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50年6月10日凌晨,台北马场町,四声枪响。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倒在雨地。名单交出的第八天,国民党动手,台工委防线彻底断裂。一盘牛排,换来一千八百个名字!1949年冬,台北社会气氛紧绷。蒋氏在阳明山命令:清查地下组织。毛人凤把任务交给保密局侦防组长谷正
1950年6月10日凌晨,台北马场町,四声枪响。
吴石、朱枫、陈宝仓、聂曦倒在雨地。
名单交出的第八天,国民党动手,台工委防线彻底断裂。
一盘牛排,换来一千八百个名字!
1949年冬,台北社会气氛紧绷。
蒋氏在阳明山命令:清查地下组织。
毛人凤把任务交给保密局侦防组长谷正文。
台工委原以为解放军很快过海,便明目张胆办《光明报》。
报纸公开寄给陈诚办公室,毫无保密。
门槛同样宽松,李登辉都能登记入会。
地下工作被做成“公开宣讲”,隐患从一开始就在。
第一环破口出现。
保密局突击基隆,抓走《光明报》负责人钟浩东。
三昼夜刑讯,他不说老郑下落,却留下笔记指向“老郑”。
第二个落网的是副书记陈泽民,挺了三十六小时后松口:
老郑就是台工委书记蔡孝乾。
1950年3月,蔡孝乾再被捕。
保密局把牛排、红酒端进审讯室。
他看一眼铁窗,低头切肉。
一句话接一句话,数字累加,最终交出一千八百余人。
名单里写着“吴次长”。
当时在国民党体系,姓吴的次长只有吴石。
谷正文早怀疑吴石:
别的军官染赌色毒,吴石两袖清风。
上下班准点,账目干净。
周至柔是参谋总长,也是吴石的军校学弟。
毛人凤先把报告递给周至柔,再送蒋氏。
蒋氏批示“速办”。
4月清晨,谷正文敲开吴府。
他自称旧部探望,王碧奎自然礼遇。
闲谈中,谷正文顺手问:“朱枫来过没有?”
王碧奎回答:“来过,谈公事。”
一句话印证了蔡孝乾口供。
联络员只有朱枫,线索一合,吴石身份坐实!
朱枫此刻滞留舟山定海。
他手里有吴石亲签的特别通行证。
空海封锁,船只难寻,他躲进存济医院。
保密局发急电,浙江站长沈之岳布控码头。
五月底,朱枫被擒。
他吞金未死,被强行救回。
台北入夏,梅雨不停。
吴石被带进保密局时,口袋里只有钢笔和《孙子兵法》。
搜出的还有那张通行证和暗号本。
案件定为“一级内奸”。
6月10日行刑。
四人戴手铐站在泥地。
吴石向身后同伴点头,无言。
枪响后,他倒地,年仅五十六。
王碧奎收到遗物,两件。
骨灰运回北平,香山福田公墓合葬。
生前清廉,死时无惧!
蔡孝乾随后被封少将,领防务部门研究室职务。
谷正文也升官,晚年长期失眠。
两人都活到了退休,未受军事法庭审判。
电视剧《沉默的荣耀》播出,人们终于把面孔和历史对应。
弹幕里怒骂蔡孝乾,责怪谷正文,也质疑台工委疏忽。
焦点有三:
1。 台工委为何公开办报?
2。 联络线为何只设一条?
3。 高层情报为何落到笔记本?
核心原因还是一句:自信压倒警觉!
办报导致固定落点,特务摸排有门牌号可查。
通行证上签名,让朱枫成了移动把柄。
蔡孝乾在组织内部无人监督,一餐牛排就足以收买。
台工委损失,直接打乱大陆对台情报布局。
解放军准备登陆金门厦门的计划,也因信息受阻推迟调度。
今天回看,这段史料仍有现实警示:
1。 组织保密不能寄望个人觉悟。
2。 情报线路要多点备份。
3。 身份核查必须常态化。
一次侥幸换来全盘代价!
现在问题抛给你:
如果你是当年台工委负责人,看到形势紧迫,第一步会怎么补救?
请在评论区写下方案,留下名字,留给后来人参考。
等你来讨论……
来源:洒脱高山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