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军一支狙击枪就能封锁住一条军工路,为什么我军却束手无措?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5 17:42 1

摘要:今天,军里召开构工现场会,上午参观八里河东山的43号阵地,下午参观老山的21号阵地。团里负责阵地管理的吴副团长参加会议。听说吴副团长下午去老山,竟有几分激动,早早地就安排好了手里的事情,准备好摄像机和照相机,单等吴副团长回来出发老山。

作者:南榔日尧

整理:旱地雪狼

这是一篇由参战老兵日记改编的传记,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真,就把它当做历史记住;如果你觉得这个故事假,就当小说看吧!

接上期:为什么我们军工的活动规律容易被敌人掌握?看完全文你就知道了!

一九八X年X月XX日 星期四 少云

今天,军里召开构工现场会,上午参观八里河东山的43号阵地,下午参观老山的21号阵地。团里负责阵地管理的吴副团长参加会议。听说吴副团长下午去老山,竟有几分激动,早早地就安排好了手里的事情,准备好摄像机和照相机,单等吴副团长回来出发老山。

出了红岩山口,往南温河方向行驶不多远,又条左拐去猛洞的岔路,拐进去走一段后,再左拐,驶往通向老山主峰的急造公路。路一直沿着山的北面盘旋而上,直到离山的顶部不到百十米的地方下车。再往上走不多远,就到了老山之巅。这里有二团立的刻有“老山主峰”字样的石碑。碑前照相的人络绎不绝,比泰山之巅那“五岳独尊”前的人还多。

这里是老山的主峰,这里建有老山主峰的明显标志,这就是举世瞩目的老山战场名称的发源地。

从老山顶部向北望去,公路盘旋,蜿蜒而去;梯田层层,镜面重叠;村庄座座,星罗棋布。一派安宁、祥和的南国山村的田园景色。向南望去,刺眼的阳光下,云雾缭绕。透过云缝俯瞰南坡,山峦起伏,林海茫茫,无村无庄,透出的是原始的野气。再往远处延伸,道道堑壕横卧在山脊线上,那是敌前沿阵地,稍突出的山顶,弹坑遍地,一片焦黄。眺望云端,一座更大更高的山峰映入眼帘。那大概就是达崩车了吧。记得在泰安师部制定铁路输送计划时,在作战室老山地区防御作战态势图上见到过这座山,位于老山的南侧,以清水河为界,与老山遥遥相望,有十公里之距。

看老山的防御地形,我高敌低、我优敌劣。难怪乎老山有战场天堂的美誉,比起662.6高地和那拉方向,称其为“战场天堂”不无道理。

在老山里,还发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房屋。土垒墙,竹盖顶。奇就奇在竹盖顶上。碗口粗的竹子一劈为二,正反相扣,排成屋顶。第一眼就立刻使我想到了天安门城楼顶上的琉璃瓦,除了材料不同外,扣的方法竟完全一样。有理由推断,这就是那些庙宇、宫殿琉璃瓦顶的最原始出处。

100迫击炮阵地

一九八X年X月XX日 星期六 晴

今天,团长、政委到落水洞军部开会,据说是总政治部的周克玉副主任来前线,顺便看望老部队。周克玉副主任是我们军的老政委,听说是江苏建湖人。刚当兵那会儿,他还在军里工作。记得有一次到师里集训,师直分队的一位首长问,哪里人啊,我说是江苏J湖人。他听成了江苏建湖人,说好啊,跟我们军里的周政委老乡,好好干,肯定会有前途。我说我是金湖,不是建湖。可人家不知道金湖,偏认是建湖。遇到其他首长还介绍,这是我们军周政委的小老乡。就好象真的一样。越是想解释,越是解释不清楚。干脆将错就错。如果周政委真是建湖的,同为江苏人也算得上是老乡。

团长、政委一回来就召开常委会,会议内容严格保密,据说主要精神是C—3工程暂缓执行,研究安排工程停止执行后的各项工作。

二营营部,分别为营长,教导员,副营长

左4号阵地洞内连指挥所,四连连长

原准备从负2直接爬上负1号阵地,从这条军工路直插634高地。就在我们动身刚刚走上这条路的时候,负2号阵地守阵地的战士叫住了我们,告诉我们最近几天307号阵地之敌用狙击步枪封锁了这条军工路,为安全起见,最好还是下到左4号阵地,从541高地绕道老虎嘴出去。我们很感激地听从了劝告。

一九八X年X月XX日 星期六 晴

按照C—3工程的执行方案,应该在今天召开出征誓师大会,后根据上级指示推迟了。什么时候召开,没定。

前天在南温河,突击分队、火力队、炮兵又进行了一次沙盘推演,再一次就几点前后炮火准备、突击分队突击、火力支援、回撤,和各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及处置、各分队之间的协同等情况进行了沙盘汇报作业。与以往不同的是,听取这次汇报的也不再是军师机关参谋人员,而是集中了军区前指、军、师的主要首长。一开始说,这是对出击前各项准备工作以沙盘推演的方式进行最后一次审查,但听完汇报后,各级首长出乎意料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不是平时的演习,是实战之前的沙盘推演,在未经实战检验之前就给这套方案如此的评价,似乎有违常理,好像要暗示什么。

现在有关出击的消息,在指挥所内部的说法是不进行了,据说仅限少数首长掌握,但什么事又能满得住那些精明的参谋。对部队则有明确的要求,统一为出击时间推迟,各分队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加大临战训练的力度,随时随地准备出击。

我心里是有数的,但不能多说什么。不管是谁问。

C-3工程最后一次沙盘推演

一九八X年X月XX日 星期二 多云转阴

今天去了老山,主要还是收集阵地资料。

坐上小张开的工程保障车,直达老山顶峰。下车后,沿构筑在山脊线上的堑壕,一路向下往东南方向插。

一边走,一边寻找12号界碑。因为从地图上知道,12号界碑在老山峰顶东边不远的山脊线上,应该在我们要通过的路上。但一直没找到,向守阵地的战士一打听,才知道,12号界碑和13号界碑一样,也被深深地藏在一个排指工事的里面。但原因并不象13号界碑那样是被敌我双方搬来搬去,而是老山上常有祖国内地的慰问团上来慰问,看到了多有疑问。

过了12号界碑的位置,我们继续往下插。边走我边问驾驶员小张,怕不怕死?小张说跟着你不怕。我说不怕死你就跟我往前走,我们今天能走多远就走多远,怎么样?小张说行,不过万一要有个三长两短,你要代我把双胞胎姑娘养住。我说行,凭这份感情,你的姑娘就是我的姑娘,不要说是两个,就是三个五个我也替你养着,我天性喜欢孩子。但如果我万一了,不要管我,一定要把这套设备和资料带回去。

我们说着走着,一半是真,一半是开玩笑。在说到他的姑娘就是我的姑娘时候,我差点没说出你的老婆就是我的老婆,只要你老婆愿意。

我要去的位置是我上次在203号阵地西眺老山时看好的,位于老山主峰往东的山梁向东南、西北分岔处。这里应该是东观战场的最好位置。当时我就想,一定要在这个位置侧观一下我们的阵地。

堑壕越走越小,两边的工事也越走越少,已经到了我想到的位置。再往前看上去像是废弃的堑壕和工事。

我扛上摄像机,先从左到右摇了一遍,又从右到左摇了一遍,再对准968高地把镜头推到了底。然后掏出照相机又逐次拍了一圈。觉得没什么动静,心想上来一趟不容易,今生今世就这么一次,留个影作个纪念吧。我往堑壕边一站,请小张给我拍一张。

刚刚摁下快门,嘣——,就听一声清脆的60炮出膛声,接着头顶上嗤嗤地炮弹往下掉的声音越来越近。心想坏了,这一次死多活少了。一下子扑倒小张,滚到旁边一个废弃的猫耳洞里。咣——,炮弹就像擦着头皮炸在了堑壕边。好险啊,这是专门为我们发射的炮弹。要是专门为我们发射的狙击步枪,肯定就玩完了。

赶紧跑,我把摄像机往胸前一抱,拽起小张拼命地往回跑,冲上老山主峰,仍惊魂未定。

我们歇了好长时间,等小张完全放松了,才让他开车往回走。我可不想没让炮弹炸死,反倒让自己翻车摔死。

-------- 未完 待续 --------

来源:半盏流年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