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2日,记者在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训教室里看到,县电商服务中心的老师正在为学生们讲解直播相关知识,并模拟在抖音平台上直播。学生们轮流出镜,尝试直播带货。
【来自一线的改革故事】
5月12日,记者在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实训教室里看到,县电商服务中心的老师正在为学生们讲解直播相关知识,并模拟在抖音平台上直播。学生们轮流出镜,尝试直播带货。
近年来,卢龙县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通过开设实训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推进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等举措,不断提升职业教育适应性,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
“我每次在上电商直播课都有很大收获。因为专业的原因,平时网购时看到直播带货就会被吸引,没想到在学校里也能学到直播带货知识。”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一年级学生赵丽璠说,“老师教了我们直播的讲话方式、直播带货的技巧、直播间场景的布置。模拟直播还让我了解了本地甘薯产业的发展历史,感觉收获很大。”
据了解,电商直播课是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电子商务专业新增的实训课,像这样的课程还有很多。近年来,学校不断进行课程设置调整和优化,增设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新课程,形成与区域产业发展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就业,提高服务地方产业的能力。除了设置校内实训课外,学校还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19家企业签订了合作协议,打造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亲身体验企业真实生产场景,为学生们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实践平台。2024年8月,学校组织了628名2022级学生赴宁波、北京等3个校外实训基地,参加入企岗位实习活动,让学生与工作岗位“零距离”对接。
随着课程体系的调整,对师资力量的要求也“水涨船高”。学校严格落实全员培训制度,坚持5年一轮的教师全员培训制度,确保专业课教师每年至少1个月在企业或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活动,使其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更好地将产业实际融入课堂教学。
“我校不仅与蓝领集团、孤竹小金米等县域知名企业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教师企业实践基地,还大力推进‘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学校目前共有河北省‘双师型’教师145名。”卢龙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校长刘红军介绍,通过开设实训课、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等一系列举措,目前,学校已为京津冀等地中小型企业输送人才上千名,涵盖了机械制造业、汽车维修业、建筑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
记者:陈引玉
通讯员:杨湘雨
编辑:高春梅
责编:李志财
编审:刘福庆
监审:王勍
来源:秦皇岛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