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俗话说得好:“芹菜有三喜三怕,顺应习性管理,想不高产都难!”这句老农口中的经验之谈,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种过芹菜的人都知道,这菜啊,娇气得很,得顺着它的性子来,才能长得好。
俗话说得好:“芹菜有三喜三怕,顺应习性管理,想不高产都难!”这句老农口中的经验之谈,可不是随便说说的。种过芹菜的人都知道,这菜啊,娇气得很,得顺着它的性子来,才能长得好。
那么,芹菜到底有哪“三喜三怕”呢?今天咱们就好好聊聊这个话题,让种菜的朋友们都能轻松种出鲜嫩肥美的芹菜来!
芹菜的“一喜一怕”:喜冷凉怕高温
芹菜这家伙,天生就是个喜欢凉爽的主儿。它最舒服的生长温度是15℃到20℃之间。在这个温度范围内,芹菜叶片翠绿,叶柄肥嫩,长得那叫一个欢实。
一旦温度超过25℃,芹菜可就受不了了,生长速度明显变慢,品质也会下降。要是碰到26℃以上的高温,它直接就生长不良了。
所以啊,夏天种芹菜可得费点心思。有经验的老农会在夏季播种前,先把种子放在冷水里浸泡6到10个小时,然后捞出来用湿布包好,放到冰箱里冷藏催芽。
等大部分种子露出小白点后再播种。这样一来,哪怕是在大热天,芹菜也能正常出苗了。
芹菜的“二喜二怕”:喜肥水怕旱涝
芹菜是个“大胃王”,特别喜欢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分。它那浅短的根系决定了它既需要大量水分,又怕积水烂根。
所以种芹菜的地块,最好选择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在施肥方面,底肥一定要施足,每亩可以施用500-800公斤的商品有机肥或者1500公斤充分腐熟的农家肥。
等芹菜开始生长后,追肥要遵循“前轻中重”的原则。生长前期轻施,中期重施,封行后再补施一次速效肥。
特别是在芹菜生长旺盛期,一定要保持水肥供应不间断,最好每隔15-20天就追肥一次。
浇水也一样,要保持土壤湿润但不能积水。芹菜是浅根作物,土壤相对湿度最好保持在90%以上。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最好早晚浇水;冬天温度低,可以适当减少浇水次数。
芹菜的“三喜三怕”:喜柔光怕暴晒
芹菜不喜欢强烈的直射光,而是偏爱柔和的光照。它的适宜光照强度一般在2万到3万勒克斯左右。
而夏季晴天的光照强度能达到10万到20万勒克斯,远远超过了芹菜的承受范围。
所以,夏季种植芹菜时,老农们都会采用遮阳网来遮挡部分阳光。
覆盖遮阳网后,不但可以使地表温度降低9℃到13℃,还能把光照强度降到芹菜喜欢的范围。遮阳网要白天盖、晚上揭,晴天盖、阴雨天揭,这样才能给芹菜创造最舒适的生长环境。
顺应习性,科学管理
除了这“三喜三怕”,种芹菜还要注意防治病虫害。芹菜容易得斑枯病、叶斑病,也爱招蚜虫、斑潜蝇。
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通过轮作、清洁田园、翻耕晒垡等农业措施,配合生物防治和理化诱控,科学用药,这样才能种出绿色健康的芹菜。
种芹菜确实是个技术活,但只要你摸透了它的“三喜三怕”——喜冷凉怕高温、喜肥水怕旱涝、喜柔光怕暴晒,顺应它的生长习性进行管理,相信你种的芹菜一定能长得又肥又壮,想不高产都难!
老农的经验都是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咱们种菜的时候要多听多看多学,这样才能少走弯路,种出好芹菜,卖个好价钱!
各位朋友,你们在种芹菜过程中还发现了哪些小窍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交流哦!
来源:稻香老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