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父母走后第三年,冯巩把中秋家宴搬去大哥那间老破小,网友看完集体破防:原来明星也怕团圆散伙。
父母走后第三年,冯巩把中秋家宴搬去大哥那间老破小,网友看完集体破防:原来明星也怕团圆散伙。
老天津卫的胡同里,大哥冯信住的还是八十年代的单元房,楼道灯时亮时暗。
冯巩拎着两盒月饼上楼,姐姐冯幸耘已经在厨房拌馅,围裙上沾满面粉。
桌上没有山珍海味,只有一锅炖排骨、一盘拌粉皮、一盖帘自己擀的饺子皮。
冯巩把相机架在墙角,拍下全家挤在客厅吃饭的画面,发到网上,配文只有一句:爸妈没了,哥姐还在,哪儿都是家。
短短十几个小时,点赞冲破三百万,留言七万多条,很多人说自己看哭了。
有人扒出冯家旧宅,原来冯巩出生那栋英式洋房早在特殊年代被收走,一家七口搬去十二平米的平房,冬天靠煤球取暖。
父亲冯海岗辅仁大学毕业,母亲刘益素出身京东第一家,落难时仍把五个孩子按年龄排班,轮流洗碗擦桌,谁偷懒就少吃一块糖。
冯巩最小,常耍赖,姐姐就把自己那块省下来塞给他。
这段经历被冯巩写进政协提案:家庭教育立法要把兄弟姐妹相处写进去,别让独生子变成孤独的大人。
现在冯巩身价早就自由,可他还是坚持三条老规矩:一、过年过节必须回天津,不住酒店,挤大哥家沙发;二、礼物单价不许超两百,谁破例下次就别来;三、饭桌上不聊演出费,谁开口谁就负责刷碗。
去年中秋,外甥偷偷开直播想蹭流量,冯巩直接关机,回头一句:家不是舞台,想红去外面红。
姐姐在旁边补刀:爸妈留下的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张饭桌,谁砸场子就砸自己饭碗。
网友把冯家饺子配方抄疯了:猪肉白菜比例三七开,花椒水得提前一夜泡,擀皮中间厚边缘薄,煮三次凉水。
可冯巩说,真正的秘方是姐姐手心的温度,大哥粗糙的指节,还有自己偷偷包进去的一枚硬币,谁吃到谁洗碗,其实是为了让爸妈的照片多看一眼热闹。
心理学教授在评论区写长文:这种仪式感的重复,是丧亲家庭最好的自愈方式,比心理咨询便宜,比短视频鸡汤有效。
有人算了笔账,冯巩如果按商演报价,这顿饭至少损失七位数,可他宁愿推掉卫视邀约,也要在老旧餐桌前抢最后一只饺子。
评论区最高赞只有八个字:哥姐在,家就没散。
很多人开始晒自己兄弟姐妹的合影,有人十年没联系,当晚就拉群改口:明年轮到你家包饺子。
第二天,天津古文化街饺子皮销量涨了三成,老板娘笑得合不拢嘴:冯巩一张图,抵得上我们打半年广告。
看多了明星炫富、网红撕逼,突然刷到这张挤得转不开身的饭桌,才想起自己也有个老破小的娘家,也有个会擀皮的姐姐。
只是很多人把团圆拖到了明年,后年,直到再也凑不齐人。
冯巩没讲大道理,只把最普通的一顿饭晾在全网面前,却像给漂泊的人递了一张回程车票。
点开视频,你能听见饺子在锅里咕嘟咕嘟,像爸妈当年敲着盆喊开饭。
那一刻,手机外的你突然明白:家不是房子,不是存款,是有人愿意和你抢最后一只饺子,还嫌你手慢。
来源:奋发有为小鱼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