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庆假期,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内人流如织。“大家请看这里,1945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清亮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展厅。一位身着整洁制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正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探寻红色记忆。
国庆假期,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内人流如织。“大家请看这里,1945年8月9日,毛泽东主席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清亮而坚定的声音回荡在展厅。一位身着整洁制服、扎着马尾辫的年轻女孩,正带领观众穿越历史长河,探寻红色记忆。
杨欣燃为游客们讲解如何使用AI伴游小程序
她就是00后讲解员杨欣燃,正以自己独特的方式讲述抗战故事,诠释使命担当,展现新时代青年讲解员的青春风采。
2022年从赤峰学院毕业后,这位来自兴安盟突泉县的姑娘,毅然选择成为一名红色讲解员。“选择这份工作,是希望用新时代青年的声音,让更多人记住不该被遗忘的历史。讲解不只是讲故事,更是将历史记忆一次次唤醒。”杨欣燃说。
杨欣燃主持青少年红色研学实践教育活动
2024年,她正式入职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成为馆内唯一一位00后讲解员。刚上岗时,面对陌生观众,她坦言“紧张得手心冒汗”。但很快,通过一次次与观众互动,她找到了自己的节奏。“现在反而很享受和观众交流的过程。”
入职以来,杨欣燃已完成500多场讲解,累计接待观众上万人次,最高纪录是单次接待200人的大型团队。“从最初的青涩紧张,到如今的坚定热情,我的变化在于把这份工作当作一种使命。讲解已不仅是完成任务,更是把历史的力量传递给更多人。”
为提升讲解水平,杨欣燃摸索出了“学习+实战+取经”的三件套秘诀。通过持续自学充电、实战演练和与同行交流,她的讲解技艺日益精进。今年9月17日,她参加了在河北邢台举办的“薪火相传 和平筑梦”专题交流活动,与全国各地的宣教人员切磋技艺。“那场面简直像一场‘宣教战斗’,收获特别大!”她兴奋地回忆。
杨欣燃为学生们讲解1947年的乌兰浩特微缩沙盘
作为一名00后讲解员,杨欣燃善于运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红色文化。“我们的优势在于思维新、接受快,能将新媒体、流行表达与传统讲解相融合,让讲解更具时代感。”除了日常讲解,她还主持青少年研学活动,引导更多青少年从红色历史中汲取力量,自觉践行“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
最让杨欣燃感到欣慰的,是观众听完讲解后的真切感悟。“有位游客在听我讲述抗战时期的故事后说:‘原来历史中不只有大英雄,还有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身影。’这让我觉得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意义,能帮助大家感受到历史的温度。”
从个人成长到价值实现,这份工作也让杨欣燃的思想发生了变化:“我的心态从紧张转为坚定,从被动完成变为主动传递,这是最珍贵的收获。”谈及未来,杨欣燃眼中闪着期待的光:“我希望多参加交流活动,与各地讲解员进行思想碰撞,把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取得民族解放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在这个年轻人热衷追逐潮流的时代,杨欣燃选择了一条回归历史的路,她用青春之声讲述红色记忆,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得以延续。正如她所说:“每一次讲解,都是对历史的致敬,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在内蒙古民族解放纪念馆,这位00后讲解员正以青春资态,为红色文化传播注入新的动能。
来源:岭上兴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