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
写《零乡》的著名作家唐国明,咋写鹅毛诗说:第一个你已像遥不可及的月亮,第二个你坐在翠竹上,第三个你睡在诗歌的床上
【正文在本文第一张图片下】
唐国明, 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了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半途主义就如前所未有的给世界带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精神的唐国明,最初以《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出版了成熟部分的《零乡》一书中表达的那样: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前所未有地发现论证了,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则当两组数中间的等差数项数m为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自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b=dn²。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唐国明作品
第一天喊的片段:似乎一切已空去了自己的根
秋天深了,我老了;我在风中梳理白发,白发如雪落下/秋天深了,我的一切,埋在了树下
面对金钱建筑下不求天空的人们,我拿着把椅子坐在这里坐在山林/似乎一切已空去了自己的根,似乎全在金钱换来的鹅毛床上打滚
我不想在别人面前,把自己的腰低下去/我忍受着天下人,把腰低向了自己/我一路走,一路不停的哭泣/天空与大地在默默无闻地让我死去
第二天喊的片段:在金钱就是太阳的大地
想爱我,你就送我金钱、车房、别墅;你只要给我这些,我的身体就是你的;没这些的爱情,就是狗屁/你有钱了,我的香体就给你,姐姐的玉体就是一刻换得千金的
第三天喊的片段:四兄弟六姐妹
我有四个兄弟,一个叫海子,一个叫李白,一个叫曹雪芹,一个叫海明威/还有六个妹妹,一个叫林黛玉,一个叫柳如是,一个叫西施一个叫王昭君,一个叫貂蝉一个叫杨贵妃/一个人的日子,唯有他们来看看我的鹅毛诗与瘦梅竹翠
第四天喊的片段:她
一、
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16岁的少女,在夜深人静时,闻香识玉地抱在自己怀里/每一个人像一个药罐子,摆在一个叫医院的城市里,被火烧得疯了似的
二、
我的妻子像一只干净的酒杯,我的妻子永远只有16岁,大风在她的村庄里不停地吹,她的眼睛如深山里的两潭水;她站在门槛上的夕阳里,红裙白衣地显示着她的青山绿水/她躺在夜里如同躺在月里,她坐在那里如同坐在我这本书里/我的妻子永远如一杯水,她永远只属于16岁;她走出16岁的门槛,她的一切就会被周围的火烧毁/她在我的书里永远只有16岁,她不在别处,她永远只会,在我这首诗里安睡/我的妻子永远只有16岁,她活在我的诗里与夜里,她活在我的夜里与梦里/不知何时我们一起活在现实里,打麦种禾,生儿育女
三、
她像南方茶壶里流出的茶水;她的头发她的红裙子,就如我夜里睡去的酒杯/她的清风明月像洪水一样汹涌进我的杯子,被摆放在我的诗集上,让我不断痛饮亲吻她的嘴
她在大地上把炊烟升起,每一夜她的双腿,幸福地被日月山川的鲜露浇注/她如水滴昏睡不醒的,把明亮的眼睛捂住;她像清风像大地忧愁的妻子/她的眼睛落在井水里,整个大地都是她梦寐以求的
她在鲜花开放的地方,她像春天清香/她有长长的头发,她有填满琴棋诗书画的双眼,她的双手打理着柴米油盐/她时临风如鹅毛大雪
四、
窗外的雨还在下,我面朝着窗坐下,黑黑的天空只听见雨声拍打/雨声中的我雨声中的她,她在遥远的远方,我在雨声中的村庄;黑夜如同她黑黑的头发,在我的今夜里如雨水披下/今夜,我走不出雨,我走不出黑夜,她如文字已在我的骨头上刻下
第五天喊的片段:你
一、
一切在路上在山上在云上在水上,被移到南被移到北,被移到西被移到东,被移到大地与天空
告诉世界,告诉众生,在活着之上,还有一种不以金钱至上的高尚
二、
那时的你,是山里一根竹,黑夜的月亮,照在你门前的那口井上/成群的夜鸟飞过,你的双手如长江黄河,从我的身上滚滚流过/去过五湖四海的你,有太多的血泪史,用一个杯子装着;我除了一坡阳光与一屋书香,身子瘦如竹筐/你把一个又一个叫爱情的男人抱在怀里,如把钱一张一张放进身体/你从一张床流浪到另一张床上,从一个身体躺到另一个身体上
今夜一轮明月照着千个村庄,照着一万个故乡/今夜,你像一条鱼,活在一个古老的梦里,于煮出大地温饱的篱围炊烟村落,长出琴棋书画的玉体
在想象中,一月月触摸你纤纤如玉的指尖,一年年贴着你如月温润的脸,一世世守候着你到来与我相见/整个世界被太阳的创伤照亮,我的双脚踏在太阳照亮的路上;我不知道,我去的是远方还是回乡,我应踩着石阶走向比天还高的地方
太阳一个人行走在天上,一个人守着天空那一间房,不停地燃烧向远方/你香香的身体今夜将在哪张床上,把散发向天下光芒的灯点亮
三、
你是一片彼岸的鲜花,你是我一生的天下;一夜天上的鲜花,我为你而采下/花朵是春天高举的酒杯,向天空高高举着/春天手捧花朵,献给了天空;春天抱恨而去,春天一生痛苦,花朵一生幸福
这一夜,满园的翠竹在落叶,满园的竹叶落了又一夜/翠叶在落,翠竹在长,我的天空已被今夜的翠叶落满/这一夜,竹高出了所有;这一夜,摆满了杯子摆满了酒/这一夜,你在远方,你在山顶上,你在山顶为王/一千朵云彩,一千座金帐房;你千箭齐发,你独立群山之上/你将抛弃众生,成为高举头颅的太阳
你如水飞流成天空,你的裙子如鹅毛云一样飘动/在迷雾褪尽的早晨,霞光洒满屋顶,你如沿着山岗从天空下来的月亮/你坐在椅子上,最后如淡出人世的阳光,面前是起伏的大海,椅子永远留在了世上
四、
第一个你已像遥不可及的月亮,第二个你坐在翠竹上,第三个你睡在诗歌的床上/那个爱你的我,如一滴又一滴已入江的水,好像已不在世上;那个你爱的我,像一座又一座雪山,已在人间消失;仿佛去了天上/你在此刻找到的我已不是那个你想要的我,那个你想要的我,已代表你此刻以前的爱情,成了挂在天上的月亮
清风过竹、细雨滴窗,小船飘远,车马无影;酒肉蒸腾,香气扑鼻,欢声笑语,耕种粮食;消解融汇,兼容并蓄,天空宽广而苍凉/一千铁骑暴风聚雨般付之流水卷向远方,大河上下一片苍茫;黑马展开四蹄腾空奔驰,箭一般向西而去,如暴风卷集
秋天头颅落地,白雪抱头远去/你坐在树下,你是树下的花;你站在小村旁,你是小村的姑娘
认识你的那天,你如一树梨花开在山顶/我无数次想逃离,总逃不出你如天一样宽广的心
你走了,走出此刻,不见了/有的人在不断放弃,有的人在不断坚守;有的人说此刻最好,有的人说此刻坏透了
第六天喊的片段:在天涯琴上
一、
现实把梦想逼进了黄河死去,就如现实,把我逼进了8平方米地下室如长江奔腾不息/大地的眼把我看上了天空深处,长江黄河奔腾入我梦里/秋日的朝阳一日又一日晒黄大地,南归的天鹅它是否会飞进我的鹅毛诗里
即使一切尘土想将我埋没,我会顶天立地站起来向天下吼啸,我会如掀天揭地的狂风,将一切想埋没我的尘土吹走/哪怕面对无边无际想吞掉我的狂沙,我会如滔天的海水将其埋掉
二、
那紧闭窗下冰冷的小曲中,燃点着盏盏青灯;该这样,该这样,没有痛苦地度过竖琴芦笛的一生/暗淡的清光在苍穹闪烁,泪水洒落在一本叫酥胸的书上;不要遗忘,生活如同高高的酒杯/我的月亮,我孤单的天鹅,永远纪念黑夜;我在辽阔的大地,让英雄们的琴音空空激荡/绚烂鲜润的皇冠戴在流水一样的秀发上,如一条清清的溪流向苍穹闪亮;爱情、书籍与酒杯在生活的桌子上,如同空虚生活中的三滴忧伤的眼泪;镣铐、刑鞭、监狱如同命运空罐中被践踏的花朵/我的心如同明月,挂在天空中央;我的心如同天鹅,在宇宙中尖叫,风吹走了已经凋零绚烂的花冠,凄清的烛光在纸上如文字流淌/每一个人有一百只明亮的眼睛,每一个人有一百次在内心腐烂的爱情;我相信,我会在祖国大地这把琴上,演奏出从远古到未来永久不歇的绝响
三、
我想告诉爱情,只要一盏油灯与一支笔,就会有一首诗,穿透一生/我想告诉爱情,只要一个散发清香的人来临,整个黑夜就有了心
你的身子是那么细瘦/树木、芳草、花朵、果实、庄稼,是泥土生长出来的诗歌;在天涯琴上,你是一滴弹出的泪珠/今夜,点燃泪水做成的蜡烛,在泪水里阅读泪光中一闪一闪的河流
第七天喊的片段:写给林妹妹的献诗
那是一匹黑色的马,如你一头黑色晃动的黑发/看见你,就像河水流向了远方,就像河水流向了初见你那夜的月光
你如一股风,你如一股山野的风;我在你的风里,在你的漫山遍野里;你手捧着我流水的一生,把我的爱情叶子,一片又一片摘尽/你在水上,在水上,如同一个梦的村庄/在天的洁白里,在地的洁白中,我们一起汹涌在大地江河的线上
你在远方丰收了什么/你收藏了一切,还是收获了一无所有/你去了远方,你在你的远方,今夜的你,忧伤不忧伤/你带走了我一辈子的爱情,也取走了我一辈子的希望
你如一支花,插进我胸中,让我忍受你一生给我的疼痛
你安静坐着的时候,像雨滴堆成的音符,如一把清风明月的小提琴,在轻轻地拉着,像深夜最为安静的天籁,在慢慢散发向天下
你是一朵开在无人谷里的野花,远方的河流为你从山崖上跳下,山上的石头为你滚滚倒下
你在天上,你是天上的月亮/你披着水的衣裳,你披着我一生的泪水,你披着我一生的汗水/你睡在我身体的河流上,如玉箫一样睡了的月亮
你的眼睛永远明亮在通往诗国的天梯上,是一阵又一阵大风永远吹不落的光
我恨你,恨你如水的身子,荡漾出那么多山河的弯曲;我恨你,恨那么多的笔,写不进你的心里/永远的你,永远的青翠滴玉;你披香的长发,你白玉兰的脸庞,被大地向天空捧起/我只想在每一个晚上,与你带着一支笛子,放在月亮上
我冰清的心,你闪动的眼神,永远飞着云梦湖上的天光云影
你站在木楼上的身影,晃动着我的太阳;你成长的村庄,是我想念的月亮
见到你的那天,那天有日出那天有雪,我穿着白色的裤子白色的鞋
天空下,你飘吧,你是远方飘来的花;我神的花朵啊,你在神的大地上,开出天下/你如月色下的小溪,流在我心灵的谷底/我的鹅毛笔摆在雪白的纸上,写下的文字如一盏盏,你递过来的光/我知道我在路上,我得把故乡这件湿棉衣穿上;用脚把一个又一个自己,写在大地这张洁白的纸上
你这翠翠的玉竹笛,我怎能忍心让一双,让另一双手将你握住;我怎能忍心让一只,让另一只嘴把天籁的你吹出/你这轻风中飘着的小芦花,我怎样才能让风不停息/你这玉壶,你这玉壶流出的天籁,我怎样才能让你一生,依着我的音箫琼楼,永不离去永不离去
你坐在通天的玉阶上,你在望着远方还是在想象;你在山里你在梦里,你是山里滴滴露珠修成的仙体/我睡在月亮里,我睡在你的眼泪里;我泪水清润的身体,白天劳动晚上想你/你本来在天上,为什么来到大地,你本来是一根仙草,又为何要如花朵那样开放/那件属于天下的舞衣,你已脱下;你拨动大河的琴心,你闪闪的梦露玉翠了天下
透过那苍茫的烟雾,你像烟雨中的湖;你雨中闪动而过的裙,如微风吹起的绿波,消失在茫茫远处;还有你头上的蝴蝶,闻着你散发出的香,似停似留/我坐在雨中的屋里想象:你如清风里的月,晃动着水做的骨肉;又像是未被告知的爱情,带着清气流风,从春天来过
唐国明的书法:鹅毛帖
半途主义是由著名作家唐国明提出的哲学思想与文学观念。其核心观念是: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我们都是一群在途上去成就自己和天下的人。
他经典的表述为:“不在过去,不在现在,不在将来,只在途上;不在别处,不在远方,只在路上;不在故乡,不在他乡,此刻只在半途之上。”
唐国明通过已经发表、出版大部分草稿的《零乡》,以诗意流方式融合诗、文、史、哲、数理,将半途主义具象化为对“归属感缺失”与“人类永恒漂泊”的哲学反思,形成了独特的“鹅毛诗式的诗意流半途主义废话”文学风格。
半途主义认为人生与世界处于永恒的变化与过程中,既无绝对的起点也无绝对的终点,一切皆在“途中”。
人作为“途中人”,既不属于过去、现在或未来,也不拘泥于故乡与他乡,而是始终处于半途之上。生命的价值在于“此刻”,即“除了拥有此刻,我们一无所有”,在千难万险中,以鹅毛风范、长风情怀,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每个人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的皇帝。在《零乡》这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
《零乡》一书中主人公,唐国明,是以自己为自己的皇帝;士兵,是以皇帝为皇帝。他们与每个都如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一样,心中都装有一个精神上皇帝的形形色色人,在长城要塞上交集,共同演绎出一部跨越几千年的史诗。展现了无归的人类为了寻找归,而艰难奋进的历程。
一个忠于自己的皇帝的士兵,一个不失鹅毛风范骨、长风情怀心,开创鹅毛诗、诗意流、半途主义,找到《红楼梦》八十回后曹雪芹文笔,写有《零乡》、忠于自己理想的作家唐国明,与一些神神色色的人,以长城要塞为中心,共同交集出了一部从古至今,跨越几千年的话剧一样的、百科全书式的史诗。整部作品以鹅毛满天的方式,以诗意流的形式,讲述了永处半途之上、永处无归零乡状态的“我们”,为了一个归,一个此刻又一个此刻艰难奋进到今的历程。
唐国明的《零乡》是一部融合自传、哲学思考与诗意表达的长篇作品。该书被视作“诗意流”与“半途主义”文学的开创性实践,以独特视角探讨人类普遍的精神困境,被称为“一部关于我与我们被零乡的书”。
作为“百科全书式的自传小说”,《零乡》结合了文学、哲学与数学思维,通过碎片化的废话叙事展现个体在当代社会的生存困境。书中包含2019年、2022年前后出版的《鹅毛诗》《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
从文学哲学上说,“零乡”是唐国明开创的一个词。通过“零乡”这一概念,指出人类处于“无根、无确定性、无依靠感”,“在途上、无归、老在此刻、此处”的状态。“我们都是途中人”,“此刻才是我们唯一的归宿。”提出了“我们既不在过去,也不在现在,更不在将来,我们只是在途中、在此刻此处”,以及人类在“重复在此”里,不得不把此刻此处作为归,归于一个又一个此刻此处的哲学主题。
2025年3月14日安徽全椒县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好书推荐”发布了何章平先生写的《在喧嚣中觅得诗意栖居:》一文里——称唐国明为“都市生活的诗人哲学家”。称《零乡》一书“书中的每一页都闪烁着智慧的熠熠光辉,每一章都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深度叩问,如同镜子一般,清晰地映照出我们的生活状态与精神困境。”
唐国明2016年出版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找到《红楼梦》80回后曹雪芹文笔的书。
唐国明说过:续写《红楼梦》一万年也没有意义
编辑
唐国明,具有鹅毛风范骨、清风明月肉、闲云流水血、长风情怀心的学者、诗者、智者; 集文学家、哲学家、红学家、数学家于一体,集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开创鹅毛诗、半途主义、诗意流成就于一身的著名作家。在《钟山》《诗刊》《鸭绿江》《延河》《星火》及其他国内外书报杂志上发表作品近100万字。于2011年开始发表、2016年出版了从程高本《红楼梦》后40回里、找到百回全本《红楼梦》后20回曹雪芹文笔的成名作:《红楼梦八十回后曹文考古复原》(第81至100回)。做出了校对、纠正前八十回文本中1000多个错误,根据脂批本补全了第21回,以考古复原方式,删除了第67回不是曹雪芹的文笔,正文中带文句汇校标注、一点精选脂批、词句注释、难字注音本的《再现曹雪芹百回红楼梦》这部大书。此外,为传播自己的理念,唐国明于2019年和2022年陆续出版了《零乡》大部分草稿《鹅毛诗》和《坚守在长城要塞上的士兵》。2018年作品《这样论证哥德巴赫猜想1+1与3x+1》于上海作协、华东师大获奖。自2013年成名后,多次因学术主张、作品出版、文学话题登上热搜,最热时,一次光微博热搜阅读量就是1.2亿。
另外,唐国明在数学上——
一、发现论证了等差数列3个新规律
1、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 dn(m+n)=d(mn+ n²)。如4、5、6前的1、2、3,与4、5、6后的7、8、9,和差就是:数差1×[(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3的平方]=18。如“14、16、18”前的6、8、10、12,与“14、16、18”后的20、22、24、26;和差就是:数差2×[(中间数组项数3×两边数组项数4)+两边数组项数4的平方]=56。
这个规律可以通过数学公式来证明。“a、a+d、……、a+(m-1)d”前等差数列为:(a-nd) 、……、a- d ;“a、a+d、……、a+(m-1)d”后等差数列为:a+md 、a+md+d、……、a+md+(n-1)d;则:
b= { [ (a+md)+【a+md+(n-1)d】]×(n÷2)}-{ [ (a-nd)+(a-d)]×(n÷2)}= dn(m+n)=d(mn+n²)
综上所述,在项数为m的等差数前、后,数差d相同,项数n相同,且与项数为m的等差数,互相为连续数的两组数的和差b=dn(m+n)=d(mn+ n²)。若中间,间隔等差数,项数为0,即m=0时,则两组项数n相同、数差一律是d的整数,必然相互是连续数,其和差为d与n²的乘积,即b=dn²。
2、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与另一项数n相同、数差是d,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整数之和的和差相等。如:2、4、6、8与10、12、14、16这两组数之和的和差,等于15、17、19、21与23、25、27、29,两组数之和的和差,都是32。
3、从1开始的,项数相同、数差是2,且相互是连续数的两组奇数,一组数之和是另一组之和的3分之1。如1、3、5和7、9、11,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9:27。如1、3、5、7、9、11与13、15、17、19、21、23,这两组数之和的比就是36:108。【可以不看的简单证明:设每组数的项数为n,即{ [1+【1+2(n-1)】]×(n÷2)}÷{(1+2n)+ [1+2n+2(n-1)]×(n÷2)}=1/3。】
二、在论证哥德巴赫猜想的过程中,前所未有的发现,至少存在一对素数对称分布于任意大于3的整数左右两侧,且这两素数之和是此整数的2倍。即 t=[(t÷2)-q]+[(t÷2)+q]。 这一发现为哥德巴赫猜想1+1形式的成立提供了确定的支持。
三、 开创性的将3x+1猜想拓展为哲学模型,来解释宇宙万有的生成过程。通过“奇变递增为偶”和“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指出任何大于0的自然数最终都会落入一个特定的类似于3x+1猜想,“奇数x乘3加1,奇变递增为偶”和“偶数除以2的n次方,偶变递减为奇”的运算规则下,产生的4、2、1数字循环圈中,形成一种“万有总在途中”的通变模式。即:
……2x ↔ x ↔ (3x+1)÷2ⁿ ↔ …… ↔ 2ⁿ ↔ 4、2、1……
从而推导出宇宙星系万有的诞生与演化,不可能来自于爆炸,而是遵循类似于3x+1猜想“奇变递增为偶,偶变递减为奇”的圈套生成,最终归于“4、2、1”循环模式的形式。即:宇宙不始于爆炸,宇宙始于似递增递减的奇偶扩散造化中。
来源:作家唐国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