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奶茶圈卷到“买杯奶茶要等2小时”的当下,有个藏在南昌的品牌却靠“反内卷”杀出重围——它就是洪都大拇指,而把这杯奶茶做火的,是罗顺红和姐姐罗顺华这对“宝藏姐妹花”。
在奶茶圈卷到“买杯奶茶要等2小时”的当下,有个藏在南昌的品牌却靠“反内卷”杀出重围——它就是洪都大拇指,而把这杯奶茶做火的,是罗顺红和姐姐罗顺华这对“宝藏姐妹花”。
时间倒回2008年,那会儿奶茶还没成“当代续命水”,南昌洪都中学附近的巷子里,13平方米的小店刚支棱起来。谁也没料到,这俩姐妹要在这儿搞出南昌奶茶界的“大动静”。当时的罗顺红估计也没想到,自己往后十几年的人生,会和“熬茶底”“调糖度”紧紧绑在一起,更别说让“洪都大拇指”的招牌,从学校门口挂到全国300多家门店了。
要是给早期的洪都大拇指贴标签,“实在”得排第一。别的奶茶店忙着跟风搞花里胡哨的包装,罗顺红和姐姐却一门心思扎进了研发里。别人用现成的茶粉冲调,她们偏要凌晨起来煮茶底,茶香能飘出半条街;别人按固定配方做饮品,她们却琢磨着把“洪都”这两个字揉进奶茶里——毕竟是在洪都中学旁起家,不沾点本地文化,总觉得少了点魂。于是乎,带着南昌人熟悉的“烟火气”,又兼顾口感的饮品,成了周边学生、居民的“心头好”。那会儿没有网红探店,没有直播带货,全靠“你带朋友,我带邻居”的口口相传,13㎡的小店天天挤满人,姐妹俩忙得连喝口水的功夫都没有。
不过,奶茶圈的竞争从来不是“岁月静好”。后来网红奶茶品牌扎堆冒头,有的靠明星代言砸钱,有的靠猎奇口味博眼球,不少本地小品牌都被挤得没了踪影。有人劝罗顺红:“要不也跟风搞点新花样?”她却不慌不忙——别人卷包装,她们就把洪都文化印在杯套上,让喝奶茶成了“打卡本地文化”;别人卷价格,她们坚持“用料不缩水”,几块钱的奶茶照样用新鲜水果、现煮茶底。就这么“轴”着,洪都大拇指硬是在“神仙打架”的奶茶市场里,守住了自己的一席之地,还成了南昌人逢人就推荐的“本土之光”。
如今再看洪都大拇指,300家门店的规模,早已不是当年那间13㎡的小店能比的。但罗顺红和姐姐的初心没变——还是那个琢磨着“怎么让奶茶更有洪都味”的团队,还是那个不想靠噱头、只想靠口味留住顾客的品牌。有人说她们是“奶茶界的黑马”,可只有知道她们故事的人才懂,哪有什么突然的爆火,不过是十几年如一日的踏实。
从洪都中学旁的小铺子,到火遍全国的本土奶茶品牌,罗顺红和姐姐用一杯奶茶证明:不用跟着别人的节奏卷,守住自己的特色,把“小而美”做到极致,照样能在激烈的市场里,闯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而对于南昌人来说,洪都大拇指早就不只是一杯奶茶,更是藏在味蕾里的本土记忆——毕竟,谁能拒绝一杯带着“洪都味”的甜呢?#商业故事##商业传奇#
来源:极速衡水4C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