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文与视听融合来了!网文迎巨变,作者新机会!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17 10:24 2

摘要: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指出,网络文学的视听转化是目前文化产业的热点。网络文学为网络视听提供丰富的内容源头,而网络视听为网络文学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两者相互成就,构成了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新样式和产业新形态。要遵循改编逻辑,推动高质高效转化,实现跨领

5月15日,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融合发展研讨会,在京举办。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胡邦胜指出,网络文学的视听转化是目前文化产业的热点。网络文学为网络视听提供丰富的内容源头,而网络视听为网络文学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两者相互成就,构成了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新样式和产业新形态。要遵循改编逻辑,推动高质高效转化,实现跨领域发展,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

什么是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融合?

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融合发展,是指网络文学与网络视听产业通过IP改编、技术赋能和创作革新等方式,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

网络文学为网络视听提供丰富的内容源头,而网络视听为网络文学提供更大的传播空间,两者相互成就,构成了当下互联网时代的文化新样式和产业新形态。

有哪些新变化?

IP改编:网络文学通过改编成影视作品、微短剧等形式,进入网络视听领域,丰富了视听内容库,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技术赋能:随着AI、特效等技术的普及,网络文学与视听产业的融合进一步深化,能够孵化更多优质内容,提升文化产品的质量和观赏性。

创作革新:新的创作方法和路径不断涌现,推动了文化生产链条的重塑,促进了跨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对作者写作,有什么影响?

第一,可视化写作。场景的可视化,因为视觉图像最关键的属性,就是空间性。可视化写作,对小说空间场景的描述,需求更为强烈,包括环境设置,人物位置,光线色彩等。熟悉剧本的读者一定知道,剧本中每一幕都有具体的场景介绍。

比如,小说《长相思》的开头,玟小六在后院门槛上,喝羊肉汤——喝完后,出院门到河边洗碗——然后,在河边草丛中发现叫花子——假装没看到,回到了小院——再次到河边救人。

这种场景的交代清晰可见,有移步换景之感,读了之后,清晰的场景在脑中形成。

第二,人物形象的可视化。人物性格特点鲜明,有标志性的动作,有典型的特征,让人一眼就能记住。如《庆余年》范闲的现代诗背诵、《雪中悍刀行》徐凤年的白衣配双刀,这些片段,看一眼就能记住。

同时,要减少人物心理意识的写作,可以用对话来取代。通过对话,来表现人物,交代和推动剧情的发展。在对话时,可对人物的外貌、神态、衣着,进行描摹。

来源:作者惠永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