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格的智慧:一辈子做对3件事,就可以很富有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7 22:34 1

摘要: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手机里存着几十 G 的学习资料,每天打卡背单词、学技能,可三年过去还是原地踏步;跟风做副业、追风口,忙到凌晨却没赚到钱,反而欠了信用卡;明明对伴侣不满意,却因为 “年纪到了” 勉强结婚,最后一地鸡毛。

你有没有过这种感觉?手机里存着几十 G 的学习资料,每天打卡背单词、学技能,可三年过去还是原地踏步;跟风做副业、追风口,忙到凌晨却没赚到钱,反而欠了信用卡;明明对伴侣不满意,却因为 “年纪到了” 勉强结婚,最后一地鸡毛。

我们总在问 “怎样才能变富有”,忙着学成功人士的方法论,却从没停下来想:也许人生根本不需要做对一百件事,只要少做错几件关键的事,再守住几个核心原则,就已经能超越 80% 的人。

查理・芒格早就点透了这个真相:“生活和生意上的大多数成功,来自你知道应该避免哪些事情。” 他活了 99 岁,从没靠投机取巧,只是坚持避开愚蠢的坑、守住做人的根本,就活成了人人羡慕的 “富有者”。

这里的 “富有”,无关金钱,而是内心的踏实、关系的可靠、人生的掌控感,这才是真正带不走的财富。

别再死磕 “成功秘籍” 了,芒格的秘诀是 “反向生存”

你肯定刷到过不少 “30 岁前年薪百万的 5 个技巧”“普通人逆袭的 3 个风口”,可越学越焦虑。这就是最常见的误区:我们总在追求 “如何变优秀”,却从没思考 “如何不变得糟糕”。

芒格的认知恰恰相反:“我们从来不去试图成为非常聪明的人,而是持续地试图别变成蠢货。”

他年轻时在阿拉斯加当气象预报员,北极圈的天气说变就变,错判一次就可能让飞行员丧命。

他没去研究 “怎么精准预测晴天”,反而天天分析 “哪些天气会导致空难”,机翼结冰、燃油不够备降,只要避开这两个致命点,安全率就提升了 90%。

这背后是心理学里的 “损失厌恶” 原理:比起得到 100 块的快乐,失去 100 块的痛苦要强烈 2.5 倍。

人生也是这样,一次致命错误(比如糟糕的婚姻、透支信用的决策),可能抵消十年的努力;但只要避开这些坑,哪怕走得慢,也在稳步向上。

我认识的 “人生赢家”,都在偷偷做 “减法”

前同事 Lisa 就是个例子。30 岁那年,她身边的人要么跟风创业,要么跳槽去赚快钱,她却列了张 “绝对不碰清单”:不做需要垫资的生意、不跟三观不合的人合伙、不因为 “别人都做” 就结婚。

有次她闺蜜拉她做微,说 “三个月就能买包”,她翻了翻代理合同,发现要先交 5 万加盟费,立刻拒绝,后来那品牌半年就跑路了。别人催她 “再不结婚就晚了”,她坚持 “不将就”,32 岁遇到现在的老公,两人互相扶持,比那些凑活结婚的同事过得幸福多了。

Lisa 说:“我没什么过人的本事,就是少踩了几次大坑。”

这正是芒格的逻辑:“如果我知道我会死在哪里,我就永远不去那里。” 那些看似 “没野心” 的选择,反而帮她攒下了最宝贵的财富,时间、信任和安稳的生活。

怎么做到不把人生搞砸呢?分享3 个马上能用的方法

1、画一张 “人生死亡清单”:拿张纸写下 “哪些事做了会让我后悔十年”—— 比如为了钱做违心的工作、跟消耗你的人纠缠、透支健康熬夜。把这张纸贴在手机壳里,做决策前先看一眼。

2、做 “最坏情况测试”:每次想做一件事,先问自己 “如果搞砸了,我能承受后果吗?” 比如想辞职创业,先算 “存款够不够撑 1 年”;想结婚,先想 “如果对方失业 / 生病,我还愿意跟他过吗?” 能承受再做。

3、建个 “错题本”:把每次后悔的事记下来,比如 “轻信别人的承诺亏了钱”“说话太冲伤了朋友”,每周翻一次,慢慢就会形成 “避坑直觉”。

真的别再迷信 “人脉和技巧”,芒格说 “可靠才是顶级能力”

职场里总有种误区:觉得会说话、懂套路、有技能,就能混得好。

可你有没有发现,那些真正被重用、被信任的人,往往不是最 “聪明” 的,而是最 “靠谱” 的,答应的事一定做到,出错了不甩锅,有问题提前说。

芒格早就戳破了真相:“极度的成功很可能是由几个优点发挥到淋漓尽致造成的,而可靠就是其中之一。”

他跟巴菲特合作几十年,从没红过脸,核心就是 “彼此靠谱”,巴菲特说 “查理从不说谎,也从不夸大其词”,芒格说 “沃伦承诺的事,比合同还管用”。

这不是鸡汤,而是社会运行的底层逻辑:信任的建立成本极高,破坏却只要一秒。

一个靠谱的人,等于自带 “信任背书”,别人跟你合作不用防着你、不用反复确认,自然愿意给你机会。

就像芒格说的:“如果你们拟定的婚姻协议书长达 47 页,那这婚还是不结为妙,真正的关系,靠的是靠谱的默契。”

我表妹小艾刚工作时,学历和能力都一般,却只用两年就成了老板的得力助手。秘诀特简单:把 “靠谱” 做到极致。

老板让她做报表,她不仅准时交,还会附一张 “备注页”,写清数据来源、可能的误差点;同事请她帮忙带文件,她会提前拍照片确认,怕漏带还列了清单;有次项目出问题,她没像别人那样甩锅,而是先承认 “我负责的部分没检查到位”,再拿出解决方案。

有次公司要跟一个重要客户合作,老板直接指定小艾对接,说:“把事交给她,我不用多问一句。” 后来客户也说:“跟小艾合作最省心,她说‘没问题’,就真的没问题。”

这就是靠谱的魔力:它不用你费尽心思搞关系,却能帮你攒下最值钱的 “人际资产”。就像芒格说的:“如果你从一开始就有诚实可靠的记录,你会在这个世界上取得很大的成功。”

那普通人如何快速养成 “靠谱体质”?

1、“三问” 原则:答应别人事前问 “需要达到什么效果?”“有什么时间节点?”“有哪些注意事项?” 别靠猜,问清楚再做。

2、“提前 10%” 法则:交任务提前 10% 的时间,比如要求周五交,周四下午就发过去;赴约提前 10% 的时间到,哪怕在楼下等也别迟到。

3、“兜底思维”:做任何事都留个后手,比如发邮件同时存草稿,跟客户沟通后发文字总结,避免 “口说无凭”。

比 “没钱” 更可怕的,是 “见不得别人好”

你有没有过这种时刻?刷到同学晒升职海报,心里莫名不爽;看到闺蜜买了新包,悄悄去搜价格比自己的贵多少;同事涨工资了,明明跟自己没关系,却一整天都烦躁。

这就是芒格说的 “致命罪行”:“关注别人赚钱比你更快的想法,是一种致命的罪行。” 他不是在危言耸听,比较心会像毒药一样消耗你:为了比过别人,跟风买超出能力的东西,陷入负债;为了追别人的进度,放弃自己擅长的事,越做越累;看到别人成功,否定自己的价值,变得自卑焦虑。

芒格自己就是个 “反比较” 高手。他和巴菲特明明很有钱,却几十年住老房子、开旧车。有人问他 “别人都买私人飞机,你不羡慕吗?” 他笑着说:“我不需要那个东西,为什么要羡慕?总是会有人比你过得好,这并不可悲。”

心理学上有个 “幸福递减效应”:当你总跟别人比,得到再多也不会满足;可当你专注自己的生活,哪怕一点小进步都能带来快乐。真正的富有,不是 “比别人好”,而是 “对自己满意”。

我邻居张姐以前是出了名的 “焦虑女王”:女儿成绩比不过同事家的,焦虑;老公工资没同学高,焦虑;自己穿的衣服不是名牌,焦虑。为了 “跟上别人”,她报了昂贵的瑜伽课、给女儿报了 5 个补习班,结果存款花光了,一家人还天天吵架。

后来她听了芒格的演讲,开始做 “减法”:把手机里的 “炫耀朋友圈” 都屏蔽了,每周写 “感恩清单”,记下 “今天女儿给我倒了水”“老公修好了灯泡”“自己做的饭很好吃”。

慢慢的,她不再盯着别人的生活,反而发现自己的日子挺幸福:女儿贴心,老公顾家,自己有份喜欢的小生意。

现在的张姐,脸上总带着笑,她说:“以前总想着‘比别人强’,累得像条狗;现在只想‘过好自己’,反而觉得特踏实。”

这就是芒格说的:“如果你已经相当富裕(这里指精神满足),别人的财富增长比你快,那又怎么样呢?”

分享3 个小技巧,帮你戒掉 “比较心”

1、“需求筛选” 三步法:想买东西或做选择时,问自己 “这是我真的需要,还是因为别人有?”“没有它,我的生活会不会受影响?”“买了它,我会开心超过 3 个月吗?” 三个问题都 yes 再做。

2、“时间线” 视角:羡慕别人时,就想 “5 年后,我还会在意这件事吗?” 比如别人涨了 500 块工资,5 年后根本不算事;别人买了名牌包,5 年后早就过时了。

3、“成长账本”:每天记一件 “自己比昨天好的事”,比如 “今天比昨天多读书 10 页”“今天控制住没发脾气”。慢慢你会发现,自己一直在进步,根本没必要跟别人比。

芒格活到 99 岁,总结自己的人生时说:“我这辈子没做过多少惊天动地的事,就是避开了愚蠢的事,守住了靠谱的底线,没被比较心绑架。”

其实人生哪有那么多 “成功秘诀”?所谓的 “富有”,不过是:不踩坑,所以少走弯路;靠谱,所以有人信赖;不攀比,所以内心安宁。

从今天起,别再忙着学 “如何成功”,先学 “如何不失败”;别再追 “别人的生活”,先守 “自己的节奏”。一辈子只要做好这几件事,你就已经是最富有的人了。

来源:阿胖读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