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山都在哪里?反转基因者为什么口头禅总是孟山都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8 21:45 1

摘要:为什么反对转基因的人总是口口声声孟山都孟山都?这个转基因和孟山都其实早就没啥关系了。孟山都于2008 年就退出中国市场,后来又被德国拜耳集团收购了。可是它们避而不谈这些,一提转基因就是孟山都,什么孟山都给了你多少狗粮之类。

为什么反对转基因的人总是口口声声孟山都孟山都?这个转基因和孟山都其实早就没啥关系了。孟山都于2008 年就退出中国市场,后来又被德国拜耳集团收购了。可是它们避而不谈这些,一提转基因就是孟山都,什么孟山都给了你多少狗粮之类。

反对转基因的人执着于将“转基因”与“孟山都”深度捆绑,哪怕孟山都早已退出中国、被拜耳收购甚至品牌消亡,仍反复拿它做“攻击靶心”,本质是用“符号化污名”替代科学讨论——把孟山都打造成“邪恶资本”的标签,再通过抹黑这个标签,间接否定转基因技术本身。这种看似顽固的执念,背后藏着三重精心设计的传播逻辑。

一、孟山都被塑造成“天然反派”:给转基因贴“原罪标签”

对反转者而言,孟山都不是一个单纯的公司,而是被刻意包装成“有原罪的反派符号”,其“黑历史”被无限放大,成为攻击转基因的“现成弹药”。

孟山都早年确实有争议性过往,比如生产过越战“橙剂”、曾卷入化学污染纠纷等,这些历史被反转势力刻意挖掘并放大;更有甚者编造“孟山都逼死印度棉农”“搞黄种人灭绝阴谋”等谣言,将其塑造成“唯利是图、草菅人命的跨国恶魔”。当“孟山都”与“转基因”强行绑定,转基因技术便被连带贴上“有毒”“有害”“受资本操控”的标签——仿佛只要提转基因,就绕不开孟山都的“罪恶”,只要反对孟山都,就是“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但事实是,转基因技术是全球多国科学家共同研发的成果,孟山都只是曾经的技术应用者之一。中国的抗虫棉、黄金大米等转基因成果,均来自自主研发,与孟山都毫无关联;即便孟山都曾有技术输出,其2008年就已淡出中国市场,2016年被拜耳收购后,相关转基因专利也转售给了巴斯夫,如今“孟山都”这个主体已不存在。反转者避而不谈这些事实,就是因为他们需要的不是“真实的孟山都”,而是一个能让转基因“自带原罪”的反派符号。

二、用“孟山都关联”制造阴谋论:降低认知成本,煽动情绪对立

对多数公众而言,理解“转基因安全评估流程”“基因编辑原理”等专业内容门槛很高,但接受“‘坏公司’搞‘坏技术’害我们”的阴谋论却很容易。反转者正是利用了这种“认知懒惰”,将复杂的科学问题简化为“孟山都资本阴谋”的故事。

他们的叙事逻辑很简单:孟山都是邪恶公司→孟山都搞转基因→转基因是孟山都赚钱的工具→信转基因就是帮孟山都坑自己。为了强化这个逻辑,他们甚至编造“中国转基因技术源自孟山都”“收购先正达是为孟山都输送利益”等谣言,完全无视中国自主研发抗虫棉突破孟山都垄断的史实。当有人质疑“孟山都已不存在”时,他们又会偷换概念:“拜耳收购后换汤不换药,本质还是孟山都的阴谋”——反正只要把“锅”甩给“孟山都符号”,就能绕开科学证据,用情绪煽动代替理性讨论。

更关键的是,“孟山都狗粮”这类说法,能快速将科普者置于“道德洼地”。反转者不需要反驳“合规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同等安全”的科学结论,只需骂一句“你收了孟山都的钱”,就能瞬间消解科普内容的可信度,把讨论焦点从“技术是否安全”转移到“科普者是否有私心”上——这是成本最低的“辩论”技巧,也是最无赖的认知绑架。

三、“路径依赖”:老谣言难破除,新受众易上当

孟山都与转基因的“绑定印象”,早在十几年前就被反转势力植入公众认知。2010年前后,《孟山都眼中的世界》等书籍和纪录片传入中国,书中刻意放大孟山都的负面历史,将其描绘成“控制全球粮食主权的恶魔”,这些内容经网络发酵后,形成了第一批“反转记忆”。

对早期接触这些信息的人来说,“转基因=孟山都=邪恶”的认知已根深蒂固,后续“孟山都退出中国”“被拜耳收购”等事实,根本无法撼动他们的“先入为主”;而对新接触转基因话题的人来说,网络上流传最广、最具煽动性的仍是这些“孟山都阴谋论”——毕竟“孟山都害农民”比“Bt蛋白的作用机制”更抓眼球,“收狗粮”比“安全评估标准”更易传播。

加之算法的“信息茧房”效应,相信“孟山都阴谋”的人会持续收到同类内容,进一步强化偏见;而“孟山都已消亡”“中国转基因自主研发”等事实性信息,因缺乏情绪张力,传播力远不及谣言。这种“老谣言沉淀+新受众受骗”的循环,让“孟山都符号”始终能在反转话语中占据核心地位。

结语:戳破“符号绑架”,才是对科学的尊重

说到底,反转者执着于孟山都,不是因为它与现在的转基因技术真有什么关联,而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反派符号”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孟山都的消亡,对他们而言不是“解绑的理由”,而是“换个说法继续绑定”的借口——毕竟,否定一个“邪恶公司”比否定一项“科学技术”更容易,也更能煽动人心。

但事实不会因谣言的重复而改变:孟山都早已成为历史,中国的转基因技术发展早已实现自主可控,合规上市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也已被全球主流科学机构证实。那些还在喊“孟山都狗粮”的人,要么是被老谣言困住的“认知囚徒”,要么是刻意用符号抹黑科学的“别有用心者”。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戳破这种“符号绑架”——谈论转基因时,多问“有没有科学证据”,少管“孟山都在哪里”,这才是对技术本身最基本的尊重。

来源:怀疑探索者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