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传染”。我们所说的会“传染”的疾病一般属于感染性疾病,通常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
肺癌不是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不会传染。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什么叫“传染”。我们所说的会“传染”的疾病一般属于感染性疾病,通常每一种传染病都有它特异的病原体,包括微生物和寄生虫。传染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
而肺癌是基因突变逐步积累形成的一类疾病,不会通过任何日常接触途径传播。它与肺结核、新冠肺炎等传染病有本质区别,即使与肺癌患者密切接触,如共同生活、工作、拥抱、握手等,也不会被传染上肺癌。核心原因在于:
1.癌细胞离开原主难以存活:癌细胞在患者体内很顽强,但一旦离开原主人,就像鱼离开水,很难存活。
2.免疫系统会清除“外来者”:即使有癌细胞进入他人体内,也会被免疫系统识别为“外来物”并立即消灭。
3.无致病微生物参与:肺癌的发生没有病毒或细菌参与,而是体细胞基因突变的结果。
与传染不同,遗传是指亲代的基因特征传递给子代。
目前的研究表明,肺癌并不是一种严格意义上的遗传病,也就是说,肺癌不会像某些单基因遗传病那样,一定会遗传给下一代。但是,肺癌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
所谓遗传易感性,是指某些人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体内存在一些与肺癌发生相关的基因变异,使得他们在相同的环境因素作用下,比普通人更容易患上肺癌。
有研究显示,如果家族中有人患有肺癌,那么其亲属患肺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群略高。尤其是当家族中有多个肺癌患者,或者患者是在较年轻的时候发病,这种遗传易感性的表现可能更为明显。
不过,需要强调的是,遗传易感性只是增加了患肺癌的风险,并不意味着一定会患上肺癌。
1.共同的生活环境:家庭成员共同暴露在二手烟、厨房油烟、装修污染或空气污染等危险环境中
2.相似的生活习惯:家族成员可能共同养成吸烟、烹饪方式或缺乏运动等习惯
3.病原体感染:虽然肺癌本身不传染,但乙肝病毒、HPV病毒等可能增加某些癌症风险的病原体可以在家庭成员间传播
4.遗传易感性叠加环境因素:家族成员共享相似的遗传背景,在相同环境暴露下更易发病
专家指出:同一屋檐下的同环境致癌因素比遗传更值得关注。吸烟家庭的成员因长期暴露于二手烟环境,肺癌风险显著升高,但这并非直接遗传导致。
肺癌不会传染,因此亲人和朋友要多给肺癌患者关爱,在生活上和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有肺癌家族史的人不必过于恐慌,注意避免接触肺癌的危险因素,定期进行肺部健康检查,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参考文献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患者教育手册.肺癌.人民卫生出版社,2021.
[2]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中国抗癌协会肺癌专业委员会。中国肺癌诊疗规范(2023年版)[J].中华肿瘤杂志,2023,45(6):401428.
[3]SiegelRL,MillerKD,FuchsHE,etal.Cancerstatistics,2022[J].CA:acancerjournalforclinicians,2022,72(1):733.
[4]孙燕,石远凯。临床肿瘤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
[5]ComparisonofUniversalGeneticTestingvsGuideline-DirectedTargetedTestingforPatientsWithHereditaryCancerSyndrome
来源:李粒粒LiLi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