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中国农民写得最好,得过诺贝尔文学奖,不是莫言,是一个美国人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5 05:16 2

摘要:在1938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她动情地说:“我现在对中国的敬仰胜似以往任何时候,因为我看见她空前团结,与威胁着她的自由的敌人进行着斗争。由于有着这种为自由而奋斗的决心,而这在一种极其深刻的意义上又是她的天性中的根本性质,因而我知道她是不可征服的!”

赛珍珠深情地说:“我一生到老,从稚童到少女到成年,都属于中国。”

在1938年的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上,她动情地说:“我现在对中国的敬仰胜似以往任何时候,因为我看见她空前团结,与威胁着她的自由的敌人进行着斗争。由于有着这种为自由而奋斗的决心,而这在一种极其深刻的意义上又是她的天性中的根本性质,因而我知道她是不可征服的!”

她还在美国发表广播演讲称:“中国绝对不会屈服日本!”

写中国农村或农民生活写得好的作者,许多人认为是鲁迅、沈从文、赵树理、路遥、余华、莫言等,其实还有一位美国人,写中国农民获得了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她是赛珍珠。

01

赛珍珠(Pearl S. Buck,1892-1973)是美国著名女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她出生于美国,幼年随传教士父母来到中国,在镇江等地生活了近40年,称中国为她的“第二故乡”,她深入了解中国的社会文化与普通民众的生活。

“虽然我生来就是美国人……但恰恰是中国小说而不是美国小说决定了我在写作上的成就。我最早的小说知识,关于怎样叙述故事和怎样写故事,都是在中国学到的。今天不承认这一点,对我来说就是忘恩负义。”

她特别推崇《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等中国古典小说,甚至认为“我想不出西方文学中有任何三部小说能与它们相媲美。”

02

她的代表作是以中国农村为背景的长篇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1931年出版,轰动西方世界。

小说通过描绘农民王龙一家与土地生死相依的故事,塑造了王龙、阿兰等勤劳、坚韧的中国农民形象,这些形象取代了西方文学中刻板的中国人,让西方读者看到了中国普通人的真实生活与人性光辉。正是凭借这部“中国农民生活作出了史诗般描述”的作品,她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向西方世界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家族制度、风俗习惯等,并肯定了中国传统乡土生活中的许多价值观。

除了文学创作,赛珍珠还是一位积极的人道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毕生致力于成为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向西方世界介绍中国文化与社会。

03

《大地》最初是用英文写的。赛珍珠虽然精通中文,但在美国写作,目标读者主要是西方读者。因此,她选择用英文创作,用西方读者熟悉的语言,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一个他们此前并不了解的中国。

《大地》出版取得巨大成功后,很快就翻译成了中文。赛珍珠本人参与了其作品的中文翻译,对翻译版本进行了审阅和认可,以确保其能准确传达原意。我们现在读到的中文版《大地》是由英文原版翻译过来的。

赛珍珠的《大地》、《儿子们》、《分家》 三部曲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从王龙在土地上的一锄一犁开始,一直描绘到他的儿子、孙子在革命浪潮中的思考与选择,完整地展现了一个中国家族在数十年间经历的崛起、分裂与蜕变。

赛珍珠在中国生活了近四十年,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西方观察者,她笔下的中国人既不丑陋也不愚蠢,她以“中国老乡”的身份,将中国人的情感、价值观与生活常态原汁原味地呈现给世界。

尽管时代在变,科技飞跃,但人类面对的核心命题——我们与土地的关系、对平等的追求、在家庭中的位置,以及对物质与精神的平衡,仍然值得我们今天每一个人去探寻。

来源:青花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