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嘴里的苹果瞬间没了味道,嚼也不是咽也不是。手不自觉攥紧了苹果核,冰凉的果肉汁蹭在指缝里,我却没感觉。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搞错了吧”,毕竟术前医生一直说大概率是良性,切了就没事。
术后第12天,我正窝在沙发上啃苹果,爸妈坐在对面,表情严肃得像要开家长会。
妈先开的口,声音有点抖:“你那结节病理出来了,医生说是早期肺癌。”
我嘴里的苹果瞬间没了味道,嚼也不是咽也不是。手不自觉攥紧了苹果核,冰凉的果肉汁蹭在指缝里,我却没感觉。脑子里第一反应是“搞错了吧”,毕竟术前医生一直说大概率是良性,切了就没事。
爸赶紧补了句:“医生说发现得早,切干净了,后续定期复查就行。”可我耳朵像塞了棉花,就只听见“肺癌”俩字在脑子里转。
接下来的半天,我没怎么说话。躺回床上盯着天花板,越想越怕——我才27岁,还没带爸妈去国外玩,还没跟闺蜜去看演唱会,怎么就跟癌症沾上边了?眼泪好几次涌到眼眶,又被我憋回去,怕爸妈看见更担心。
晚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我拿起手机,没刷短视频,反而搜起了“早期肺癌术后恢复”。刷到好多跟我一样的人,有人术后半年就回去上班,有人还去跑了马拉松。看着看着,心里那股慌劲居然慢慢散了点。
从那天起,我给自己定了个“3件事规矩”,每天必须做完:
1. 跟爸妈唠10分钟嗑,听他们说小区里的事,或者吐槽我爸做饭太咸,故意找些轻松的话题,让家里氛围别那么压抑;
2. 绕着小区走两圈,刚开始走5分钟就喘,后来慢慢能走20分钟,呼吸着外面的空气,比闷在屋里瞎想舒服多了;
3. 睡前写两句话日记,比如“今天喝了妈炖的鸽子汤,味道不错”“楼下的小猫又来蹭我了”,把注意力放在这些小事上,就没那么多精力害怕了。
有天早上,我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伤口已经不怎么疼了,脸色也比前几天好。突然就想通了:怕有什么用?医生都说切干净了,我要是一直垮着,反而对不起爸妈的担心,也对不起自己挨的那一刀。
现在我每天照样吃好睡好,按时吃药复查。偶尔还是会想起“肺癌”这俩字,但不再像刚开始那样慌了。毕竟27岁的人生还长着呢,早期肺癌算什么,我好好调理,照样能把日子过精彩。
来源:海隅逍遥赏霞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