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机挑灯“夜战” 与华西秋雨和农时赛跑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10-06 08:44 2

摘要:秋收遇到秋雨怎么办?白天下雨晚上抢收。近日,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黄龙村,趁着国庆中秋假期前的气象窗口期,6台收割机挑灯“夜战”,在种粮大户的田地里抢收水稻。农机轰鸣声中,四川邦力达乐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鹏飞一边紧盯收获进展,一边用手机催促粮车加快转运。

秋收遇到秋雨怎么办?白天下雨晚上抢收。近日,眉山市洪雅县柳江镇黄龙村,趁着国庆中秋假期前的气象窗口期,6台收割机挑灯“夜战”,在种粮大户的田地里抢收水稻。农机轰鸣声中,四川邦力达乐天农业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邓鹏飞一边紧盯收获进展,一边用手机催促粮车加快转运。

今年华西秋雨较常年偏早到达,降雨强度也较同期偏大。为抢抓农时,连日来,邓鹏飞所在公司的16台收割机,持续转战洪雅、夹江周边200多户种粮大户的田间,最高峰时日收割600余亩。然而,面对10月初前完成5万亩的总任务,团队依然倍感压力。

邓鹏飞的急迫,源于众多种植户的现实需求——大家盼着尽快完成水稻收割,腾出田地及时种上中药材。

向秋雨抢时

开启夜间抢收模式

“只要开始飘雨,我们的田间作业就会全部暂停。”邓鹏飞站在田坎上,指着正在作业的收割机说。雨水不仅会让收割机履带陷入泥沼,还会导致稻谷与秸秆粘连,杂质增多,这也是今年秋收启动虽早、进度却不快的主要原因。

为抢回被天气耽误的时间,邓鹏飞和团队调整节奏,把收割作业延伸到夜晚。“雨一停,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立即下田。”他补充说,雨停后地表积水和作物表面的水汽会逐渐消散,正是连夜抢收的宝贵窗口期。

不过,“夜战”并不轻松——光线不足、湿气导致机械下陷风险增加、人员疲劳导致判断力下降,以及机械突发故障维修不便等。为此,邓鹏飞准备了一套夜间预案。

首先是补充应急照明车。邓鹏飞想出了一个就地取材的办法:运粮车和协调人员的车辆就停在田埂旁,一旦需要,便一起打开车灯作为临时光源,为收割作业提供灯光支援。

在收割机下地作业前,检修人员还会对农机进行检查。邓鹏飞说,如果出现突发情况,大家携带的常用工具一般也能排查检修,现场处理好后继续收割。

夜间作业通常从晚上8点多开始,次日凌晨2点前收工,避免露水生成后造成稻谷与秸秆粘连。夜间作业的效率是否会受影响?邓鹏飞介绍,收割机的行驶速度与小轿车相比要慢得多,只要灯光、车辆不出岔子,就不会影响驾驶速度。

每次收割结束后,邓鹏飞都要根据当日田块的收割进度和种粮大户的需求,协调农机次日的作业区域和时间,让农机和农机手尽量减少路上奔波,把更多时间用在收割水稻上。

用机器提效

稻谷4小时内送至烘干厂

国庆中秋假期前,公司16台收割机全部在外作业。“每天大概能收400吨稻谷。”邓鹏飞说,稻谷会在4小时内被送至公司的烘干厂房。

目前,烘干厂房的日均烘干能力为500吨。不过,由于还需服务周边多家种粮大户,烘干设备常常满负荷运转,烘干稻谷往往需排队等待。

潮湿稻谷若不能及时处理,极易出现发霉或变质,邓鹏飞的日常协调工作因此又增加了一项——实时跟踪烘干进度,统筹安排不同农户的烘干顺序,尽量让稻谷第一时间得到烘干,这样不仅稻谷品质更有保障,储存稳定性也会显著提升。

对于已完成收割的田块,邓鹏飞还要及时协调旋耕机进行深翻作业,将水稻秸秆与根茬均匀翻埋至土壤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地力,为后续作物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

“下一季主要种植中药材和油菜。”邓鹏飞介绍,从整地、播种到田间管理,整个种植流程都依托现代化农机高效推进。特别是秧苗移栽环节,智能化插秧机的应用大幅提升了效率,“一台机器每小时可完成4至5亩的插秧作业,而且精准度和成活率更高。”

除了机械化支持,该公司还为合作种粮大户提供贯穿农作物生长全周期的免费技术指导。邓鹏飞说,等洪雅、夹江周边的收割与备耕工作完成后,他还将统筹调度公司的农机设备前往成都崇州市、新津区等地开展跨区域协作,支持周边地区农业生产。(李菲菲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王成栋)

来源:金台资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