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比赛现场设置在郑国渠首遗址绿意盎然的草坪赛场,选手们围绕经典秦腔剧目展开赛程,从《三滴血》的婉转叙事到《周仁回府》的豪情演绎,以地道唱腔诠释“中国梆子腔鼻祖”的艺术精髓,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秦腔的豪放与细腻。
10月2日,秦声“灌”山河—郑国渠灌溉区秦腔艺术大赛复赛在郑国渠首遗址区正式拉开帷幕。
这场将水利文化与秦腔艺术深度融合的赛事,汇聚八区县戏迷同台竞技,为国庆假期注入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也让千年秦腔在历史遗址的映衬下焕发独特魅力。
比赛现场设置在郑国渠首遗址绿意盎然的草坪赛场,选手们围绕经典秦腔剧目展开赛程,从《三滴血》的婉转叙事到《周仁回府》的豪情演绎,以地道唱腔诠释“中国梆子腔鼻祖”的艺术精髓,让现场观众沉浸式感受秦腔的豪放与细腻。
为确保赛事专业性与公正性,主办方特邀陕西戏曲界权威专家团队担任评审,围绕“戏曲韵味、音色音质、演唱技巧”等五大维度进行现场打分,并结合选手表现给出专业点评。
这种“竞技+点评”的模式,既保障了赛事质量,也让观众深入了解秦腔艺术的评判标准,进一步拉近传统戏曲与大众的距离。据了解,经过初赛激烈的角逐,共计104名选手脱颖而出,本次复赛赛程分为10月2日、3日两天,赛事设置了丰厚奖项,其中一等奖1名(奖金30000元)、二等奖2名(各10000元)、三等奖3名(各5000元),另设10名优秀奖,最终晋级决赛的名额将在复赛现场直接产生。
作为传承秦腔文化的重要载体,本次郑国渠秦腔大赛复赛不仅为戏迷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更以“水利遗址+传统戏曲”的创新形式,推动文化遗产与艺术传承的双向赋能。主办方表示,后续决赛将拟定于10月4日在郑国渠首遗址区举办,届时将呈现更精彩的巅峰对决,持续为秦腔艺术的传播与发展注入新动力。
这场文化盛宴的举办地——郑国渠首遗址,为其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舞台。郑国渠不仅是“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更以其“因势利导”的哲学思想与完整的水利技术演进史,被誉为“天然水利博物馆”。在此举办秦腔大赛,正是对这一珍贵遗产进行活态传承与价值再造的创新实践。(来源 : 中国泾阳)
来源:西部晨语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