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围暴涨!A股节后能跟涨吗?两类股已被资金盯上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10-05 23:50 1

摘要:A股刚休市,外围市场就“涨嗨了”。恒生科技指数单日飙涨近4%,中芯国际(港股)直接拉涨11%;韩国综指暴涨近3%突破3500点创新高,欧洲股市开盘也集体高开。股民们看得心痒:外围为啥突然大涨?这波行情能传到A股吗?节后哪些股有机会?其实背后的三大逻辑,早

A股刚休市,外围市场就“涨嗨了”。恒生科技指数单日飙涨近4%,中芯国际(港股)直接拉涨11%;韩国综指暴涨近3%突破3500点创新高,欧洲股市开盘也集体高开。股民们看得心痒:外围为啥突然大涨?这波行情能传到A股吗?节后哪些股有机会?其实背后的三大逻辑,早给A股走势定了调。

先理清:外围暴涨不是虚火,三大硬逻辑托底

外围这波涨势绝非偶然,科技催化、政策预期、资金流入三个维度的信号形成共振,每一个都和A股紧密相关。

第一个逻辑是全球AI产业链爆单。10月2日OpenAI传来重磅消息,不仅以5000亿美元估值完成股份出售,还联手三星、SK海力士共建全球AI数据中心,这可是涵盖英伟达、甲骨文等巨头的大项目。数据中心离不开芯片、服务器、存储设备,而这些正是A股科技企业的强项。SK海力士因此大涨10.2%,三星电子涨4.3%,给它们供货核心部件的A股企业自然成了间接受益者。更关键的是,机构预判AI数据中心建设至少持续到2026年,这波行情是真需求驱动,不是短期炒概念。

第二个逻辑是全球降息预期升温。美国ADP报告显示9月企业就业人数意外下降,和其他劳动力市场放缓的数据形成呼应,交易员已开始押注年内再降息两次。降息预期一出来,全球流动性宽松的预期就强了,资金会更愿意流向成长赛道。而A股的科技、新能源这些高成长板块,本来就是外资眼里的优质标的,自然会被提前布局。

第三个逻辑是外资抢筹中国资产。这可不是短期冲动,而是持续的大趋势。截至8月,外资持有A股已达3.4万亿元,占比3.4%,到9月初持仓总市值进一步升至2.57万亿元。美国资管巨头景顺的旗舰基金上半年大手笔加仓京东、阿里巴巴,韩国散户也在猛买中国股票,小米、腾讯、比亚迪成了他们的最爱。A股休市期间,港股通正常交易,外资已经通过这个渠道偷偷加仓,明显是等着节后A股补涨。

看明白:节后这两类股最有戏,要分清真机会与伪标的

搞懂上涨逻辑,就知道节后机会在哪——不是乱炒一通,而是“AI硬科技+外资重仓成长股”,每类都有明确的资金和逻辑支撑。

第一类是AI产业链核心标的,重点盯“有真实订单的硬环节”。核心看三个方向:一是芯片及代工企业,中芯国际这类给AI芯片做代工的,订单已经排到年底,业绩有实打实的支撑,港股中芯国际大涨就是信号;二是服务器和存储设备企业,OpenAI建数据中心最缺这些,直接受益于全球AI基建潮;三是AI应用落地的龙头,比如阿里巴巴这样在算力、平台、应用全环节布局,还能靠AI改善商家效率的企业,摩根大通都把它的目标价上调了近45%。但要避开“伪AI股”:那些研发投入占比低于5%、没接到任何AI相关订单,只靠蹭概念的,就算短期跟风涨,也迟早跌回去。

第二类是外资重仓的成长龙头,聚焦“政策+资金双认可”的品种。外资加仓有明显的偏好,科技成长赛道是最大赢家,半导体行业持仓市值从去年末的第五位跃升到第二位,中芯国际、北方华创这些龙头都是重点目标。除了科技,新能源里的优质标的也值得看,比如比亚迪这样被韩国散户重仓的,还有能对接全球需求的组件企业。另外,像伊利这样的消费成长股,也被景顺基金大幅加仓,说明外资不仅看科技,也在布局业绩稳定的成长股。要躲开的是“外资看不上的小杂毛”:没有核心技术、业绩波动大、外资持仓占比不足0.1%的,很难跟上这波行情。

划重点:散户操作别踩坑,做好这三点更稳妥

外围涨得欢,但散户节后操作不能盲目跟风,三个坑必须避开,不然很容易“赚指数不赚钱”。

第一个坑是开盘就追高。要是某只科技股节后一开盘就涨8%以上,千万别冲动冲进去。很可能是短线资金借着外围大涨的消息拉高出货,等散户接盘就砸。正确的做法是等回调,看看5日线附近能不能稳住,量能有没有持续跟上,确认是真突破再进场,追涨站岗最不划算。

第二个坑是不分真假乱买“概念股”。不是带个“科技”“AI”标签的都能买,得自己动手查一查:去公司公告里找订单数据,看有没有和AI、外资企业的合作协议;查一季报、半年报的研发投入,看是不是真的在搞技术;再看外资持仓变化,有没有机构持续加仓。没这些硬支撑的,坚决不碰。

第三个坑是忽略估值盲目持仓。再好的赛道,估值太高也有风险。现在创业板指的市盈率快到50倍了,中证500也有36倍多,部分热门股估值已经不低。要是某只股的市盈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50%以上,就算题材再好,也要警惕估值回调的风险,优先选估值在行业平均水平以内的标的。

算明白:行情能持续吗?关键盯两个信号

这波外围带动的行情能不能走远,节后不用猜指数,盯紧两个核心信号就行。

第一个是成交额。要是A股日均成交额能稳定在万亿以上,说明场内资金承接力够,外围的涨势能传进来,行情就能延续;要是量能萎缩到8000亿以下,可能只是短期补涨,持续性要打问号。

第二个是外资流向。每天看看北向资金的净流入数据,要是持续加仓科技、成长板块,说明主线逻辑没破;要是突然出现大额净流出,就得警惕行情转向。毕竟这次行情的重要推手是外资,它们的动向最有说服力。

其实不用纠结“牛市来没来”,从外资持续加仓、全球成长赛道回暖的趋势看,节后A股至少有结构性机会,核心就在科技和外资重仓的成长股上。对散户来说,选对标的比盼着普涨更重要,那些有真实订单、外资重仓、估值合理的股,才是能拿得住的机会。

最后想问,你节前持仓里有AI或外资重仓的成长股吗?要是空仓,节后打算先布局芯片还是互联网龙头?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操作计划。

来源:社保那些事儿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