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25年不吭声,为角色减重三十斤,李雪健才是真正的“老戏骨”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6 21:36 2

摘要:若不是他的抗癌经历太过传奇,相信以他这样低调的作风,大部分人记住的会是他的角色。

李雪健是娱乐圈少有的活在角色背后的演员。

若不是他的抗癌经历太过传奇,相信以他这样低调的作风,大部分人记住的会是他的角色。

从焦裕禄到《封神》里的周文王,李雪健始终活跃在荧屏上,哪怕他的嗓子现在基本发不出声音。

他说他要演到演不动为止,这份对于演艺的热爱不知道让多少小鲜肉汗颜。

李雪健出生于山东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

从小没有受过任何艺术熏陶的他却对表演有着特殊的爱好和天分。

1973年,十九岁的李雪健穿上军装,成为解放军第二炮兵某部业余文艺宣传队的一名战士。

三年之后,因全军开展文艺调演,李雪健便随着二炮话剧团借调到总政话剧团。

这是他生平第一次踏上北京的土地,对于农民家庭出身的他来说简直是不敢想象。

在部队的时候他的最大理想是入党,没有想过自己会一辈子搞文艺。

被调到北京之后他在剧团的任务就是跑龙套、装台和干活。

一场戏可能上台很多次,却一句台词都没有,或者喊声报告送文件然后就转身敬礼下台。

有一次演出出了意外情况,李雪健要扮演一个推车的战士,结果不小心把舞台上的道具树撞翻了。

台下观众笑得前仰后合,李雪健却感觉自己像被放在火上烤,很长一段时间缓不过劲儿来。

他在演戏上的认真和执拗从这个时候就可见一斑,因为这次失误他近两个月时间不愿见人。

错过了跑龙套的机会,李雪健对于自己的表现颇有几分恨铁不成钢。

尽管这样,李雪健吃苦耐劳的性格还是给导演们留下了极深的印象。

在之后两年多的时间里李雪健苦苦积累舞台经验,终于在24岁时考入空政话剧团。

在话剧团里他被导演选中,参演了话剧《九一三事件》。

这部戏的成功使李雪健获得了首届“梅花奖”最佳男演员奖,这是他获得的第一个大奖。

这部戏也为他今后的演艺道路争取了不少机会,让他可以在北京立足安家。

当时的李雪健拿着梅花奖那个盘子,在家里一天换一个地方,都不知道放在哪里最好。

这份激动的心情时隔多年他依然记忆深刻。

1980年,李雪健开始了话剧之外的新尝试,从这一年开始他陆续出演了《天山行》《钢锉将军》和《鼓书艺人》。

这位曾经在话剧舞台上手忙脚乱的演员的演技也在一次次磨砺中变得更加成熟。

他形成了自己的特有的朴实而富有激情的表演风格,却仍旧没有名声大噪。

直到1990年,李雪健在大陆第一部室内电视连续剧《渴望》中成功出演宋大成一角。

三十六岁的他成功让自己的名字在一夜之间响彻街头巷尾。

他也一举拿下了电视“飞天”和“金鸡”双奖,成为双料影帝。

当时播放完第一集李雪健出门的时候就完全不一样了,走在街上看到他都惊喜地叫他“大成”。

不少人不管认不认识他都对着他拍拍打打,像熟人一样亲切。

李雪健这是第一次被观众熟知,也是第一次直面观众的热情。

他一开始有点尴尬,但是很快就感到这是一种荣幸。

演员就得让观众知道啊,不能戴个墨镜结果摘下墨镜观众也不认识是谁。

只有被观众们承认并熟知才能说明演员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渴望》热播而让李雪健一夜成名,但是和现在一夜成名就飘了忘本的小鲜肉不同。

他仍然脚踏实地,没有得意忘形,短短几个月之后电影《焦裕禄》又再次证明了他的实力。

电影收获了无数观众的眼泪,李雪健为了演好焦裕禄的形象减了足足三十斤。

他饿到不敢看别人吃饭,一看到别人吃饭就想上去抢。

戏里有个孩子扔窝窝头的情节,李雪健是真生气了,真的感觉到浪费。

现在有几个年轻演员能有这样的心态和觉悟?

在李雪健看来演员有两种,性格演员和性格化演员。

性格演员形象好,演什么观众都爱看,而李雪健自认没有这种形象基础。

所以他只能做性格化演员,把自己融入每一个角色里,物我两忘,我就是角色,角色就是我。

两千年到零四年之间,李雪健几乎消失在了观众视野里,一度有过他病重去世的谣言。

李雪健确实病了,很严重的病,他得了鼻咽癌。

做化疗的时候难以避免的要伤害嗓子,所以很多观众都能听出了,李雪健的嗓子慢慢烂了。

他的听力也越来越差,平时需要佩戴助听器。

演戏时需要把对手演员的台词也一并背下来,看着对方口型来对台词。

2018年左右李雪健又动过一次手术,他的口腔已经不能分泌唾液,只能每隔一会儿就喝水。

他的台词已经彻底含混,不得不接受配音处理。

和很多“演贝”不同,李雪健是有口的“演员”,声台行表无一不精,接受配音对他来说是一种不得已。

而现在很多小鲜肉巴不得配音一辈子,一收音就露怯,对比起来天差地别。

2022年,《流浪地球2》邀请李雪健出演周喆直,在写剧本阶段这个角色就是为李雪健量身定做的。

导演郭帆曾经惴惴不安地问编剧要是李雪健老师不肯来怎么办,编剧说那只好大改剧本。

除了李雪健,没有第二个人能演出周喆直。

李雪健很爽快地同意了,他其实一直关注着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

而《流浪地球》是国人自己的科幻片,能出演对李雪健是一种意外之喜。

李雪健十分激动,说他要演下去,演到演不动为止。

《流浪地球》剧组没有选择配音,而是用AI还原了李雪健原本的声音,在银幕上重现。

这才是AI的正确用法,不是造谣和省事,而是弥补遗憾。

同时在电影最后一句嘶吼的“点火”时用了李雪健的原声,嘶哑却有力,震撼了不少观众。

老艺术家哪怕嗓子烂掉了,却仍然坚持背下来所有台词并说出口。

那些年轻健康却说一二三来代替台词的小鲜肉根本不配称为演员。

希望李雪健老师在热爱的事业上继续奋斗下去,观众需要这样的好演员!

来源:七月不黏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