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迷茫时,满心期待地去找人解惑,结果对方只是打个哈哈,敷衍了事;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迷茫时,满心期待地去找人解惑,结果对方只是打个哈哈,敷衍了事;
失落时,本想寻求朋友的安慰,没想到对方连倾听都显得不耐烦;
逆境时,你四处寻求帮助,最终却一次次失望而归。
现实就是如此,在你越是艰难的时候,越不会有人伸手帮助你。
俗话说:贵人不帮弱者,财神不渡怨妇。
如果你不自救,这世上就没人会救你。
1
贵人不帮弱者
《通往财富自由之路》一书中写过一句话:
别人之所以愿意帮你,是因为他已经看到了你的价值。
相反,人在低谷,没本事没能力,注定就不会有人伸手助你。
90年代末,张山揣着家底独闯北京。
因为在家乡跟老师傅学过烤鸭,他闷着头就支起了一个烤鸭加工作坊。
不消半年,生意就红火起来,一天能轻松卖出上百只烤鸭。
可这时市监局突然出现,把他的地下作坊查封了。
所有的加工设备被没收了不说,还被罚了数千元。
风波过后,张山兜里分文不剩,可他不甘心就此灰头土脸地回家。
他东奔西跑找人办贷款,想着重新置办个正规的作坊。
终于他打听到了一个提供创业扶持资金的银行项目。
项目负责人口碑很好,为人也很热心,不少人都受过恩惠。
可张山登门造访后,却当场被浇了盆冷水:
他一没学历,二没技术,三没资产,甚至没有商业计划书,风险评估完全通不过。
对方无奈表示,但凡有一个达标,他都会不遗余力帮忙申请资金。
听完对方的话,张山顿时清醒了:
自己什么都没有,别人凭什么帮助你。
死心之后,他不再奢望什么贵人相助,而是在新发地批发市场里打杂。
拉一次板车5元,卸一车货10元。
就这样,几元几元地攒了六年,他才有了本钱重新做起烤鸭生意。
罗翔在直播中说:
没有人愿意去扶持一个毫无价值的人。
当你一身泥泞,再怎么献殷勤,都是别人眼中无关紧要的存在。
现实中,很多人人微言轻,却习惯以卑下的姿态去乞求别人的帮助。
却不知,能力才是筹码。
低价值的人,注定不被人瞧上;实力浅的人,永远走不出低谷。
弱者从来没有资格得到帮助,只有你有价值了,强者才愿意托举你。
2
财神不渡怨妇
什么是怨妇呢?祥林嫂就是典型。
她总是唉声叹气、逢人诉苦,总觉得自己命不够好。
她总是把自己的不幸归咎于老天,而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像这样人的,怨来怨去最终只会让生活愈发糟糕。
作家马银春讲过温州的两兄弟。
在改革开放初期,这两兄弟看准了鞋子商机,决定每人办一家鞋厂。
哥哥吃住在鞋厂,埋头苦干多年,慢慢把自家鞋厂做大了。
弟弟也想干出一番事业,可他却很快丧失了斗志。
理由是:鞋厂竞争那么大,我肯定干不过人家。
于是,他不去工厂,不跑客户,每天只知道瘫在家里。
身边人问两句,他就开始抱怨不休:
太累了,太难了!做生意不是人干的!
最终,弟弟在满腹牢骚中亏光了所有家底。
正如画家竹久梦二所说:
人总是很容易被自己所说出的话所催眠,你总是挂在嘴上的抱怨,将会成为你的人生。
抱怨是一剂毒药,你的怨言越多,越会加剧消耗你的财运。
90年代,北大有一位医学生张进生,被分配到了天津一所小医院。
得知分配结果那天,他就高呼“不公平”“有内幕”。
但还是带着满肚子怨气入职了。
其实医院待遇不错,一个月工资能有一千多。
在那个年代,已然算是高薪。
可他却觉得自己北大毕业,就这么点工资,实在是委屈了他。
于是就整天唉声叹气,看起病来也糊弄了事。
有一次,他竟然给病人用错了药,酿成了一起医疗事故。
他直接被剥夺了行医资格,成了一位无业游民,只好回到家乡另做打算。
可回家后,他愈发不服,只是每天咒骂世道不公。
多年以后,他彻底沦为一名废人,只能靠低保度日。
有句话叫,身弱不担财,心弱难聚财。
心弱之人,稍不如意就心灰意冷,怨天尤人。
却不明白,抱怨,才是贫穷的起点。
人一旦陷入抱怨之中,就总想着自己缺什么,而看不见能做什么;总计较得不到,而忽略已拥有的。无形之中,他们就白白错失了变富的机遇。
3
看过一句感触很深的话:
人啊,这辈子能活成一棵树,就别做一根藤。
因为这世上没有人会无缘无故帮你,更没有人谁能永远靠得住。
只有本身拥有向上生长的能力,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家宋海明在成名之前,一直生活在山村中。
年轻的时候,他写了不少散文、小说,可一直苦于没有发表的途径。
他曾找到乡文化站,免费替人家割稻插秧,只求对方推荐自己的文章。
结果对方丝毫不领情,还找他索要打点关系的费用。
他又寻到县文化馆求助工作人员,谁料对方连正眼都不瞅他一眼。
宋海明于是带着稿子亲自送往报社。
时值酷暑,他顶着烈日,走了两天山路,才终于进了城、找到了报社。
报社编辑看完作品后,十分中肯地评道:
有几篇情节构思、文字功力确实不错,但离上报还有一段距离。
面对编辑的婉拒,宋海明只说了一句话:
“我改,只要能上报,改十遍不行就改一百遍。”
他就在报社附近找个桥洞住下了,饿了就吃了干粮,渴了就喝自来水。
其余时间不是在改稿,就是在等待反馈。
最后,历经七天疯改数十遍,他如愿发表了自己的处女作。
作家秋风说,生命是一场向内的泅渡,自救是命运的唯一解药。
人在低谷,靠的住只有自己。
与其牢骚连连,不如行动起来。
《超级演说家》中选手崔万志说过自己的经历。
他是一名脑瘫患者,费劲千辛万苦才考上了大学。
毕业后他跑遍了人才市场,投了数百封简历。
可别人一见他残疾,没有一丝犹豫,全部回绝了他。
没有工作的日子,他天天饱一顿饥一顿,日子非常窘迫。
但他却不曾怨天尤人,反而决定去创业。
他摆过地摊,做过书贩子,开过超市……
可却一一失败,最难的时候,他一度负债四百多万。
但他却没有半点怨言,反倒愈挫愈勇,屡败屡战。
最终,他在电商赛道站住了脚跟,一跃成为千万富翁。
有句话说,烧不死的鸟是凤凰,泥坑爬出来的人是强者。
人难免会遇到挫折、跌入低谷。
也许有人会伸一次手帮你,但你总会遇到无人问津的时候。
最后能不能爬起来看的还是你自己。
要知道,上天总是垂青于内心强大、身怀本领的人。
少点嘴上的抱怨,多些实际行动。
当你不断尝试,努力修炼绝技,终能换取丰厚回报,走出人生的低谷。
▽
季羡林在《悲喜自渡》中写道: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是孤独的旅客。
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除了自渡,他人爱莫能助。
身处低谷,与其盼望他人的救赎,不如努力提升自己。
当你能够挺起脊梁,扎实地迈出每一步,终会跨越生命的沟壑,迎来新的转机。
点个赞吧,与朋友们共勉。
来源:洞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