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平湖秋月》作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拥有合奏、古筝独奏及钢琴改编等多种演绎版本,其中古筝版尤为擅长传递月色的纯净意境,古筝高音区的清亮音色,天然契合月光洒落时的澄澈感,高悬的明月倒映于静谧湖面,天光与水影交相辉映,自成一片空灵悠远的诗意天地。
中秋快到了,月亮明晃晃地挂在天上,这时候最适合听听这些和月亮有关的好歌。
这些歌配上月亮,让你感受不一样的中秋味道。
平湖秋月
《平湖秋月》作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拥有合奏、古筝独奏及钢琴改编等多种演绎版本,其中古筝版尤为擅长传递月色的纯净意境,古筝高音区的清亮音色,天然契合月光洒落时的澄澈感,高悬的明月倒映于静谧湖面,天光与水影交相辉映,自成一片空灵悠远的诗意天地。
乐曲中渐次加强的摇指和花奏,恰似微风轻掠湖面时泛起的细碎波光,涟漪层层晕染开来,将月夜湖景的动态之美悄然晕染于琴弦之间。
二泉映月
皎洁月光轻抚着无锡城的每一寸角落,将这座城池装点得分外迷人,然而这如梦似幻的夜景,对于双目失明的阿炳而言,却是永恒的虚无。
当夜色深沉,万家灯火渐次熄灭,他独坐一隅,指尖轻拨琴弦,让旋律在夜色中流淌,诉说着命运加诸于身的种种磨难与不甘,同时也倾注了他内心深处对光明和美好生活矢志不渝的向往。
汉宫秋月
在文学中,以月寄寓忧愁的手法屡见不鲜,尤其在唐诗宋词里,这一意象更是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诗人们常常举杯邀月,借酒意驰骋想象,灵感如泉涌,或以酒解忧,寻得片刻心灵慰藉。
那描绘“月”的旋律与词句,悄然透露出人们内心的孤独与无力,以及那份难以言说的哀愁与惆怅,在孤独寂寞的时刻,他们唯有仰望明月,寄托情思,任由思绪随月光飘散,《汉宫秋月》一曲,正是捕捉并细腻描绘了此情此景下,月之清冷与人心之哀婉交织的意境。
花好月圆
有一回,百代公司着手制作一张民乐唱片,过程中发现还缺一段时长约5分钟的乐曲,音乐部主任任光便邀请黄贻钧来承担这个填补空缺的创作任务,黄贻钧此前并未系统学习过作曲技法,然而,他内心涌动的创作激情如泉涌般不可抑制,竟一气呵成完成了这部作品,由于创作时未拟定标题,国乐队的陈中依据乐曲欢快热烈的独特氛围,为其取名为《花好月圆》。
新中国成立不久后,指挥家彭修文独具慧眼,将具有江南丝竹风格的《花好月圆》改编成了民族管弦乐版本,经中央广播民族乐团精彩演绎后,这首曲子迅速传播开来,产生了广泛影响。
月儿高
《月儿高》一曲所构建的意境柔美静谧、悠远绵长,使人仿佛置身于缥缈之境,乐曲末段那绵延的摇指技巧,恰似月下美人低低诉说,旋律若有若无、灵动跳跃,声声扣人心扉。
聆听这样的乐曲时,我们要放飞想象的思绪,激起联觉的内心感触,从而真切感受这清朗月色的动人景致。
来源:音乐无界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