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迷信!明日寒露,记得:1不早、2不晚、3不喝、4不吃,早了解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7 07:45 1

摘要:“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不知不觉,明日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七,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太阳也将在这天到达黄经黄经195度,意味着我们将正式进入寒露节气。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与白露、霜降相同,都是表示秋季水汽凝结的节气。在《

“寒露洁秋空,遥山纷在瞩”,不知不觉,明日10月8日,农历八月十七,国庆假期的最后一天,太阳也将在这天到达黄经黄经195度,意味着我们将正式进入寒露节气。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与白露、霜降相同,都是表示秋季水汽凝结的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对“寒露”二字有着明确的解释: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说的就是 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此时秋季已深,气温会显著下降,之前白露时节露水尚温,而寒露时露水因气温降低而变冷,甚至接近凝结成霜的状态,但尚未完全冻结,标志着天气由凉转寒的临界点,故而得名“寒露”。

明日寒露,还有啥说法?

今年寒露交节的时间为:2025年10月8日08时40分57秒,农历八月十七,乙巳年丙戌月庚戌日。今年的寒露不一般,属于“早寒露”。虽说寒露交节的阳历时间在每年的10月7日至9日之间,但相较于较为固定的阳历时间,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就有着较大的波动,这主要是受农历“置正”的影响。正常来说,寒露是农历九月的节气,其交节时间会在九月上旬,如果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八月,那么就是“早寒露”;如果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九月中下旬,则为“晚寒露”。

老话说“早寒露秋雨多,晚寒露旱断河”,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八月,那么根据我们老祖宗的经验,这预示着寒露期间的降雨天气会比较多,此时正是越冬作物刚播种的时段,适当的雨水能让越冬作物的种子加速萌发,不过要做好农田的排水工作,避免农田出现积水,导致种子腐烂;相反,如果寒露交节的农历时间在九月中下旬,那么这预示着接下来的降雨天气会比较少,秋季本身就比较干燥,降雨减少会导致土壤因缺水出现板结的情况,不利于种子的出苗,从而影响秋季后期的正常生长。

寒露,不仅是重要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古代还是一个拥有丰富文化内核的民俗节日,称为“菊花节”,因为菊花会在寒露期间竞相开放,自此菊花也成为了寒露最具代表性的花卉。

关于菊花的独特之处,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就有着明确的记载:“草木皆因阳气开花,独有菊花因阴气而开花。”每个植物都有属于自己的生长开花规律,像在自然界中,许多植物都是在阳气渐盛、气温回升的春季或夏季开花。这是因为阳气代表着温暖、生长和活力,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积累养分和开花结果。而与大多数植物不同,菊花则是在阴气渐重、气温逐渐降低的秋季开花,体现了其顺应自然、逆境生长的智慧。

从实际角度来看,菊花是典型的短日照植物 ,其开花机制与日照时长密切相关。在夏季,长日照条件促使菊花植株充分生长,积累养分,而进入秋季后,尤其是寒露前后,北半球昼短夜长,光照时间逐渐缩短至临界值,从而使菊花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促使菊花开花。这种特性能使菊花避开春夏季节的竞争,选择在深秋百花凋零时盛开,形成独特的生态位。

不是迷信!明日寒露,这天不仅是秋季的第5个节气,更是秋季气候转换的关键节点,因此,寒露这天有很多的习俗和讲究,每当到了寒露这天,身边的老人就会提醒大家,记得:1不早、2不晚、3不喝、4不吃,都是指的什么呢?早了解早防备。

进入寒露节气,天气明显转凉,昼夜温差拉大,很多人还保持着夏天早晨锻炼的习惯,但要避免太早出门晨练。因为进入寒露后,早晨气温会进一步降低,甚至一些地区早晨的气温会低于10℃。所谓“寒气生浊”,这时候出门,寒气就容易顺着毛孔侵入人体。特别是老年人,关节本来就不太好,要是过早出门晨练,寒气一激,关节就容易疼,甚至还会引发“老寒腿”。

并且,早晨刚起来,人体对温度的变化极其敏锐,如果这时候从温暖的环境突然进入寒冷的户外,血管就会猛然收缩,血压也会跟着上升。对于心血管不太好的人来说,这时候出门晨练运动,心脏负担就会加重,容易出问题。因此进入寒露节气后,别太早去户外折腾,得等身体适应了温度变化再活动。

那么,寒露后几点出门晨练最佳?一般来说,寒露时节晨练,建议在日出后30分钟到1小时内开始,也就是7点到8点之间。这时候气温适中,阳光柔和,空气质量也好,更适合户外活动。并且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年轻人身体好,可以适当提前几分钟出门;老年人或体质弱的人,就等太阳完全出来后再锻炼。

进入寒露节气,天气开始由凉转寒,人体也跟着进入调整期。这时候,很多人还延续着国庆假期晚睡的习惯,刷手机、追剧到半夜,可这种做法并不好。对此《黄帝内经》中记载:“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是说秋天要早睡早起,让阳气顺利收敛。而寒露是秋季气候的转折点,自然界阳气渐弱,阴气渐盛,如果此时太晚睡觉,阳气就无法按时收敛,身体的阴阳平衡就会被打破,容易感到疲惫、没精神,这就是所谓的“秋乏”。

并且,进入寒露时节,天气进一步干燥,人体很容易缺水,出现口干、皮肤干等秋燥不适。在古人看来,夜晚是阴气主事的时候,太晚睡觉会过度消耗阴液,让秋燥更严重。反之,此时早点睡觉能帮身体养住阴液,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况且,睡眠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时间,如果太晚睡觉,免疫系统得不到充分休息,抵抗外邪的能力就会下降,加上寒露后,气温变化大,抵抗力降低就容易出现感冒等不适。

那么,寒露后几点睡觉合适?一般来说,进入寒露时节,建议晚上9点到11点之间上床睡觉。因为这个时间段是三焦经当令的时候,三焦通百脉,早点睡觉能让百脉得到充分休息和滋养,第二天精神更好。如果实在做不到9点入睡,最晚也别超过晚上11点,此时过后就是胆经当令,而胆是人体的重要脏器,负责排毒和代谢,这时候还不睡觉,胆的功能就会受影响。

进入寒露节气,有着“觅秋茶”的习俗,指的就是每年寒露的前三天和后四天所采之茶。在《茶经》提到“其日有雨不采,晴有云不采,晴采之”的说法,在古人看来,采茶讲究时节,并不是说什么时候都可以采摘。而进入寒露时节,气温降低,茶树生长缓慢,茶叶内质积累丰富,香气更馥郁,滋味更醇厚。并且,寒露后,天气干燥,人容易口干舌燥、皮肤干裂,而寒露茶性温,不寒不热,既能消除体内余热,又能恢复津液,起到润喉、生津、清热的作用,正适合寒露时节饮用。

但是要注意,避免喝太多的茶。因为秋天讲究“收和敛”,就是把夏天过盛的阳气收回来,敛阴才能生津润燥。而茶本身就有利尿作用,如果喝太多茶水,反而会加速体内的水分排出,导致阴液流失,从而加重秋燥。特别是体质虚寒的人,喝多了茶,容易手脚冰凉、腹泻,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进入寒露节气,我国大部地区都已进入气象学意义的秋季,一些地区的人们除了会赏菊花外,还有着吃螃蟹、钓鱼的习俗,民间就有“秋钓边”的说法,指的就是寒露时节,由于气温快速下降,深水处太阳已经无法晒透,鱼儿便都向水温较高的浅水区游去,故而得名“秋钓边”。并且,随着天气转凉,螃蟹进入最后的冲刺生长阶段,肉质最为紧实饱满,蟹黄蟹膏丰腴油润,适量食用螃蟹可缓解燥热,补充蛋白质、钙、磷、铁及维生素A等营养。

然而,螃蟹并不建议一次吃太多。毕竟“螃蟹一物,最属阴寒”,过量食用螃蟹就会损伤脾胃阳气,导致腹痛、腹泻等不适。特别对于脾胃本身就虚寒的人来说,如果一次性吃太多螃蟹,便会进一步加重体内寒湿,出现手脚冰凉、腹胀等情况。而且,蟹黄虽营养丰富,但胆固醇含量较高,三高人群更需控制摄入量。

总结,今年的寒露,有啥特点?这天不仅是秋季气候的转折点,同样也是一个“早寒露”。明日八月十七寒露,无论多忙,记得:1不早、2不晚、3不喝、4不吃,这不是迷信,而是古人的生活经验,早了解早知道。

来源:生肖运势第一讲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