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刚生效,俄罗斯游客就来抢货 上海商场被扫货:6台华为折叠本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10-07 20:22 1

摘要:9月15日中国对俄免签生效,10月就有俄罗斯游客在上海狂扫6台华为折叠本——单台2万,6台12万,付款时连价签都没多看一眼。这个国庆,上海商场里的“老外”购物车,正在改写一个被忽略的真相:当中国从“出境爆买国”变成“入境爆买目的地”,世界正在用钱包投票。

9月15日中国对俄免签生效,10月就有俄罗斯游客在上海狂扫6台华为折叠本——单台2万,6台12万,付款时连价签都没多看一眼。这个国庆,上海商场里的“老外”购物车,正在改写一个被忽略的真相:当中国从“出境爆买国”变成“入境爆买目的地”,世界正在用钱包投票。

正大广场华为旗舰店的吴店长说得实在:“国庆每天两三笔离境退税,单笔最高两三万。”而那位俄罗斯顾客的6台折叠本,更像一个符号——过去中国游客去欧洲抢LV、去日本背马桶盖,如今外国游客来中国,把华为折叠本当“伴手礼”。这背后,是中国科技产品的“全球溢价”终于被看见。

华为折叠本的吸引力,不止于“高端”。2万元的单价,买6台意味着12万消费,这不是冲动,是精准选择。俄罗斯游客或许知道:在全球市场,能同时做到“三折叠屏+卫星通信+鸿蒙系统”的笔记本,目前只有华为。当科技产品具备“不可替代性”,它就成了比奢侈品更保值的“社交货币”——送朋友一台中国产的高端折叠本,比送包更显“懂行”。

不止华为。青稚文创店的“生日护手霜”,把陆家嘴“四件套”印在盒子上,还能按生日数字定制,德国游客甘愿为这“小心思”买单;百联青浦奥特莱斯里,泰国情侣看到茉莉Molly联名卫衣就“扫货”,因为“在泰国买不到这么全的款式”。这些细节藏着一个逻辑:老外来华消费,不再只为“便宜”,而是为“中国独有的价值”——科技的稀缺性、文化的独特性、设计的新鲜感。

数据不会说谎。青浦百联奥特莱斯的离境退税笔数,今年国庆比去年暴涨177.27%;新世界城更猛,增幅153.33%。俄罗斯、菲律宾、美国游客冲进商场,拖着行李箱直奔POLO、NIKE、BOSS,消费前三类是服装、包袋、鞋履——这些曾是中国游客出国必买的“刚需品”,如今在国内就能让老外“剁手”。

免签政策像一把钥匙,打开的不仅是入境通道,更是消费市场的“毛细血管”。过去境外游客来华,多是跟团游,消费集中在故宫、外滩等传统景点;现在免签扩容,散客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扎堆景点,而是钻进浦东前滩公园巷、青浦夏都小镇这些“新兴街区”。正如行业协会说的:“消费呈现多点散发、市场下沉,不再仅限于传统景点。”

这种“下沉”恰恰是市场活力的体现。青稚门店的胡店长透露,暑假时境外游客占比能达七八成,客源从日韩、东南亚扩展到欧美;FOUND158的比利时餐厅为俄罗斯游客新增红菜汤,还办起俄语脱口秀,凌晨5点的店里坐满日本人、韩国人、中东人,像个“小联合国”。当免签覆盖更多国家,游客来源越多元,市场就越需要“错位竞争”——你卖科技,我卖文创,他卖体验,最终形成“全域消费生态”。

有人说,免签只是“方便外国人来玩”,但数据告诉你:这是一场“双向奔赴”。俄罗斯游客买6台华为折叠本,本质是对中国科技的信任;德国游客买生日护手霜,是对中国文化的好奇;泰国游客抢联名卫衣,是对中国市场活力的认可。这些消费行为,拼凑出全球对中国经济的“信心画像”。

更值得关注的是“夜经济”的变化。过去老外夜游上海,只认新天地、外滩;现在他们钻进巨鹿路的FOUND158,在比利时餐厅听俄语脱口秀,去枫烧鸟吃到凌晨5点。静安丰盛里、杨浦大学路这些老牌街区,和浦东前滩公园巷、青浦夏都小镇这些新兴地标的“多点开花”,证明中国的吸引力不止于“硬件”(高楼、景点),更在于“软件”(文化、服务、体验)。

当免签“朋友圈”不断扩容,入境消费力成了一块“试金石”:科技产品能不能打动全球?文化创意能不能走出国门?商业服务能不能留住人心?俄罗斯游客的6台华为折叠本、177%的离境退税增幅、凌晨5点的“小联合国”餐厅,都是答案——中国经济的软实力,正在被全球游客用钱包“投票确认”。

6台华为折叠本的故事,远不止“消费”那么简单。它藏着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当中国从“世界工厂”变成“世界市场”,从“出境爆买”变成“入境吸金”,免签政策打开的,是全球资源流动的新通道。未来,随着更多国家加入免签“朋友圈”,我们或许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老外拖着行李箱冲进中国商场,不是为了“代购”,而是为了那句——“在中国,能买到全世界买不到的好东西”。这,才是中国经济真正的“硬气”。

来源:科技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