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聚变四巨头PK:上海电气、永鼎股份谁的成长逻辑更硬?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5 10:02 3

摘要:10月以来核聚变赛道热度持续攀升,合肥BEST装置杜瓦底座顺利交付、德国官宣砸20亿欧元建全球首座核聚变电站,加上国内民营聚变企业融资屡破纪录,让这个“终极能源”领域成了市场焦点。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永鼎股份、合锻智能这四家企业,因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布局

10月以来核聚变赛道热度持续攀升,合肥BEST装置杜瓦底座顺利交付、德国官宣砸20亿欧元建全球首座核聚变电站,加上国内民营聚变企业融资屡破纪录,让这个“终极能源”领域成了市场焦点。上海电气、东方电气、永鼎股份、合锻智能这四家企业,因在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布局被推到台前,股价近期均出现不同程度异动。

不少投资者纠结:同样沾边核聚变,这四家公司到底谁是真有硬核实力,谁只是蹭热点?各自的成长逻辑有啥区别?今天就用大白话,结合2025年最新的项目进展、订单数据和技术布局,把这四家的“家底”和前景拆解开,帮大家看明白该怎么选。

先理清赛道格局:核聚变赚钱的核心在这两个环节

要对比企业,得先搞懂核聚变产业链的钱到底在哪。现在行业共识很明确,资金和价值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环节:一是磁体系统,这是约束核聚变反应的关键,占总投资额的42.34%,单套设备金额能到数亿元;二是真空室、杜瓦等核心部件,虽然单个订单金额不如磁体,但需求持续且稳定,是长期受益的环节。

目前行业正处在“示范工程向预商用过渡”的阶段,合肥BEST装置已进入安装关键期,预计2027年演示发电,后续还有1200亿元量级的CFEDR工程待启动。这个阶段,谁能拿到示范项目的订单、在核心环节建立技术壁垒,谁就能在后续商业化中抢占先机。这四家企业恰好分别卡位了磁体和核心部件两大核心领域,对比起来逻辑更清晰。

四巨头逐个拆解:技术、订单、家底全曝光

这四家企业的布局各有侧重,有的走全产业链路线,有的专攻细分材料,成长节奏和确定性差异很大。

1. 上海电气:全产业链老兵,靠“工程经验”稳占先机

上海电气在核聚变领域算是“老玩家”,摸爬了20年,最大优势是工程经验足、项目覆盖广,几乎没错过国内外任何重磅工程。从国际ITER聚变反应堆,到国内的EAST“东方超环”、CRAFT设施,再到能量奇点的“洪荒70”项目,都有它供应的设备。

技术上,它能造磁体线圈盒、真空室这些关键设备,还攻克了大型锻件焊接变形、多孔真空容器加工等难题,这些都是磁约束聚变装置的核心技术卡点。更关键的是,它的核聚变布局已经开始反哺主业,2025年中报显示,能源装备业务收入增长22.2%,新增订单近1100亿元,其中不少来自核聚变相关的装备需求。

不过它的短板也明显:一是业务太杂,除了核聚变,还涉足核电、工业自动化等多个领域,核聚变业务占总营收比例暂时不高;二是重资产模式下,转型和业绩释放速度相对慢,2025年中报显示其资产合计超3129亿元,负债达2345亿元,资金压力不小。

对它来说,成长逻辑是“存量工程打底+增量项目放量”,短期看BEST、CFEDR等项目的订单落地节奏,长期看核聚变业务对整体营收的贡献比例能否持续提升。

2. 东方电气:能源装备龙头,“技术复用”成独特优势

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类似,也是能源装备领域的巨头,但它的特色在于核聚变与传统能源技术的协同效应。作为ITER核心部件供应商,它不仅能造中国环流三号的超导磁体、真空室,还突破了耐高温超2000℃的镍基合金材料技术,这些材料和技术能直接复用在超超临界发电机组上。

这种协同效应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2025年一季度它的核电新增订单同比增145%,高温合金叶片在超超临界机组领域市占率超60%,传统能源业务的盈利能反哺核聚变的研发投入。而且它的业务更聚焦能源装备,在核聚变领域的资源投入比上海电气更集中,设备供应在部分项目中的占比能超60%。

但它也面临“大公司病”,决策链条长,对新兴技术的响应速度可能不如中小公司。成长逻辑是“技术复用降成本+核电业务托底”,确定性强但短期弹性可能不算最大。

3. 永鼎股份:材料细分龙头,靠“超导带材”吃红利

永鼎股份和前两家巨头不同,它专攻核聚变的“上游材料”——高温超导带材,这是制造磁体系统的核心原料,属于“卡脖子”环节。它是国内唯一能量产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的企业,已经给“洪荒70”磁体系统供货,超导业务收入增长很快。

这个领域的优势在于技术壁垒高、竞争格局好。超导带材的良品率直接决定磁体性能,目前国内能稳定量产的企业屈指可数,永鼎股份的产品已经通过多个重大项目验证,后续随着磁体需求放量,它的订单增长确定性很强。毕竟磁体系统是产业链资金最集中的环节,原料端自然能优先受益。

但风险也很直接:业务过于集中,一旦超导带材技术路线发生变化,或者出现新的竞争对手,业绩会受明显影响。而且它的客户相对单一,主要依赖大型科研项目和少数设备厂商,订单稳定性不如全产业链企业。成长逻辑是“材料国产替代+磁体需求放量”,弹性大但不确定性也更高。

4. 合锻智能:部件隐形冠军,“订单落地”最实在

合锻智能是四家里面市值偏小的,但它的优势是业绩兑现节奏最明确。作为真空室核心供应商,它2024年就签了2亿元聚变装置订单,2025年更是进入交付高峰期,还和中核二三签订了5亿元BEST项目真空室订单,产品精度能达到0.01毫米。

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成型+焊接一体化能力”,真空室这类大型部件对加工精度和密封性要求极高,国内没几家企业能搞定,而它凭借多年的高端机床技术积累,在这个细分领域站稳了脚跟。更关键的是,它和合肥聚变产业园深度绑定,董事长还兼任聚变新能董事长,在项目获取上有天然优势,后续偏滤器等部件招标大概率能拿到份额。

短板在于市场空间相对有限,真空室等部件属于“一次性采购为主”,不像磁体系统有持续升级需求,长期增长要看能否拓展更多部件品类。成长逻辑是“示范项目订单兑现+产能释放”,短期业绩确定性最强,适合追求稳健的投资者。

核心对比:谁的成长逻辑更硬?看三个关键指标

光看布局不够,得从“确定性、弹性、安全性”三个维度对比,才能判断谁的逻辑更扎实。

1. 业绩确定性:合锻智能>东方电气>上海电气>永鼎股份

合锻智能的确定性最高,毕竟5亿元BEST项目订单已经在手,2025年交付高峰期直接对应业绩增长,这是实打实的现金流。东方电气和上海电气次之,前者有核电业务托底,后者能源装备订单充足,核聚变业务就算短期没爆发,基本盘也稳。永鼎股份确定性最低,虽然技术有优势,但超导带材的大规模需求还要等CFEDR工程启动,短期业绩贡献有限。

2. 长期弹性:永鼎股份>合锻智能>东方电气>上海电气

长期看,永鼎股份的弹性最大,磁体系统是产业链价值核心,一旦CFEDR工程启动,超导带材需求会呈数倍增长,而它目前市占率有优势。合锻智能弹性次之,除了真空室,还能拓展偏滤器等部件,且新能源领域也在给比亚迪、宁德时代供货,多赛道共振下增长空间不小。两大巨头弹性相对小,主要是体量太大,核聚变业务短期难改整体营收结构。

3. 安全边际:东方电气>上海电气>合锻智能>永鼎股份

东方电气的安全边际最高,央企背景+核电订单高增长,加上超临界发电业务的稳定盈利,就算核聚变进展不及预期,也有业绩支撑。上海电气次之,虽然负债高,但刚获批100亿元融资额度,还完成了3亿元股份回购,资金面压力在缓解。合锻智能和永鼎股份安全边际较低,前者依赖单一细分部件,后者靠材料涨价驱动,一旦行业出现技术路线变更,都可能受冲击。

实操建议:不同需求对应不同选择,避开三个坑

清楚了四家的优劣,普通投资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投资风格来布局,但有三个坑一定要避开。

1. 选对标的:匹配自己的风险偏好

求稳选合锻智能、东方电气:合锻智能有明确订单落地,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增速已达35.48%,业绩和题材能形成共振;东方电气作为央企,技术和资金实力雄厚,适合长期配置。

博弹性选永鼎股份:如果能接受长期等待,可以小仓位布局,重点跟踪CFEDR工程招标进度和公司超导带材的产能释放情况。

均衡配置选上海电气:既能享受核聚变风口,又有能源装备主业托底,适合不想冒太大风险但想参与赛道的投资者,记得关注其核聚变业务收入占比的变化。

2. 避开三个坑:别被情绪带偏

别信“短期商业化”噱头:核聚变真正大规模商用至少要到2030年后,现在哪家说“马上盈利”都是假话,但凡业绩全靠核聚变撑着的公司,都要警惕。

不追高位题材股:部分公司股价已经反映了利好,比如上海电气9月25日涨停后,短期缺乏新催化,追高容易被套。

要看业务占比:有些公司只是参投了聚变基金,或者只供应不起眼的小部件,这类“擦边球”公司就算赛道再热,业绩也难有实质增长。

3. 跟踪关键信号:用数据验证逻辑

不管选哪家,都要盯紧三个信号:一是合肥BEST装置的后续部件交付进度,这直接关系到合锻智能、上海电气的订单兑现;二是CFEDR工程的招标时间,这是永鼎股份业绩爆发的关键催化剂;三是公司中报、年报里核聚变相关业务的收入占比,占比持续提升才说明逻辑在兑现。

最后总结:风口下更要认清楚“真核心”

核聚变的长期前景毋庸置疑,2025年作为商业化元年,赛道热度还会持续。但越是热门,越要分清谁是“真核心”,谁是“伪概念”。

上海电气、东方电气胜在全产业链布局和工程经验,合锻智能赢在细分部件的订单确定性,永鼎股份强在材料领域的技术壁垒,四家各有千秋,但没有绝对的“最优解”。对普通投资者来说,与其纠结哪家“最牛”,不如找那些“有订单、有技术、有主业托底”的公司,用业绩数据代替情绪判断,才能在风口里赚到实在的钱。

后续随着BEST装置安装推进和更多项目落地,我们会持续跟踪这四家的动态,有新的订单或技术突破再跟大家拆解。记住,投资核聚变赛道,拼的不是谁跑得快,而是谁看得准、拿得稳。

⚠️声明:所有观点均是个人投资心得体会,和个人身边真实案例分享,供大家交流讨论,不涉及任何投资建议。请大家别盲目跟风,盈亏自负!成年人要有自己的判断。

来源:愿如意一点号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