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司机的炒股逻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21:25 1

摘要: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平台,但主播的普通话不标准,声音尖锐,语义混乱,信息重复,还经常插入无关的内容,听一会儿,就让人烦躁。

了解我的读者,应该都知道,我喜欢和司机聊天,经常能发掘出有趣的故事。

前几天,我打网约车,司机有2个手机,一个用来工作,放在手机支架上。另一个,放在扶手箱上,听财经直播。

我不知道那是什么平台,但主播的普通话不标准,声音尖锐,语义混乱,信息重复,还经常插入无关的内容,听一会儿,就让人烦躁。

各位可以自行脑补一下直播带货的话术,说来说去,其实就那几句话,主播简直就像一个机器人,情绪亢奋,不断怂恿看客下单。

我判断信息质量的标准,有2个。

第一,信息密度。必须要有内容,还有密度高,拖沓松垮的内容,基本不看。首选文字,视频也可以,但信息密度必须高。

第二,表达水平。表达是一门艺术,有时候,与三观无关。举个例子,蔡京、严嵩、秦侩,都是大奸臣,但他们的书法水平很高,讨厌他们的为人,与欣赏他们的书法,两者不矛盾。

我经常在聊天群看到有人说,因为三观不合,拉黑了某作者。

我听了很诧异,心想,原来很多人只看跟自己三观相同的内容!

从不拉黑三观不同的人,恰恰相反,我还会刻意关注一些三观不同的作者。一来,能知道别人在看什么,二来,也可以避免自己陷入信息茧房。

总之,根据以上2个标准判断,这个所谓财经主播的水平,很低,司机对信息的判断能力,也不高。他可能已经深陷信息茧房,只选择自己愿意相信的内容。

好奇心发作,我问司机:你炒股吗?

他说:炒,你也炒股?

我说:也算吧,不过我不太懂,只买过一点基金和ETF。

他说:这些虽然稳定,但涨幅太小,我是小散,没有那个耐心。

于是我就问:你炒股赚钱吗?

他的答案让我很吃惊:不赚钱,每年都亏。

我忍不住又问:既然不赚钱,为什么还要炒股?

他叹了一口气说:也算留个念想吧,万一运气好,翻几倍也有可能。

我在心里说:他不是炒股,而是在买彩票。

万万没想到,我们仿佛心有灵犀,他自言自语道:至少,比买彩票中奖的几率高一点。

后来他告诉我,在疫情前,他是干餐饮的,也算一个小老板,后来店铺生意不好,关门歇业,他走投无路,和很多中年男人一样,唯一能想到的就是开网约车。

他坦言,开车久了,腰椎、颈椎都不行了,但也不敢轻易停下来。网约车对他而言,已不只是谋生手段,更像是一种困局中的惯性挣扎。而炒股,不过是想搏一个逃离现状的机会,哪怕希望渺茫。

根据宁波市公路与运输管理中心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宁波市出租汽车行业发展白皮书》。

截至今年6月底,宁波共有网约车45151辆,司机平均年龄42岁。扣除承包费(车辆租金)、保险、维修、保养、电费、等成本,电动网约车月均纯收入,为5541元。

而根据我多次田野调查,网约车司机的到手时薪大约为30元左右。如果每周工作6天,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共250小时,一个月收入大约为7500元。那些月入过万的司机,几乎是整月无休,每天工作12小时以上。

另外,目前大多数网约车平台与司机之间是「合作关系」,而非正式的劳动合同关系,司机如果想有社保保障,只能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参保。当然,要平台叫社保也可以,无非就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总之,扣除社保之后,宁波的网约车司机,是收入比较低,工作强度非常大的一群中年男人。他们中间的股民,应该算小散户。

那么,小散户炒股,赚钱的概率有多少呢?

2024年,也算一个跌宕起伏的牛市,从年初的2700,涨到年底的3400。但也只有42.8%的股民实现盈利,人均账面盈利1.52万元,但低于市值增幅,说明多数人“跑输”市场。

散户的资金越小,亏损比例越高;

小于1万元的散户,几乎全军覆没。1~10万元的散户,98.7%亏损。10~50万元的散户,85%亏损≥50万元的散户,59%盈利,人数仅占比8%,却成盈利主力。

关于散户的赚钱概率,网上随便一查,就可以找到很多权威数字,比如:

过去十年能“持续盈利”的散户估计只占5~10%;80~90%长期处于亏损或保本状态。2015年牛市中,真正大赚的投资者仅0.5%,85%的散户反而亏钱。散户贡献>80%的交易额,却只得到不到9%的利润,机构以

从理性的概率角度看,小散户想在股市发财,简直就是与虎谋皮,千里送韭菜。有人甚至提议,股市应该对小散户进行严格管理,通过专业知识考试的人,才有资格炒股。

出发点也许是好的,但问题来了。

首先,谁有资格判定,别人的认知水平不高呢?从人数来说,我这种人,也许是少数,司机这样的人,反而是多数,一人一票决定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其次,设置门槛,也就相当于剥夺了别人的选择权。他自愿炒股,愿赌服输,不偷不抢,不怨天尤人,炒股也许是他生活唯一的寄托,他没错。如果剥夺他炒股的资格,他连最后一点希望都没了,结果反而可能更糟糕。

最近网约车的价格,似乎特别低。前段时间,我去了一趟南京。就打了一个「惊喜特价」,居然才4.8元。更让我意外的是,司机居然开特斯拉毛豆Y,他也是一个投资失败的中年人,不过好在,他是本地人,有房子住,有车位,还有一辆特斯拉,不仅不要付车辆租金,晚上自家充电还比同行便宜,开网约车,勉强可以负担起南京城里的中产生活。

普通人,尤其是人到中年的中产阶层,最难做到的是,判断自己的能力,评估潜在的风险,对于多数人来说,发财只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保本是唯一能做的底线。

守住底线,至少可以保存中产的体面,一旦从中产跌落,后果就……

来源:茶狐看世界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