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晋卦的人生智慧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8 20:42 1

摘要:《易经》第三十五卦“晋”,以“离(火)上坤(地)”为象,勾勒出“旭日东升、光照大地”的壮阔图景:火焰悬于大地之上,光明穿透晨雾渐次铺展,既藏着自然节律的生机,更凝萃着人生从蛰伏到攀升、从困厄到通达的深层智慧。“晋”者,“柔进而上行”也,非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循

明出地上,进阶有方:晋卦中藏着的人生攀升智慧

《易经》第三十五卦“晋”,以“离(火)上坤(地)”为象,勾勒出“旭日东升、光照大地”的壮阔图景:火焰悬于大地之上,光明穿透晨雾渐次铺展,既藏着自然节律的生机,更凝萃着人生从蛰伏到攀升、从困厄到通达的深层智慧。“晋”者,“柔进而上行”也,非一蹴而就的飞跃,而是循道而行的渐进;非孤勇冒进的冲刺,而是以正为基的长行。人生所有的升华,都需如这旭日一般,既要光芒四射,又要根基稳固;既要向上攀登,又要向下扎根。读懂晋卦的爻辞与象意,便握住了一把破解“如何进阶”的人生密钥。

一、卦象本源:光明与厚德的共生,是进阶的底色

晋卦的核心智慧,先藏在“地火相生”的结构里。上卦“离”为火,象征着照亮前路的智慧、驱动向上的动能,以及不偏不倚的“正”;下卦“坤”为地,代表着承载万物的厚德、隐忍沉淀的耐心,以及顺应规律的“顺”。火焰若无大地依托,便成飘忽的野火,转瞬即逝;大地若无火焰普照,便陷幽暗的沉寂,难见生机。二者相济,恰如人生的进阶:没有根基的“向上”是虚浮,没有方向的“沉淀”是停滞。

朱熹在《周易本义》中释晋卦为“顺而丽乎大明”,一语道破进阶的底层逻辑:“顺”是对规律的敬畏,像大地接纳四季更替般,接纳人生有蛰伏期、有突破期;“丽乎大明”是对正道的坚守,像火焰始终朝着光明方向燃烧般,让每一步攀升都锚定“正”的坐标。

卦辞“康侯用锡马蕃庶,昼日三接”,更以典故印证这份“顺与正”的力量。“康侯”是周初贤侯,因德行醇厚、顺应民心,深得周天子信任,一日之内三次获赐马匹(古代“马”是权力与资源的象征),最终成就功业。这份荣耀从非“天降”,而是“修德”与“应时”的共振:若康侯无厚德承载,即便得赐马匹,也难守其用;若他逆时而行,即便德行再高,也难遇机遇。这恰是晋卦给人生的第一重启示:真正的进阶,从来不是“求来的”,而是“修出来的”,修自身之德,以承机遇;修顺应之智,以遇时机。

二、六爻进阶:从起步到登顶,每一步都有“生存指南”

晋卦六爻,如同人生攀升的六个阶段,从“初入赛道”到“身居高位”,每一爻都对应着具体的境遇、困境与破局之道,层层递进,构成完整的“进阶图谱”。

1. 初爻(初六):“晋如摧如,贞吉”——起步时的“挫折必修课”

初爻的“晋如摧如”,描绘的是人生进阶刚起步时的常态:想向上走,却屡屡碰壁;想往前冲,却处处受阻。就像职场新人初入岗位,想展现能力却频频出错;创业者刚启动项目,想打开市场却处处遇冷;学子刚备考时,想提升成绩却总陷瓶颈“摧如”不是“失败”,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关键在“贞吉”二字:“贞”是坚守正道,“吉”是守住正道后的结果。为什么“摧如”却能“吉”?因为此时的“挫折”不是对人的否定,而是对“根基”的检验,若因“摧如”而放弃初心,或为求速成而走捷径(比如新人靠投机取巧博关注,创业者靠虚假宣传拓市场),看似能暂时“避摧”,实则埋下更大的隐患;若能在“摧如”中坚守“贞”,新人沉下心学基础,创业者耐住性子打磨产品,学子踏踏实实补漏洞,那么“摧如”便成了“磨石”,把根基磨得更牢。

人生起步,常怀满腔热忱,却迎面撞上冰冷的现实壁垒。这初爻的警示,何其深刻!它揭示了一个朴素却常被忽视的真理:进取之路,从无坦途。

观历史长河,勾践卧薪尝胆,在吴宫的屈辱中坚守复国之心;王阳明初入仕途即遭廷杖、流放,却在龙场困顿中证悟心性。他们面对的“摧如”,非但不是命运的终点,反而成为了砥砺心志的磨刀石。这初爻的智慧在于:困境并非对你关闭了所有大门,它只是让你知道,此前敲的门不对路子。 当世人在挫折面前怨天尤人时,智者已在其中辨认出命运独特的馈赠,那是关于坚韧、关于耐心、关于在无人喝彩时依然笃定前行的勇气。

商汤灭夏前,曾因反对夏桀暴政而遭流放,这便是他的“晋如摧如”;但他流放期间仍坚守仁政初心,体恤百姓,最终凝聚人心,一举推翻暴政。可见,起步时的“难”,是筛选“真进阶者”的试金石:能在挫折中守“贞”的人,才配得上后续的“吉”。

晋卦初爻“晋如摧如,贞吉”:起步阶段的“抗挫进阶”智慧

晋卦初爻“晋如摧如,贞吉”,道尽了人生所有“新开始”的真相,想向上走(晋如),必然会遭遇挫败(摧如),但只要守住初心、行止端正(贞),最终总能迎来顺遂(吉)。这份智慧,对刚入职的新人、刚启动项目的创业者,或是刚开启备考/学习计划的人而言,恰是最实用的“起步指南”,能帮人在“屡屡碰壁”时稳住方向,在“自我怀疑”时守住底气。

a、职场新人:从“任务翻车”到“站稳脚跟”的破局

职场起步的“摧如”,常藏在“想做好却做不好”的落差里:明明认真核对了报表,却还是漏了关键数据;明明提前准备了汇报,却被领导问得哑口无言;明明想主动帮同事,却反而添了麻烦,这些“翻车时刻”,很容易让新人陷入“我是不是不适合这份工作”的自我否定。

朋友小林刚入职互联网公司做运营时,就经历过典型的“晋如摧如”:领导让她写一篇产品推广文案,她熬了通宵改了3版,却被打回说“没抓住用户痛点”;后来让她对接KOL(关键意见领袖),她因为没提前确认对方档期,导致合作临时泡汤,还被合作方投诉“不专业”。那段时间,小林每天下班都躲在地铁里哭,甚至想过辞职,这正是初爻里的“摧如”:想“晋”(做好工作、获得认可),却被现实反复“摧”(挫败、否定)。

而让她扭转局面的,正是“贞吉”里的“贞”,守住“想做好运营”的初心,不因为几次失败就放弃,反而把“摧如”当成“补短板”的机会:

- 针对“文案抓不住痛点”,她不再自己闷头写,而是把公司过往的爆款文案拆解成“用户痛点+解决方案”的结构,还主动请教资深同事:“你是怎么判断用户最关心什么的?”;

- 针对“对接失误”,她做了一本“对接手册”,把“确认档期、同步需求、跟进进度”等步骤列成清单,每完成一步就打勾,避免遗漏;

- 每次“翻车”后,她都会花10分钟写“复盘笔记”:“这次错在哪?下次怎么改?”,而不是陷在情绪里。

坚持了3个月后,小林写的文案终于被选为“主推内容”,对接KOL也再也没出过错,她的“吉”,不是突然的运气,而是“在摧折中守贞”的必然结果:职场起步的“摧”,不是“否定”,而是“校准”;守住“想进步”的初心,把每一次挫败都变成“补能力”的机会,自然能从“翻车”走到“站稳”。

b、创业起步:从“客户拒绝”到“打开市场”的突围

创业起步的“摧如”,更多是“想获客却屡屡被拒”的无奈:跑了十几家合作方,却连一次深入沟通的机会都没有;发了上百条推广信息,却只有零星几个咨询;好不容易谈成的意向客户,最后还是选择了竞品,这些“闭门羹”,很容易让创业者怀疑“是不是方向错了”。

表哥阿凯去年辞职开了一家小型设计工作室,主打“中小企业品牌视觉设计”,起步时的“摧如”来得又快又猛:他带着自己做的案例,跑了20多家中小企业,大部分老板要么说“我们暂时不需要设计”,要么说“你们是新工作室,我不敢放心合作”;有一次,他和一家餐饮店老板谈了3轮,对方都快签合同了,最后却因为“觉得报价太高”临时反悔。那段时间,阿凯的工作室每月都在亏损,他甚至开始纠结“要不要回去上班”,这就是创业起步的“晋如摧如”:想“晋”(打开市场、实现盈利),却被“客户拒绝、资金紧张”反复“摧”。

让他熬过来的,同样是“贞吉”的“贞”,守住“帮中小企业做好设计”的初心,不因为“被拒”就改变方向,反而从“摧如”里找“优化空间”:

- 针对“客户觉得新工作室不可靠”,他把过往的设计案例做成“效果手册”,标注“某奶茶店用了这套设计后,到店率提升20%”“某汽修店换了logo后,客户复购率提高15%”,用“实际效果”替代“口头承诺”;

- 针对“客户觉得报价高”,他推出了“基础版+进阶版”两种套餐,基础版价格降低30%,先帮客户解决“紧急需求”,用服务质量赢信任,后续再推进进阶合作;

- 被拒绝后,他不再只纠结“没谈成”,而是主动问客户:“您觉得我们哪里不合适?是价格、经验,还是需求不匹配?”有位餐饮店老板说“希望设计能更贴近年轻人喜好”,他立刻调整风格,后来靠“年轻化设计”签下了3家连锁奶茶店。

半年后,阿凯的工作室终于实现收支平衡,还有了2家“老客户推荐”的新合作,他的“吉”,是“在拒绝中守贞”的结果:创业起步的“摧”,不是“路走不通”,而是“需要调整走法”;守住“解决客户需求”的初心,把每一次拒绝都变成“优化服务”的线索,自然能从“没人合作”走到“有客上门”。

c、学习/备考:从“瓶颈停滞”到“突破提升”的坚持

除了职场和创业,学习或备考的起步阶段,也常遇“晋如摧如”:明明每天都在背单词,却还是记了又忘;明明刷了很多题,成绩却始终在及格线徘徊;明明跟着网课学,却还是听不懂难点,这种“努力了却没效果”的停滞,很容易让人产生“我是不是没天赋”的焦虑。

表妹小楠今年备考研究生,考的是跨专业,起步时的“摧如”让她几近崩溃:她本科学文科,跨考管理学,刚开始学《管理学原理》时,里面的“波特五力模型”“SWOT分析”根本看不懂,网课听了3遍还是记不住;做英语阅读时,一篇文章里有十几个生词,做题要花1小时,正确率还不到50%。有一次模考,她的专业课只考了40分,当场就哭了,甚至想“要不换个好考的专业”,这就是学习起步的“晋如摧如”:想“晋”(看懂知识点、提升成绩),却被“听不懂、记不住、正确率低”反复“摧”。

帮她走出瓶颈的,依然是“贞吉”的“贞”,守住“一定要考上目标院校”的初心,不因为“瓶颈”就放弃,反而把“摧如”当成“打基础”的过程:

- 针对“专业课听不懂”,她不再追求“快速赶进度”,而是把每个难懂的模型都拆成“定义+案例+应用场景”,比如学“波特五力模型”时,她找了5个不同行业的案例,分析每个行业的“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议价能力”,直到自己能独立举例;

- 针对“英语单词记不住”,她放弃了“每天背100个新词”的计划,改成“每天复习50个旧词+新学20个”,还把单词放进阅读真题里记,比如在文章里遇到“strategy”(策略),就结合上下文记住它的用法;

- 模考失利后,她不再纠结“分数低”,而是逐题分析“错因”:是知识点没掌握,还是审题不清?把做错的题整理成“错题本”,每周花2小时复盘,3个月后,她的专业课模考成绩提到了70分,英语阅读正确率也稳定在70%以上。

小楠的经历印证了初爻的真理:学习起步的“摧”,不是“没天赋”,而是“基础没打牢”;守住“想学会、想考好”的初心,把每一次瓶颈都变成“扎深根基”的契机,自然能从“停滞不前”走到“稳步提升”。

d、初爻智慧的当代总结:起步不怕“摧”,怕的是丢了“贞”

无论是职场、创业还是学习,初爻“晋如摧如,贞吉”的核心,从来不是“让起步没有挫折”,而是“教会人如何面对挫折”,就像旭日升起前,必然要穿过厚重的晨雾;人生进阶前,必然要熬过“屡屡碰壁”的起步期。

“摧如”不是命运的“刁难”,而是成长的“打磨”:它会帮你看清自己的短板(职场能力、创业服务、学习方法),逼你跳出“舒适区”去补不足;而“贞”不是“固执”,而是“方向感”,守住你最初想做这件事的“初心”(做好工作、服务客户、学会知识),就不会在“挫败”中迷失,不会因为几次翻车就放弃整个目标。

那些能从“起步”走到“进阶”的人,不是没遇过“摧如”,而是在“摧如”里始终没丢“贞”:他们把“被否定”当成“改进的信号”,把“被拒绝”当成“优化的线索”,把“瓶颈期”当成“扎根的时间”,最终,“摧如”成了他们的“垫脚石”,“贞”成了他们的“指南针”,自然能迎来“吉”的结果。

2. 二爻(六二):“晋如,愁如,贞吉。受兹介福,于其王母”——进阶中的“借力智慧”

度过起步的“摧如”,便到了二爻的“晋如,愁如”:此时已能稳步向上,却多了新的忧虑,比如团队初具规模,却担心管理跟不上;事业小有成就,却怕决策失误栽跟头;能力得到认可,却不知如何更进一步。这份“愁”,不是怯懦,而是对“进阶质量”的敬畏。

破局之道仍在“贞吉”,但多了一层“受兹介福,于其王母”的启示:“王母”并非指“母亲”,而是象征“有德行、有阅历的长者或智者”。也就是说,当进阶中遇“愁”时,不必独自硬扛,可向“正道之人”求助,就像初掌大权的管理者,向公司元老请教经验;崭露头角的学者,向行业前辈寻求指导。

但“借力”的前提是“贞”:若为求“福”而依附于“非正道之人”(比如靠攀附权贵走捷径,靠讨好他人获资源),即便暂时解了“愁”,最终也会因根基不正而栽倒;若以“贞”为基,所求的“福”是“成长之福”,所借的“力”是“正道之力”,那么这份“介福”便会成为进阶的“助推器”。

此爻道出了进取过程中的深层心理体验,即责任与忧患并存。这“愁如”,非患得患失之私虑,而是“任重道远”的清醒。

昔者范仲淹胸怀“先忧后乐”之志,其愁在天下苍生;诸葛亮“夙夜忧叹”,其虑在汉室兴衰。他们的“愁”,恰是责任感最真切的体现。现代心理学揭示:适度的焦虑能激发潜能,促使我们更周全地准备。这份“愁如”,是灵魂的重量,防止我们在上升途中因轻浮而坠落。 它告诉我们,真正的进取者从不回避忧虑,而是将其转化为前行的动力,因为他们深知:未经审视的乐观只是幻觉,穿越忧虑的乐观才是力量。

三国时的诸葛亮,初出茅庐时虽有经天纬地之才,却也因缺乏实战经验而“愁如”,于是他常向刘备麾下的老将(如关羽、张飞)请教军务,更在赤壁之战前向江东的鲁肃、周瑜借鉴水战经验,这份“借力”,因始终锚定“兴复汉室”的“贞”,最终助他成就“三分天下”的功业。这便是二爻的智慧:进阶不是“单打独斗”,而是“择善而从”;懂得向正道之人借力,是让进阶走得更稳的关键。

3. 三爻(六三):“众允,悔亡”——攀升中的“人心法则”

三爻的“众允”,是进阶到“影响他人”阶段的核心要求:“允”是“认可、信服”,“众允”即获得众人的真心认同。此时的人,可能已是团队 leader、部门主管,或是在行业内有了一定声望,若得不到“众允”,即便位置再高,也会陷入“孤家寡人”的困境,进阶之路随时可能中断(即“悔”);若能得“众允”,则“悔亡”,进阶之路方能顺畅。

但“众允”从非靠“权力压制”或“利益收买”得来。晋卦的“众允”,源于“离火”的光明与“坤地”的厚德:像火焰般坦诚,不藏私、不弄权,让众人看清你的方向;像大地般包容,不苛责、不偏袒,让众人感受到你的温度。比如战国时的孟尝君,门下食客三千,并非因他“钱多”,而是因他对食客一视同仁,即便对“鸡鸣狗盗”之徒,也能发现其所长、容其所短,最终在危难时靠食客之力脱险。

此爻点明了一个关键转折:个人努力需转化为集体认同。在当代社会,单打独斗的英雄主义早已让位于协同共进的团队精神。

比尔·盖茨初创微软,需获IBM认可;马云创立阿里巴巴,须聚“十八罗汉”之心。他们的成功,绝非仅凭个人才智,更在于赢得信任、构建共识的能力。真正的进取,是从“我”到“我们”的升华。 当你的愿景成为众人的愿景,当你的方向得到普遍认同,前行之路便不再孤单,那些因孤立而产生的“悔恨”自然消弭于无形。这是从个人卓越到集体智慧的飞跃。

反观有些管理者,靠“高压政策”让下属服从,靠“画大饼”让团队追随,看似“众人听话”,实则“口服心不服”,一旦遇到危机,便会“树倒猢狲散”。这便是三爻的启示:当你开始“带领他人”进阶时,“位置”是暂时的,“人心”才是永恒的;唯有以光明之心待人、以厚德之量容人,才能得“众允”,消“悔”患。

4. 四爻(九四):“晋如鼫鼠,贞厉”——高位时的“警醒钟”

四爻是晋卦的“转折爻”,也是最需警惕的阶段。“鼫鼠”是古代的“五技鼠”:会飞却飞不高,会爬却爬不远,会游却游不久,会跑却跑不快,会打洞却打不深,看似“多才”,实则“无一是精”,更关键的是,它贪而无德,总想占据高位却无相应能力。

此爻以鼫鼠(传说中的五技鼠)为喻,发出严厉警告:贪多务得、样样稀松,终将陷入困境。

当代社会的诱惑何其多!人们常陷入“全能幻觉”,追求掌握众多技能却无一精通。达·芬奇若只满足于各类发明草图而不完成《蒙娜丽莎》,爱因斯坦若止步于多个物理猜想而不深入推演相对论,他们的光芒必将黯淡。这爻启示我们: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节制比摄取更需要智慧,专注比广博更产生力量。 人生进取,贵在有所为有所不为,找到那“一击即中”的突破口。

“晋如鼫鼠”,便是警示人:当进阶到一定高度(如公司高管、行业权威)时,最易陷入“鼫鼠困境”,要么“德不配位”,身居高位却只想谋私利,不顾团队或行业利益;要么“能不配位”,靠资历或机遇爬上高位,却无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只能“混日子”。此时即便“贞”(坚守正道),也需“厉”(警惕危险),因为“德不配位”必遭灾,“能不配位”必栽跟头。

历史上的赵括,出身将门,靠“纸上谈兵”获得赵王信任,取代廉颇统领赵国大军,他便是典型的“晋如鼫鼠”:身居“三军统帅”的高位,却无“实战指挥”的能力,最终导致长平之战惨败,赵国元气大伤。这便是四爻的警钟:进阶到高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若停止修德、放弃提升能力,再高的位置也会成为“坠落的跳板”。

晋卦四爻“晋如鼫鼠,贞厉”:职场与创业中的“高位守成”智慧

晋卦四爻“晋如鼫鼠,贞厉”,是进阶到“高位阶段”的核心警示——“鼫鼠五技而穷”,象征人若身居高位却“能不配位”“德不配位”,即便暂时站稳脚跟,也终会陷入困境;而“贞厉”二字,则给出破局关键:唯有坚守正道(贞)、时刻警惕(厉),才能避开“高位坠落”的风险。这一爻的智慧,在当代职场管理层与创业公司掌舵人中,尤为实用。

a、职场场景:中层管理者的“鼫鼠困境”与破局

职场中,很多人靠“资历积累”或“单一业绩突出”晋升为中层管理者(如部门主管、项目经理),却很快陷入“晋如鼫鼠”的困境:昔日自己做业务时游刃有余,如今带团队却手足无措;过去只需对自己负责,现在要协调跨部门资源却屡屡碰壁,这便是典型的“能不配位”。

我曾接触过一位互联网公司的产品主管小李:他做产品经理时,因擅长用户需求挖掘,连续做出两款爆款功能,被破格提拔为部门主管。但晋升后,他却陷入两难:一方面,习惯了“单打独斗”的他,不知道如何拆分任务给下属,常常自己熬夜改方案,团队成员却无事可做;另一方面,面对研发部门的“排期冲突”,他不懂沟通策略,要么强硬要求对方优先自己的项目,引发矛盾,要么妥协退让,导致自家产品上线延期。不到半年,团队离职率飙升,他也被老板约谈,这正是“鼫鼠困境”的职场写照:身居管理高位,却缺乏“团队管理”“跨部门协作”的核心能力,最终让进阶之路陷入停滞。

而“贞厉”的智慧,恰恰是这类管理者的破局之道:

- “贞”:坚守“管理的正道”,管理的核心不是“自己做得好”,而是“让团队做得好”。小李后来意识到问题,主动向公司资深总监请教,开始学习“任务拆解”“员工赋能”:他不再包揽所有工作,而是根据下属的优势分配任务,比如让擅长数据分析的下属做用户调研,让擅长沟通的下属对接研发;同时,他放弃“非黑即白”的沟通方式,改为带着“解决方案”与研发部门协商,比如“我们的功能若优先上线,能帮你们部门带来XX流量反馈”,慢慢赢得了其他部门的配合。

- “厉”:保持“能力不足的警惕”,他不再沉浸于“过去的业绩光环”,而是每周花2小时复盘:“今天有没有因为我的决策让团队走了弯路?”“跨部门沟通时,有没有忽略对方的需求?”这种持续的自我警惕,让他逐渐补上了“管理能力”的短板,半年后团队业绩回升,离职率也降了下来。

职场中的“高位进阶”,从来不是“位置到了,能力自然就到了”,就像鼫鼠若不补齐“单项技能”,再想爬高也会摔下来;管理者若不主动提升“管理能力”,再高的职位也只是“空中楼阁”。

b、创业场景:创始人的“鼫鼠陷阱”与突围

创业路上,很多创始人靠“风口机遇”或“技术优势”把公司做起来,却在公司规模化后陷入“晋如鼫鼠”的陷阱:比如靠短视频风口起家的创始人,懂内容创作却不懂公司财务;靠技术研发创业的老板,懂产品却不懂市场运营,这便是“德不配位”(此处“德”指“驾驭大公司的格局与能力”)的隐患。

我认识一位做智能家居的创始人老周:他是技术出身,研发的智能门锁因“性价比高”很快打开市场,公司一年就做到了千万营收。但随着团队从10人扩到50人,问题开始暴露:他不懂财务规划,公司现金流全靠“回款”支撑,一旦客户延迟付款,员工工资都发不出来;他也不懂人才管理,核心技术岗的员工因“薪资没竞争力”纷纷离职,他却觉得“自己给的钱已经够多了”。最危险的一次,公司因“税务申报不及时”被罚款,差点影响正常运营,老周此时才意识到,自己“能把产品做出来”,却“不能把公司管起来”,这正是“鼫鼠困境”的创业版本:靠单一优势爬得越高,越容易因“综合能力不足”摔得越重。

而“贞厉”的智慧,为他指明了突围方向:

- “贞”:坚守“创业的初心——把公司做好,而非只做产品”,老周不再执着于“自己抓技术”,而是高薪聘请了财务总监和HR总监,把财务、人才管理等“不擅长的事”交给专业人做;同时,他开始学习“公司治理”,每周参加创业者沙龙,向有经验的老板请教:“如何平衡现金流与扩张速度?”“如何留住核心员工?”这种“放下执念、借力专业”的正道,让公司逐渐走上正轨。

- “厉”:警惕“个人能力跟不上公司发展”,他在办公室挂了一块白板,上面写着:“今天,我有没有因为‘不懂’而耽误公司?”每次做重大决策前,他都会先问自己:“这个决策是基于‘我的经验’,还是‘公司的需要’?”比如之前他想继续投入研发新功能,财务总监提醒“现金流不足,需先聚焦现有产品的销售”,他没有固执己见,而是结合财务数据调整了计划,避免了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创业中的“进阶”,从来不是“公司大了,创始人自然就合格了”,就像鼫鼠若想不“穷于技能”,必须专注一项深耕;创始人若想不“困于管理”,必须主动补齐“格局与能力”的短板。否则,公司做得越大,越容易因“创始人能力不足”而崩塌。

c、四爻智慧的当代总结:高位进阶,“守正”与“警惕”缺一不可

无论是职场管理者,还是创业创始人,“晋如鼫鼠,贞厉”的核心都是:高位不是“终点”,而是“新的修行起点”。鼫鼠的悲剧,在于“以为有五技就能横行,却不知每技都不精”;而人的“高位危机”,往往在于“以为位置到了就万事大吉,却不知能力/格局还没跟上”。

“贞”是“根基”,坚守正道,知道自己“该补什么”(职场补管理能力,创业补综合能力),不走“投机取巧”的歪路;“厉”是“保障”,保持警惕,明白自己“哪里不足”,不沉浸“过去的光环”里。二者结合,才能避开“高位坠落”的风险,让进阶之路走得更稳。

就像晋卦中“离火”与“坤地”的共生:火若想烧得更旺,需要大地持续承载;人若想爬得更高,需要“能力/格局”持续支撑。而“贞厉”,正是让“支撑力”不断增强的关键。

5. 五爻(六五):“悔亡,失得勿恤。往吉,无不利”——登顶时的“心态定力”

此爻展现了一种超越得失的从容境界。当人格与智慧臻于成熟,便不再为一时成败所困。

苏轼一生屡经贬谪,却能在赤壁明月下吟唱“

逝者如斯”,在岭南瘴雨中笑对“荔枝三百”。他的“失得勿恤”,并非麻木不仁,而是与命运达成和解后的通透。这是进取的至高境界:我们全力以赴,却不被结果绑架;我们认真生活,但保持超然之心。 如泰戈尔所言:“当你为错过太阳而流泪,你也将错过群星。”放下对得失的执着,我们反而获得了更大的自由。

五爻是晋卦的“中位”,象征人生进阶到“巅峰阶段”,可能是企业的掌舵人、行业的领军者,或是在某一领域达到了常人难以企及的高度。此时的“悔亡”,是因为前期的“守贞”“借力”“得众允”“避鼫鼠”,已为自己铺就了坚实的道路,过往的“悔”(隐患)已消除。

关键在“失得勿恤”:“恤”是“忧虑、纠结”,即不被“得失”所困扰。为什么登顶时要“失得勿恤”?因为身居巅峰,最易被“得失”绑架,怕失去权力,便搞“一言堂”;怕失去名誉,便不敢创新;怕失去利益,便固步自封。而“失得勿恤”,正是要求人守住“初心”:登顶不是为了“占有”,而是为了“更大的责任”,像太阳升到正午,不是为了“炫耀光芒”,而是为了“更广泛地普照大地”。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写“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便是“失得勿恤”的写照。他虽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却从不纠结于“官位高低”“俸禄多少”,而是一心推行“庆历新政”,为百姓谋福祉,这份“不恤得失”的定力,让他不仅在仕途上“往吉,无不利”,更成为流芳千古的贤臣。这便是五爻的智慧:真正的巅峰,不是“占有多少”,而是“贡献多少”;不被得失牵绊的人,才能让“巅峰”成为“新的起点”,而非“终点”。

6. 上爻(上九):“晋其角,维用伐邑,厉吉,无咎,贞吝”——收尾时的“收敛之道”

上爻是晋卦的“终爻”,象征人生进阶到“收尾阶段”,此时如同太阳西斜,虽仍有光芒,却需懂得“收敛”。“晋其角”的“角”,是“锋芒”的象征:若此时仍像正午太阳般“锋芒毕露”,或像起步时那般“猛冲猛打”,便会“过犹不及”,引来灾祸。

“维用伐邑”的“伐邑”,并非“攻打他人”,而是“自我革新”在收尾阶段,要“伐”掉自身的“多余锋芒”“过度欲望”,比如高位者放下“掌控欲”,传承经验;老者放下“好胜心”,享受沉淀。“厉吉,无咎”是说:这个过程需要“警惕”(厉),因为“自我革新”从来不易,但只要守住“贞”(正道),便能“吉”而“无咎”;而“贞吝”则是提醒:即便坚守正道,若不懂收敛,仍会有“遗憾”(吝)比如有些老者虽德行高尚,却因“好为人师”而惹人反感,便是“贞而吝”。

“进取得抵达顶点,宜于征伐自家邑地。”晋卦最终爻的启示最为深刻:最高的进取,是向内的征服;最艰难的战役,是与自己的较量。

晚年的曾国藩专注于“修身自省”,其《家书》满是对自身不足的剖析;稻盛和夫在成就商业帝国后,将重心转向“提高心性”。他们的“伐邑”,是向内心深处的贪婪、傲慢、偏见开战。这最终智慧告诉我们:人生最艰难的晋阶,不是征服外在的山巅,而是攻克内心的堡垒。 当一个人能够战胜自己,他便赢得了整个世界。其虽身居高位,却始终“谦退自抑”:他主动裁撤自己一手创建的湘军,避免“功高震主”;与人交往时,从不“摆官架子”,甚至常反思自己的“锋芒”,这份“收敛”,让他在晚清复杂的政治环境中得以善终,更留下“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美名。这便是上爻的启示:进阶的终点,不是“光芒万丈”,而是“善始善终”;懂得收敛锋芒、自我革新的人,才能让人生的“进阶之路”画上圆满的句号。

晋卦六爻,如六面明镜,照见人生进取的完整图景:从初爻的守正坚韧,到六二的忧患意识,再到六三的众人共信;从九四的专精警示,到六五的超越得失,最终抵达上九的自我征服。这不仅是阶梯式的进步法则,更是一种内外兼修的生命智慧。

当旭日每天升起,它从不问今天要照亮什么,只是持续地散发光芒。这或许就是晋卦给予我们的最终启示:真正的“晋”,不是汲汲于目标的抵达,而是沉浸于过程的充盈;不是为照耀他人而燃烧,而是因自身完满而自然流溢的光辉。

在这光明的进取中,我们每一步都踏在坚实的土地上,每一步都向着更高的自我升华,这,正是晋卦照耀下的人生至理。

三、晋卦智慧的当代启示:在快节奏时代,如何“慢进阶”

当下社会,“速成”“捷径”成了很多人的追求:想快速升职,便投机取巧;想快速成功,便急功近利;想快速成名,便炒作博眼球,这些“求快”的行为,恰与晋卦“柔进而上行”的智慧相悖,最终往往“欲速则不达”。

而晋卦告诉我们:人生不是“百米冲刺”,而是“马拉松”;进阶不是“比速度”,而是“比根基”。若想在职场进阶,便学初爻的“守贞”,从基础能力练起;若想在行业立足,便学三爻的“众允”,靠真诚与实力赢得认可;若想身居高位,便学四爻的“避鼫鼠”,持续修德、提升能力;若想善终,便学上爻的“收敛”,放下过度的欲望。

“明出地上”的旭日,从来不是一瞬间跳出地平线的,它先在东方积蓄微光,再慢慢冲破晨雾,最后才照亮大地。人生的进阶,亦当如此:以厚德为基,以正道为向,以耐心为翼,一步一步,稳扎稳打,方能从“蛰伏”走向“通达”,从“微光”走向“普照”。

这,便是晋卦留给世人最珍贵的人生智慧:真正的进阶,是“向下扎根”与“向上生长”的统一;是“坚守正道”与“顺应时势”的平衡;是“有所为”与“有所敛”的通透。

来源:曾仕强国学智慧8r7T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