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住农村,最惬意的便是这份种养的便利。房前屋后的空地从不用刻意打理,随便挖个坑,丢几粒种子,浇两瓢水,它们便能借着阳光雨露蓬勃生长,开花结果,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瓜果。母亲每年总在家周围种上南瓜、冬瓜、丝瓜,还有眉豆,把闲置的角落都填得满满当当,全是生机。
家住农村,最惬意的便是这份种养的便利。房前屋后的空地从不用刻意打理,随便挖个坑,丢几粒种子,浇两瓢水,它们便能借着阳光雨露蓬勃生长,开花结果,一年四季都有吃不完的瓜果。母亲每年总在家周围种上南瓜、冬瓜、丝瓜,还有眉豆,把闲置的角落都填得满满当当,全是生机。
七月初的日头正烈,母亲趁着清晨的凉意,在门前晒场边的空地上挖个浅浅的坑,丢几粒饱满的眉豆种,浇上几瓢井水,再从猪圈外的粪堆铲两铁锨腐熟的猪粪,轻轻盖在土坑里——这是农家最实在的养料。做完这一切,便没再多管,只等着土里的生命悄悄苏醒。
七八天光景,土面果然有了动静。一个嫩生生的绿尖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头顶还顶着层皱巴巴的豆皮,像个刚睡醒、不愿摘帽的小娃娃。不过两天,豆皮自行脱落,两片胖胖的子叶舒展开来,肉乎乎的。傍晚,母亲提桶水,小心翼翼地一瓢一瓢倒进眉豆根部的土坑里,水珠渗进泥土的轻响,像是在和幼苗说悄悄话。
几场夏雨过后,小胖芽像着了魔。圆润的子叶间抽出新枝,长成一片片心形绿叶,层层叠叠铺展开。细细的茎秆铆足了劲往上蹿,顶端的卷须像无数只探索的小手,在空中摸索,一旦碰到东西就紧紧缠绕,一圈又一圈,抓得格外牢固。母亲早有准备,搬来几根粗壮竹竿和几根草绳,在藤蔓边插成人字形,又在顶上、两树间和晒场边的石岸间搭起简易架子。眉豆顺着人字架向上攀爬,十几天后,架子已爬满藤蔓,浓密的绿叶织成一片清凉的大绿伞。风一吹,叶子沙沙作响,叶间的卷须还在不停摸索伸展,向四周扩张地盘;偶尔冒几朵淡紫色小花,像撒在绿毯上的紫宝石,引得蜜蜂嗡嗡绕架飞。母亲总在凉爽的清晨,立在豆架下,目光轻轻扫过每片叶子,指尖偶尔碰碰叶尖,瞧瞧有没有冒出新的豆荚,遇到调皮的散藤,便细心地往架子上牵引,动作轻得像怕弄疼了藤蔓。
没过几日,紫花开得热闹起来。不再是零星几点,而是一串串、一簇簇挂在藤蔓间,蝶形花瓣胖胖厚厚的,格外可爱。风一吹便轻轻颤动,像一群栖息在绿叶间的紫蝴蝶。“夏日炎威蔓上墙,星星紫蕊映骄阳。虽无妍丽迷人色,且有微甜一缕香”。果真如《七绝·吟眉豆花》所写:花香不浓,却清清爽爽的,路过眉豆架时,鼻尖总能沾染上淡淡的清甜。母亲每次路过,总会驻足仰望,紫花映着母亲的笑脸,连眼角的细纹都漾着暖意,花架把我家房子衬得格外温馨。
夏末,早开花的藤蔓褪了色,谢了花,小小的豆荚便冒了出来。起初是细细嫩嫩的青绿色,藏在叶缝里不显眼,三五天光景就长得弯弯鼓鼓,像一把把迷你绿月牙——这大抵就是它被称作“娥眉豆”的缘故吧。母亲总在傍晚叫上我摘豆,挎着竹篮站在架下,头顶是串串月牙,我们专挑鼓鼓却未变硬的嫩荚,轻轻一掐“咔嚓”一声就断,新鲜的汁水顺着指尖往下淌。眉豆叶面带着黏腻的绒毛,沾在手上软软的;竹篮很快满了,青莹莹的豆荚透着沉甸甸的生机,回家时身上总粘着几片翠绿的豆叶,像是眉豆叶恋着被摘走的豆子!
摘回来的眉豆最是百搭。母亲切几片腊肉,在铁锅里熬出油脂,倒进撕去筋络、洗净的眉豆——不用切,整根下锅大火快炒。腊肉的咸香混着眉豆的清甜,炒得油光锃亮,配白米饭能多吃两碗。想清淡些,就把眉豆切细丝清炒,脆生生的口感里全是夏天的味道。母亲还用眉豆蒸手工面条,味道鲜极了,看我们吃得香,母亲眼里藏不住的温柔。晒场边的绿伞下,藏着的不仅是串串豆角,更是农家日子里最实在的鲜香。
秋天成了蔬菜淡季,这架眉豆却愈发茂盛。藤蔓像不知疲倦般,不断抽新枝、开新花、结嫩荚,开花结果的循环从不间断,仿佛永远摘不尽。母亲会在雨停的间隙,在眉豆根旁挖个坑,倒进猪粪、鸡粪,边倒边自言自语:“结了一季的豆了,辛苦了,给你添点肥吧!”
站在架前,望着那浓得化不开的绿,以及藏在叶间的紫花与青豆,我不禁感叹“夏种一粒豆,秋收一架眉”,整个秋天都不愁没菜吃。尤其漫长雨季里,菜园的青菜被雨水泡得发胀腐烂,眉豆却丝毫不受影响,反倒借着充足水分长得更旺。不用上街,不用去菜园,出门就是菜。我们常披上雨衣、戴顶草帽,在眉豆架下摘豆,豆荚上挂着的晶莹水珠,凉丝丝蹭过指尖。母亲忽然把手中的水滴撒在我后颈,一阵清凉钻进来,我笑着躲闪,她也跟着笑,眼角的褶皱里都盛着暖意。这蓬勃的生命力,一直延续到霜降才渐渐停歇。《眼儿媚·眉豆》中“秋至风吹变天凉。眉豆吐芬芳。紫花向日,成排开放,不畏寒霜”的描述,正是对眉豆秋季模样的生动写照。
留种是秋日必做的事。母亲会在眉豆架向阳处,挑几串格外饱满的豆荚,用手指轻轻捏一捏,确认豆粒扎实了,才放心让它们在藤上自然挂着,直到外壳发黄干瘪。随后摘下剥开,取出种子摊在竹匾里晾晒,阳光把种子晒得暖烘烘的,母亲会时不时翻动几下,等完全干透,就装进干净的小玻璃瓶密封好,拧紧盖子时还会递到我眼前晃一晃:“你瞧,明年的希望都在这儿了”,像是在封存一整年的期盼。
站在眉豆架前,指尖拂过带绒毛的豆叶与光滑的豆荚,鼻尖萦绕着淡淡清香,我不禁感恩大自然的恩惠。几粒种子,一方土地,便孕育出一整个季节的生机与美味;而母亲最细腻的劳作与疼爱,换来的是一秋的丰足与心底的踏实。这架眉豆藤,缠缠绕绕间不仅结出了饱满的豆荚,更把母亲的温度缠进了日子里,织就了农村生活里最质朴也最珍贵的馈赠。
如今,我站在别人的眉豆架前,一样的浓绿遮天,一样的紫花缀叶,连风拂过叶子的沙沙声都似曾相识。母亲弯腰播撒种子的身影、清晨牵引藤蔓的指尖、雨隙施肥时的絮语,还有雨天里撒在我后颈的凉水滴、同我一起扬起的笑声,瞬间清晰如昨。原来那架眉豆藤早已顺着岁月,缠进了记忆深处——我想念的不只是眉豆的清甜,更是种豆人眼里的暖意,是再也回不去的、有母亲在的旧时光。母亲,我想您种的眉豆,更想您!
作者简介:陈伦霞,湖北郧西人,郧西一中英语教师。深耕讲台28载,热爱文学,业余时间写作、种花、唱歌、旅游。
来源:小小爱喜剧一点号