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建模为什么那么像真人?从陈师姐到宋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8 01:35 1

摘要:自2020年首播以来累计播放量突破50亿,评分从最初的7.9分一路攀升至9.6分。从最初饱受争议的真人动捕建模到如今的梅凝、宋玉、柳玉,真得很难想象这是出自同一动画。

自2020年首播以来累计播放量突破50亿,评分从最初的7.9分一路攀升至9.6分。从最初饱受争议的真人动捕建模到如今的梅凝、宋玉、柳玉,真得很难想象这是出自同一动画。

·第一阶段《风起天南》和《燕家堡之战》。真人动捕加虚拟引擎优异,虽然技术领先,但这在国产动画领域却是第一次。

→首先是技术层面的不成熟。虽然原力在CG制作领域有一定积累,但将真人动捕技术应用于长篇动画的经验有限。

→其次是资金投入的限制。第一季单集制作成本约为128万元,与后期相比明显低很多。而万维猫动画成立仅仅两年,在制作体系和人才储备方面都存在不足。虽然各有特色,但是一开始投资比较低,制作上面就显得比较差,有一种形象鲜明但是模型太过粗糙的感觉。

通过真人动捕技术创造出区别于传统国漫的真实感,追求高度写实的视觉效果。这种风格选择一方面是为了区别于此前的国漫作品,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达到更高的场景人物逼真程度。虽然整体存在不足,但也能够表现出比较细腻的情感变化。

·第二阶段《魔道争锋》、《再别天南》、《初入星海》。这种接近真人的3D动画代表了《凡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从单纯的动作捕捉升级为表演捕捉,不仅捕捉肢体动作,还能精确记录面部表情和细微的情感变化。

《凡人》单集制作成本较开播初期提升约60%,画面帧率稳定保持在24帧以上,细节呈现精度显著提高。

·第三阶段《星海飞驰》。从以真人建模为主转向以捏脸建模为主。相较于真人建模受限于演员形象,捏脸建模可以根据角色设定进行更加自由的创作,更符合原著中的形象要求。

过捏脸技术制作团队可以更加精细地调整角色面部特征,减少了早期真人建模带来的撞脸问题,提高了角色的辨识度。而且捏脸建模可以预设更加丰富的表情库,使角色在不同情境下的表情更加细腻生动,增强了情感表达的准确性。

虽然单次建模成本可能较高,但一旦建立完成,后续使用和修改的灵活性大大提高。添加衣物摆动发丝飘动,提升运动层次感。服饰纹理则通过多层材质叠加实现层次感,就像紫灵的轻纱材质,透光效果得到显著改善。

提升不仅体现在口碑上,也反映在商业上。动画的广告分成收入年均达到1.2-1.8亿元,衍生品授权年收入约为5000万元。

·第四阶段《外海风云》和《重返天南》虚幻引擎UE4到UE5全面升级,这不仅提高了渲染质量,还大大增强了物理模拟和光影效果的真实感。角色建模精度大幅提高,就像韩立的建模面数高达800万,比普通国漫角色精细10倍,制作周期长达两个月。

为了让2D角色呈现出更逼真的3D立体感,还使用了60台单反相机,两台工业相机的精密捕捉,以及331组高速灯板和15888个LED组成的黑色球体进行光照扫描。每秒钟上百张不同光线下的照片被迅速传输至云服务器进行高效计算。

角色头发由十几万根细腻的曲线交织而成,通过先进的物理模拟技术实现了发丝在不同动作和环境下的自然飘动效果。《凡人》单集制作成本已从初期的128万元提升至600-1200万元,增长了近10倍。单帧渲染时间从6分钟增加到28分钟,制作周期也从20天延长到45天。

随着王导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展开,《瀚海迷踪》大电影、3A游戏衍生品、真人剧形成《凡人》生态圈,以后在里面种田旅游也不是不可能了。

来源:一品姑苏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