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980元买辆国产ADV踏板?新大洲本田这波操作是自信还是头铁?最近摩托圈最炸的瓜,莫过于NS150XC的定价争议。当150cc踏板普遍卷到1.5万内时,这辆挂着“国产本田”标签的ADV踏板,居然敢卖到2万,直接撞上了五羊本田的全球车型PCX160。两辆车价
19980元买辆国产ADV踏板?新大洲本田这波操作是自信还是头铁?最近摩托圈最炸的瓜,莫过于NS150XC的定价争议。当150cc踏板普遍卷到1.5万内时,这辆挂着“国产本田”标签的ADV踏板,居然敢卖到2万,直接撞上了五羊本田的全球车型PCX160。两辆车价格差不多,但风格截然不同,一个像穿着越野靴的探险家,一个像西装革履的通勤族。这波“神仙打架”,到底谁更值得掏腰包?
先看NS150XC的“装备库”:KYB减震、博世双通道ABS+TCS、日信卡钳,这配置表直接把“性价比”三个字写在脸上。发动机用的是新本最新SH-EP引擎,和150GX、150LA同款,油耗和动力表现早被车友验证过。最关键的是,这车是市面上少见的“均衡型ADV踏板”,既有越野胎和加高风挡的玩乐属性,又保留了日常通勤的实用性。但问题也来了,再怎么堆料,它终究是“国产本田”,而PCX160可是挂着本田全球标的“亲儿子”。
PCX160的底气来自哪里?首先是那台eSP+发动机,本田粉丝眼中的“神机”。老款PCX160在全球卖了上百万台,可靠性早就被市场锤过。虽然划归五羊本田生产,但全球车型的品控标准比合资车严了不止一个档次。配置上同样有博世ABS、静音启动、无钥匙启动这些高端货。不过最扎心的是,它排量160cc,得交购置税,落地价直接比150cc车型多出几千块。但PCX160的粉丝压根不care:“独立标+全球品质,这钱花得值!”
NS150XC的定位特别微妙,它想抓住那群“既想要踏板便利,又馋ADV外观”的用户。14寸大轮毂、全地形胎、加高风挡,骑它去跑山能赚足回头率;但780mm座高和135kg车重,又让新手能轻松驾驭。实测下来,这车在非铺装路面表现比普通踏板稳得多,减震过滤颠簸的能力堪称同级顶尖。不过要是天天骑它通勤,可能会觉得坐姿有点“战斗”,毕竟ADV的设计初衷就不是让你舒舒服服骑8小时的。
PCX160则是典型的“水桶车”,14寸轮毂、龙骨车架、132kg车重,骑起来稳得像开轿车。它的优势在细节:座垫软得像沙发,储物空间能塞下全盔,怠速几乎听不到声音。最绝的是油耗,百公里2.3L,加满油能跑300公里。但你要拿它去跑山路?原装轮胎在湿滑路面容易打滑,减震偏软过弯时侧倾明显,属于“城市王者,越野青铜”。
NS150XC敢定2万,新本显然赌的是“ADV用户不差钱”。这部分人买车看的是配置表和独特性,KYB减震、博世电控这些硬货,加上ADV的稀缺属性,确实能撑起溢价。而PCX160的逻辑更简单,“我是本田全球车型,品控和发动机技术就是比合资车强,多交点税也值。”从市场反馈看,PCX160的销量依然稳居前列,说明消费者对“独立标”的信仰依旧牢固。
不过2025年的踏板市场正在变天,150cc车型卷配置、卷价格,连豪爵这样的国产品牌都敢把ABS+TCS下放到1.3万的车上。NS150XC的定价策略更像一场“豪赌”,它赌的是ADV细分市场的增长潜力,赌的是消费者愿意为“差异化”买单。而PCX160则代表着传统势力,全球车型的技术背书,永远是摩托圈最硬的通行证。
选NS150XC的人,大概率是这类玩家:周末要跑山压弯,工作日要通勤代步,不想买两辆车,又嫌弃普通踏板太无聊。这车的ADV属性不是噱头,在碎石路、土路的稳定性,确实比同级踏板强一个档次。但你要接受它比PCX160重3kg、座高高5mm的事实。
选PCX160的人,图的是“省心”。全球车型的品控意味着更少的异响、更耐用的零件,eSP+发动机的平顺性更是同级无敌。它适合每天骑50公里的通勤族,也适合中老年车友,座垫软、油门轻、振动小,骑久了不累。至于购置税?反正都花2万了,还差这3千?
NS150XC和PCX160的对比,本质是“玩乐需求”和“实用需求”的碰撞。前者像个穿着登山靴的潮人,后者像个拿着保温杯的大叔。2025年的踏板市场早已不是“一车通吃”的时代,有人愿意为ADV的独特性买单,就有人坚持“全球标=高品质”的信仰。无论选哪辆,记住:摩托车是买给自己的,骑得开心,比什么都重要。毕竟,能让你笑着拧油门的,才是好车。
来源:二轮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