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期由美国Trident集团控股的德国加工商 Pickenpack Seafoods,正大举在中国市场抢购二次冻狭鳕鱼片,以确保其零售合同能够履行到2026年中。这一“无序采购”不仅推高了中国二次冻鱼片的价格,也让俄罗斯原料狭鳕(H&G)的行情同步走高。
核心提示:近期由美国Trident集团控股的德国加工商 Pickenpack Seafoods,正大举在中国市场抢购二次冻狭鳕鱼片,以确保其零售合同能够履行到2026年中。这一“无序采购”不仅推高了中国二次冻鱼片的价格,也让俄罗斯原料狭鳕(H&G)的行情同步走高。……(世界食品网-www.shijieshipin.com)
近期由美国Trident集团控股的德国加工商 Pickenpack Seafoods,正大举在中国市场抢购二次冻狭鳕鱼片,以确保其零售合同能够履行到2026年中。这一“无序采购”不仅推高了中国二次冻鱼片的价格,也让俄罗斯原料狭鳕(H&G)的行情同步走高。
多位业内人士透露,Pickenpack之所以急于囤货,是因为早前签订的加工合同已无法在现行高企的原料价格下顺利执行。随着其大量采购,中国和欧洲加工圈议论纷纷,甚至有人称“Pickenpack正在把市场价格往上推”。与此同时,格陵兰海产(Greenland Seafood)、Frosta等德国同行也在出手,欧洲市场正形成一波补货潮。
根据最新评估,9月29日至10月5日当周,俄罗斯H&G25+狭鳕的到岸价再涨30美元/吨,创下近三年同期第三高水平。中国二次冻鱼片的报价更是较9月中旬上调了200-300美元/吨。考虑到运费和13.7%的关税,目前二次冻狭鳕的欧洲到岸价已超越美国单冻鱼片的合同价,这让零售商压力陡增。
更令人关注的是,大型美国农业部(USDA)的狭鳕采购项目,正在进一步推高全球需求。Trident既是Pickenpack母公司,也是美国政府供应商之一,其在中国和俄罗斯市场的布局,直接加剧了供需矛盾。有业内人士直言:“他们既要保障美国供应,又要覆盖欧洲零售,价格只会被不断推高。”
这种原料紧张导致中国部分工厂出现违约风险。业内老手指出,一些工厂通常先确保一半原料,剩余部分“赌市场”,一旦价格飙升就难以履约。欧洲采购商因此强调,与中国工厂合作必须建立在 “长期信任” 基础之上,否则合同随时可能落空。
市场波动背后,还夹杂着Trident/Pickenpack的声誉阴影。2023、2024年,因维吾尔和朝鲜劳工问题,迫使其切断部分大连供应商合作关系。如今,虽然Pickenpack在中国市场仍被接受,但业内人士调侃:“他们说一套做一套,中国工厂心里都清楚。”
随着冬季来临,中国国内干制品市场需求上升,俄罗斯国内消费同样走强。双重动力下,狭鳕价格仍有继续走高的趋势。
日期:2025-10-05
来源:食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