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短视频里,儿子半开玩笑,老头眯眼笑,弹幕瞬间刷屏——“同款爸妈!
“爸,当年你娶我妈,真的用了一辆凤凰当彩礼?
短视频里,儿子半开玩笑,老头眯眼笑,弹幕瞬间刷屏——“同款爸妈!
”“我外公那辆还在楼道里吃灰”。
别笑,真有人把那辆“吃灰老凤凰”擦了擦,挂到二手平台,标价一万二,十分钟被秒。
评论区最高赞:不是卖车,是卖回忆,贵点也认。
凤凰自己都没料到,66岁的身体,还能被00后抢着要。
去年上海外滩,碳纤维车架+隐藏电助力的“凤凰1958”限定款,5000块起跳,队伍排到马路对面。
黄牛现场加价两千,理由简单粗暴:车标是爷爷的青春,车架是自己的朋友圈。
有人吐槽“智商税”,可下单的人门儿清:花半个月工资,换一条“我爷爷、我爸、我”三代同框的配图,比买轻奢包值。
怀旧不是情怀,是社交货币,凤凰秒变印钞机。
老厂房更离谱。
杨浦区那个曾经焊铁味呛鼻的总装车间,现在叫“凤凰工业文创园”,锈链条挂墙当天花板,旧车座切开当沙发。
周末门票40块,小姑娘排队打卡,拍完照顺手买瓶“凤凰限定”咖啡,28块,味道像轮胎?
无所谓,照片里有1958年的钢印就行。
出口数据更魔幻。
越南河内街头,突突摩托海里混进一批“中国凤凰”,8000块本地币一辆,折合人民币2500,比日本二手摩托还贵。
河内小哥的回答简单粗暴:日本摩托是工具,中国凤凰是身份,后座载姑娘,比开本田帅。
非洲兄弟更实际。
尼日利亚拉各斯,尘土飞扬的公路上,凤凰加重款驮着两麻袋木薯,后货架焊成“加长版”。
当地商人算过账:一辆凤凰能扛三年,坏了零件全是中国发,邮费比车贵,也值——毕竟“Made in China”在集市上等于“摔不坏”。
别急着热泪盈眶,老国货也有翻车现场。
去年凤凰第一代电助力上市,APP叫“凤凰智骑”,结果安卓商店评分2.3,吐槽集中在“连不上、断信号、剩半格电直接罢工”。
工程师直播道歉,弹幕刷屏:爷爷的车链子不掉,你们怎么让软件掉了?
尴尬归尴尬,股票先涨停。
资本市场逻辑简单:能吵架说明有人买,有人买就能迭代,最怕连骂的人都没有。
最魔幻的还在后头。
上海某拍卖行刚挂出一辆1985年产全链罩26寸,起拍8000,结拍12800。买家是个95后,说准备放客厅当茶几,朋友来了脚一蹬,链条空转的声音就是Bgm。
你看,凤凰早就不是自行车,是时间穿梭机。
爷爷骑着它去上班,爸爸推着它去相亲,现在它躺在客厅,听年轻人骂996。
铁架子还是那块铁,只是每一代人都在上面绑新的欲望:有人要爱情,有人要记忆,有人要流量,有人要美元。
一万二贵吗?
不贵。
爷爷150块攒了半年,现在12800块也就半个月工资。
时间把凤凰磨成镜子,照见每个普通人:都想用一点小钱,把回不去的昨天,搬回家。
来源:彤彤爱小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