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曛”字是“熏”的异体字。其楷书字形由“日”和“熏”组成。“日”是象形字,本义是太阳,表示光明和温暖;“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香气蒸烤,有温暖、烘托之意。
哈喽,小伙们!又到了学习汉字的时间,本篇写的是“曛”字相关的内容,你之前见过这个字吗,一起来学学它吧。
读音
曛字读音为xūn,与常见字“熏”同音,《广韵》对曛字的注音为“许云切”。
造字本义
“曛”字是“熏”的异体字。其楷书字形由“日”和“熏”组成。“日”是象形字,本义是太阳,表示光明和温暖;“熏”既是声旁也是形旁,表示用香气蒸烤,有温暖、烘托之意。
由“日”和“熏”构成的“曛”字,其造字本义是动词,形容日照如熏,令人怡悦。它描绘的是太阳的光芒如同香气蒸烤般温暖柔和,给人一种怡然陶然的感觉。古籍中多以“熏”代替“曛”,但“曛”字更强调日光的柔和与令人愉悦的特质。
说文
说文解字未收录“曛”字头,请参考“熏”字:火烟上出也。从屮从黑。屮黑,熏黑也。许云切 文七 重三。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当中做了进一步解释,说“曛”字表示日落时分的昏黄光线,即太阳接近地平线时天空呈现的暗黄色调。这种光线常与暮色、黄昏相关,带有一种沉郁的氛围。
段玉裁还提到,“曛”字不仅用来描述自然景象,也常用来表达情感上的悲伤或压抑,比如“风悲日曛”中就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烘托出一种凄凉的情绪。
含义、用法
古字书里的内容,简单了解这些,来总结下曛字的含义和用法:
①形容词,表示日落时的昏暗光线。《楚辞·九章》有“曀曀其阴,虺虺其雷”,东汉王逸注:“日月晻曀而无光也”,此处“晻曀”即指天色昏暗不明,与“曛”同义,特指日落时分光线逐渐暗淡的状态。
②动词,指暮色笼罩或光线渐暗。《玉篇·日部》释“曛”为“日落余光”,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后文有“愁云惨淡万里凝”,虽未直接使用“曛”字,但描绘的边塞暮色景象与“曛”的意境相通,表达光线渐暗、暮色苍茫之意。
③形容词,形容事物因时间长或受环境影响而呈现暗淡色泽。《红楼梦》第五十回描写“雪浪纸”时,用“雪色莹然,墨色浓淡相宜”,若以“曛”字替换,可引申为纸张因年久或光线照射而褪色发黄的状态,此用法常见于古籍中对旧物色泽变化的描述。
“晴曛”读作qíng xūn,指日光照射,多见于古诗词中描述阳光映照的景象。例句:春殿晴曛赤羽旗,暖风轻拂碧纱帷。
小结:曛,日暮时分,太阳黄得像熬老的糖,风也软了,人影拖得老长。那一刻,天光把万物涂成醉色,连心跳都慢半拍,像给一天盖上温柔被子。
今天的快乐学习时光就告一段落,你学会“曛”字了吗?明天不见不散~
来源:一品姑苏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