真的很吓人。师傅说从车窗里面钻出来,正好靠近救生圈,然后师傅就一路扶着我。

白色轿车的车头已经被完全淹没,孙锡春拉着落水司机试图顺着水流靠近岸边。不料,此时刚好有一艘货船路过。

水流裹着两人向下游漂,这时他们与船的距离近在咫尺,稍有不慎就有被卷入船底的危险。

岸边群众大声呼救,货船上的人听见后,向两人抛下了救生衣,并对船只进行了紧急制动。在与货船擦身而过后,孙锡春拉着落水司机,奋力向岸边游去。

此时,落水轿车的驾驶室内不断灌入河水,缓缓下沉,很快就被完全浸没了。岸边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为两人捏了一把汗。有人早早地就翻过了栏杆,随时准备在岸边接应两人。

岸边的群众齐心协力,一起将落水司机拉上了岸。

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而又温暖人心的生命救援,我们看到善意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回响。

恪尽职守 工作岗位上扶危救困

如果说见义勇为是刹那间的壮举,那么“恪尽职守,臻于至善”就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实力量。

9月17日,在浙江义乌凌云轻轨站出口处,一名老人在乘坐扶梯时,突然毫无征兆地向后方重重倒去。

老人不断击打着扶手板,试图发出声响求助。几乎是同一时间,轻轨的工作人员赶到了扶梯口,按下了急停按钮。

金华轨道交通工作人员 张晓琴:他年纪大概有六七十岁,但是整体的身体状况不是很好,口角有白沫,而且整个人在抽搐,没有办法完整发出声音,我们扶他的时候也是扶不动的,因为他整个人身体非常沉。

大约两三分钟后,站内的急救人员以及派出所民警赶到现场。大家一起将老人搀扶起来,勉强走下了电梯。

义乌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派出所民警 吴晓东:行动是不便的,把他扶起来之后,他有呕吐现象,而且浑身出汗。

当时虽然已经立秋,但是当地连日以来仍旧是30度以上的高温。急救人员结合老人的症状判断,他很有可能是中暑了。随后,大家扶着老人躺在台阶平台上稍作休息。

义乌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派出所辅警 沈中杰:后面给乘客服用藿香正气水,休息一会儿之后,情况渐渐有好转,没有呕吐了。老人当时回答说没关系的,躺着休息一会儿就好了,叫我们不用管他。同事说我们都不放心就在这里陪他一下,拿了把扇子给他稍微扇一下风,让他凉快一点。

其间,大家多次提出送老人前往医院检查,或到警务室稍作休息,但老人坚持表示“休息一下就好”。不过,看着虚弱的老人,大家始终放心不下,在征得老人同意后,辅警沈中杰给老人的儿子打去了电话。

在老人家属赶到后,大家一起搀扶着把老人送上了车。

义乌市公安局轨道交通派出所民警 吴晓东:把饮料和水又送回到他的车上。作为我们公安民警来说,帮助老人或者说救助困难的群众,其实这是我们应尽的本职。

民警、地铁工作人员对老人的帮助源于职业操守,但这份关心与善意却远远超越了职责本身。良善如种,勇毅成荫,当善良成为一种本能,正气便拥有了薪火相传的力量。

善行不分年龄 正气在少年心里生根发芽

拾金不昧!两男孩公园捡手机交派出所

筠连县公安局筠连派出所辅警 刘承鐛:当时在晚上七八点钟的时候,我们接到报警电话,一个小朋友说他在玉壶公园看篮球赛的时候捡到了一个手机,没有人认领。然后我说你们先不要离开,我们马上过来,小朋友说我的电话手表没电了,你们到时候来的话可能找不到我们,他知道派出所在哪里,可以送到派出所来。

玉壶公园与筠连派出所大约相隔一公里多,十几分钟后,两名小男孩蹦蹦跳跳地来到了派出所的大厅。

筠连县公安局筠连派出所辅警 刘承鐛:两个小朋友一个是四年级,一个是五年级,特别可爱,我跟他们交流的时候,他们就很腼腆。

随后,刘承鐛去通知同事接处警,两名小朋友则乖乖坐在椅子上等待。在筠连派出所的大厅内,还有几名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他们被孩子们的举动所吸引,都在关注着这拾金不昧的暖心一幕。

筠连县公安局筠连派出所辅警 李炼:旁边的群众就给小朋友比大拇指,说很棒,弘扬咱们中华民族拾金不昧的传统精神,两名小朋友就很开心。

面对大家的称赞,小男孩有些不好意思地捂住了脸。随后,警察叔叔让他们自己写下了名字和所在的学校、班级,打算为这份善意准备一个小小的惊喜。

两名小朋友边笑边闹,离开了派出所。没过一会儿,手机的失主就打来了电话,焦急地询问着手机的下落。

筠连县公安局筠连派出所辅警 李炼:失主过来以后,我们信息核对无误后,就把手机归还给了失主。

几天之后,警察叔叔带着给杨皓轩、郝博文的小惊喜,来到了学校。

筠连县公安局筠连派出所辅警 李炼:我们给两个小朋友准备了学习用品和奖状,然后去他们的学校,想以此鼓励他们。继续发扬这种拾金不昧的传统精神,并且好好学习,为国家作出贡献。

两名拾金不昧的小男孩,脸上挂着的是最纯真的羞涩,他们让我们看到,善行义举不分年龄,勇敢与正直正在新一代少年的心里生根发芽。

骑车男子突发晕厥 高中生立即上前施救

画面中的一幕,发生在安徽芜湖繁昌一中的门口。当时,一对骑着电瓶车的夫妇经过这里时,骑车的男子突发晕厥,瘫倒在地,这让男子的妻子一下子慌了神,并大声呼救。刚结束晚自习回家的高中生骆易目睹这一幕后,立即冲了上去。

安徽省繁昌第一中学学生 骆易:我只是在学校和电视上学习到过,当时看见孙先生一动不动地倒在地上,我的心情非常地紧张和忐忑。

骆易发现,这名男子心脏骤停,情况十分危急。他赶紧将晕厥的男子身体放平,展开连续、有力的胸外按压。

安徽省繁昌第一中学学生 骆易:先安慰他的妻子,我平复了她的情绪。我和孙先生的妻子沟通,我每按压30次胸脯,阿姨进行三次人工呼吸救人。

大约三分钟后,男子恢复了意识,被救护车送往医院进一步治疗,脱离了生命危险。

安徽省繁昌第一中学老师 强木秀:对骆易的这次救人行为,曾经在公开集会的时候,通报表扬过,号召我们全体同学向骆易同学去学习他的这种见义勇为,也鼓励大家平时多去学习一些有关急救方面的常识,以备关键时候一用。

危急时刻 总有人毫不犹豫出手相助

“一人兴善,万人可激”。善意与信任,让无数个体凝结成温暖强韧的共同体。当紧急情况发生,我们总能看到人们毫不犹豫地出手相助。

9月13日,在河南焦作的恩州驿古街,一位母亲因孩子走失而情绪崩溃。当时,孩子在她稍不留神的瞬间,不见了踪影。

这片街区是当地一处仿古建筑商业街,东西跨度850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适逢假日,游客流量密集,人头攒动的景象让男童的母亲焦急万分。

商户 刘晓亮:当时我和同事正在茶馆沟通拍摄宣传的事,发现这个家长找不着小孩了,我俩一块就马不停蹄第一时间往这赶。到这的时候,家长其实已经有点失态了,已经慌了。

刘晓亮是恩州驿古街的运营负责人,偶遇这一危急情况后,他第一时间联系物业保安,把街区两头进行了封锁。

商户 刘晓亮:防止小孩跑到外边去,然后又打了110报警,我让妈妈把孩子照片给调出来,发到了我们的两个工作群、让我特别感动的是,现场有很多热心群众,热心游客拿着手机出来拍了小孩的照片,都去四处奔跑去找这个小孩。

孩子母亲和刘晓亮奔走在街区里,一间一间地寻,一处一处地看。景区中为之焦急的不仅仅是小男孩的母亲,还有80多家商户与许多热心的游客。

商户 韩明菊:当时有好多游客在这,一听说小孩不见了,都替她焦急,有的游客就开始找。

大约7分钟后,孩子被一对热心的夫妇找到,他们求助周边商户在群里互通了消息后,就悄悄离开了。

刘晓亮把这段经历发布在了网络平台上,标题为“丢娃惊魂半个小时,整条街都是她的家人”,视频一经发出,引发了许多网友的关注,大家与这名丢失孩子的母亲感同身受,也向当晚主动出手寻找孩子的好心人点赞、表达敬意。当工作人员通过视频联系到那对好心的夫妇时,他们却婉言拒绝了孩子母亲的感谢。

商户 石林伟:我们私下也给他们进行了联系,包括孩子的妈妈都想当面去感谢这两位好心人,但是两个人明确表示,这是一个很小的事情,也不希望因为这点小事去做一些隆重的感谢。

9月15日,孩子母亲又专程返回恩州驿古街,给工作人员送来了锦旗,表达感谢。

商户 刘晓亮:经过这个事之后,我们也把一些应急措施做了升级,给工作人员配备了显眼的袖标,便于客户在街区发生突发情况,更快找到工作人员;还在街区一些点位安装了应急呼叫器,如果现场发生应急事件,电话会打到工作人员的手机上。

游客 隋欢:前两天在抖音上发现了这个视频。我觉得来焦作去旅游的话,首先给我们一个非常安全的感觉,另外也能够感受到焦作人民的温暖,让游客感到非常安心。

一条古街,八十家商铺,无数陌生人的脚步,在这个夜晚都为一个走失的孩子而停留——这是最朴素的善意,也是最动人的守护。

最朴素的善意 成为最动人的守护

7月11日上午十点多,正值河北邯郸馆陶县第二中学放假时段,校门口及周边路段人流车流骤增,由于天气炎热,交警韩炳增在疏导交通时突然晕倒了。

馆陶县第二中学学生 马园园:我和家人看到交警扶在三轮车上很明显的不舒服,满头大汗,感觉他下一秒就要晕倒,但是他依然擦擦汗接着去执勤,我和家人去买水回来给交警,但是他摆摆手没有接。

在热心群众的帮助下,交警韩炳增被转移到了阴凉处等待120救护车。韩炳增的同事、放假的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围住了他,不断用扇子扇风为其降温。

邯郸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馆陶县大队辅警 韩忠:温度当时特别热,旁边有群众有给他扇扇子,有给他解衣服,给他散热。

烈日当头,大伙为这个倒在岗位上的小伙子忧心。直到10分钟后救护车赶到,大家帮忙把韩炳增抬上车,人群才逐渐散去。三天后,交警韩炳增痊愈,他又重新回到了工作岗位上。

邯郸市公安局交通巡逻警察支队馆陶县大队辅警 韩炳增:我们身穿这身制服,每天站在路口指挥交通、处理事故,图的就是让大家平平安安出门,顺顺利利回家,从没想过这点本职工作会被大家记在心里。

他守护道路平安,人们守护他的安危——这是最朴实的“双向奔赴”,也是城市里最温暖的默契。

7月27日,山东济南的一个路口,两辆私家车发生碰撞,黑色轿车受到冲击后,翻转了180°。正好路过的K172路公交车驾驶员李同俊看到后,立马下车准备救援。

K172公交车驾驶员 李同俊:当时黑色私家车四轮朝天侧翻在地,我赶紧把车停到安全地方,向车上乘客说明情况。我透过对方的车窗看到,车里除了有一名女司机外,还有三个孩子,她们都被困在车里,现场的情况很吓人。

紧要关头,又有两辆路过的公交车先后停下,M1路驾驶员王健和K228路驾驶员杨剑,招呼了10多位热心市民一起上前帮忙。

K172路公交车驾驶员 李同俊:因为我们三个都是职业驾驶员,之前也培训过相关的安全知识,我们招呼大家一起用力,把私家车翻转90°,从上面把车门打开先将三个孩子抱出来,最后又将惊魂未定的女司机也安全救出。

好在事故发生时,两辆车的速度并不快,车上的母亲与孩子们并无大碍。

M1路公交车驾驶员 王健:女司机出来后先是一蒙,过了一会反应过来后,大声喊她孩子的名字,我告诉她孩子都没事,都在我们公交车上呢。

见事故车辆上的人都没事,大家又齐心协力帮忙转正了车辆,这名司机也渐渐稳定了情绪。据她所述,出事前,三位小朋友在车上打闹,自己一时分心,没想到就与转弯的车辆发生了碰撞,导致车辆侧翻,还好大家热心帮忙,及时救助了他们母子四人。

济南公交干线分公司四队驾驶员 张孝:他人很好,我们车队谁有急事找他个忙都没有问题。对于他抬车救人这个事,我们一点都不感觉意外,他遇到了肯定会这么做的。

这些平凡人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却用最朴实的行动诠释着善良与正气,从湍急河道的纵身一跃,到街头巷尾的暖心相助,每一次挺身而出都闪耀着法治保障下的勇气,每一份善意传递都凝聚着时代新风的温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四条“好人条款”为勇敢撑腰,全国多地通过立法明确见义勇为的认定标准、奖励机制和保护措施,多层面的保障,鼓励着人们守望相助,凝聚起社会正能量。从《志愿服务条例》保障善行无忧,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捍卫精神丰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播种美德,到国家“失信惩戒机制”规范诚信,这些年来,一系列法律法规正在不断托举起时代新风尚。

以法之名,守护善良;以善为炬,照亮未来。

来源:兰陵首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