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创业潮来了!零技术背景,这些普通人已经月入过万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10-02 15:56 1

摘要:2025年,泉州“90后”外贸老板刘世奇让AI当“选品师”,一款AI设计的“丑拖鞋”在北美卖到100美元高价;山东新能源企业主李文录靠AI挖掘东南亚市场,轻松拿下千万订单。

开篇:从“打工族”到“AI老板”,他们只用了3个月

2025年,泉州“90后”外贸老板刘世奇让AI当“选品师”,一款AI设计的“丑拖鞋”在北美卖到100美元高价;山东新能源企业主李文录靠AI挖掘东南亚市场,轻松拿下千万订单。

这些案例背后,是人工智能从“高深技术”变为普通人触手可及的创业工具。无需懂编程、不必租办公室,只要会使用ChatGPT、Midjourney等工具,就能撬动过去不敢想象的商机。

1. 内容代运营:一个人就是一家公司

案例:杭州团队用AI克隆方言配音,专为三四线城市商家做促销视频,月流水突破8万元。

操作:用ChatGPT写文案、D-ID生成虚拟人讲解视频,打包成“自媒体代运营”服务,向本地餐馆、美容院收费500-2000元/月。

优势:成本接近于零,仅需支付AI工具月费(如Midjourney约200元/月)。

2. 数据炼金术:把信息差变成现金

案例:职业顾问用GPT分析招聘要求,提供简历优化服务,收费99元/份,日接20单。

操作:训练垂直领域提示词(如“小红书美妆测评模板”),卖模板+代运营套餐,客单价300-800元。

工具:用Notion自动化模板管理订单,月成本仅39元。

1. 传统行业+AI改造:抓住中小企业痛点

案例:团队为县域服装厂部署抖音智能客服,回答效率提升3倍,转化率提高30%。

机会:制造业、农业企业急需AI升级。如南宁果园用“土谛AI”诊断病虫害,肥料利用率提升40%。

2. 垂直领域机器人:年费模式躺赚

路径:用无代码平台(如Glide)封装AI工具,为企业定制法律咨询、教育辅导机器人,收取年费1-5万元。

案例:开发者将ChatGPT接入裁判文书网,做离婚咨询自动问答系统,单月获客200+。

MVP测试:用Airtable+Zapier搭业务流程,在小红书/B站发布案例吸引种子用户。

流量获取:AI生成口播视频投放在线问答(如“如何用AI写爆款文案”),引流私域转化。

风险控制:同时接入3-4个AI平台API(如OpenAI+文心一言),避免单点故障。

同质化竞争:文案生成、绘图代练等赛道已饱和,需寻找细分场景(如“AI生成宗教场所讲解词”)。

技术迭代风险:AI工具更新快,需持续学习(如Sora视频生成替代部分剪辑师)。

法律红线:避免用AI生成虚假新闻、侵犯肖像权,用户协议需明确AI服务范围。

当义乌老板用AI把小商品卖向全球,当农村青年靠AI果园管理系统年入百万,技术红利正变得前所未有的平等。正如一位创业者所言:“AI不会淘汰人,只会淘汰不会用AI的人。”

来源:天哥教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